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班级和班集体

来源: 2018-11-08 22:23

   一、班级的含义及教育意义

 
  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层学生组织。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学生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班级的教育意义: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第二,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
 
  第三,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
 
  (一)概念和特征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集体有着自己的特征:
 
  第一、班集体是一个以学生亚文化为特征的社会群体,它传导和积淀着班级制度的社会文化基因。如:教育目标、规范和组织模式等。
 
  第二、班集体又是一个以教学为中介的共同活动体系,它以课堂教学为中介,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化的共同学习活动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整合因素。
 
  第三、班集体还是一个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正是交往和人际关系,动态地反映了集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集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标志着集体形成的过程。
 
  第四、班集体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的水平。
 
  (二)构成要素
 
  第一、共同的目标。就班级而言,其成员在文化上表现出的同质性,原因在于集体追求共同的目标。或者说正是因为共同目标的吸引力,班级中的每个成员才可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第二、一定的组织结构,如班委会、小组等。班级中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在我国由于学生规模和人数的关系,通常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一个班被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有班委和小组长,不同的学科有相应的科代表,在班级中还有团队组织等。
 
  第三、共同生活的准则,如规章制度、班级守则等。由于是正式的集体组织,班级中通常会有各种比较严格的关于考试、考勤、作业等方面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是班级得以顺利开展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第四、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班级的互动往往都是在直接的、面对面的情况下发生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维系作用,对集体的归属感,对某种制度或荣誉的维护,对本班成员的亲近感等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练习题
 
  【单选题】( )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答案:A
 
  【简答题】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