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小学教育学笔试重点复习资料之教育与身心发展

来源: 2018-11-13 14:29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环球网校诚意整理)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2.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苟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3.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遗传及其作用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它的作用表现在: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及其作用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对人的作用表现在:
 
  ①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