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小学教师的角色

来源: 2018-11-04 18:18

   第十章 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内容提要】
 
  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是教师人格发展、专业能力提升、职业素质形成的关键,良好健全的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标志着教师自我完善的程度。本章重点阐述了教师角色的特点、人格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教师人际关系处理的策略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目标】
 
  1.识记教师角色、教师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等概念。
 
  2.理解小学教师的角色特点、人格特征。
 
  3.掌握教师人际关系的处理策略。
 
  4.应用心理学原理及教育实践分析小学教师角色冲突与调适、教师人格塑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教师心理问题的类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角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一、小学教师角色的特点
 
  (一)角色理论
 
  1.角色类型。在英语里,“角色”一词源于戏剧,原指舞台上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后指生活中人们所发挥的作用。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最早把这个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用以分析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应有的行为方式。角色标明了人在种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要求,规定了个体行为的基本准则。人们划分的标准不同,角色类型也有所差异。
 
  (1)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从人们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上区分)。前者是指角色承担者明确意识到个人所做的角色表演,因而尽力用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如讲演者等。后者指角色承担者并未意识到角色表演,而只是照习惯方式去做。
 
  (2)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从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上区分)。前者指对权利、义务有较明确的规定,不得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如军人、警察、教师、公务员等。后者指对行为规范没有明确、严格限制。承担者有较多自由和发挥余地,如父母、夫妻、朋友等。
 
  (3)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从角色所追求的目标上区分)。前者指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商人、企业家、经营者等。此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发挥实现效率目标的功能。后者指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角色,如学者、教师、宗教信徒、公务员等。此种角色在社会上主要发挥表现社会公平的功能。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指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承担和再现角色的过程与活动。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1)角色确定。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者说需要经过“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等与其承担的角色相一致。角色确定是在长期社会互动中完成的。角色确定也常有失误的情况,如不能胜任角色、未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角色等。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由社会决定的,但它也与个人的活动和努力密不可分。
 
  在社会舞台上.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这与戏剧中一位演员要担当某个角色,首先需经导演及有关人员认可和确定一样。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也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称“认同”,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社会角色的确定也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回答“我是谁”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起某种角色。
 
  (2)角色距离。这是指个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的现象。所谓表现出“角色距离”,既包括那些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如名实不符的教授,也包括那些素质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如大材小用者或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当一个人不承担某种角色时,其行为便不构成角色距离。角色距离表明,自我与理想的角色模式是分离的,它妨碍一个人进入角色。一个人对于他所承担的角色扮演得优与劣、水平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与角色距离有关。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与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问就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
 
  (3)角色再现。社会角色的表现需要一系列手段。一方面,它们起着象征作用,既作为角色表演的标志,也是角色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具有实用性,与社会表演者联系更密切的是仪表和言谈举止。前者是角色的外部再现,后者是角色内在品质的反映。角色表演有台前、台后之分。台前表演指人们正在扮演某种角色;台后表演指正式表演前的准备活动。
 
  (4)扮演过程。角色表演需要经过三个环节: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和对角色的实践。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