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事业单位面试模拟题:“校园贷”何去何从?

来源: 2018-09-25 10:28

   【背景链接】

  
  近年来,“校园贷”一直成为轰动校园乃至社会的话题之一,而因为不良“校园贷”产生的跳楼、自杀、裸持等悲剧也在不断上演。一方面一些“校园贷”利用“低首付、低利息”的虚假宣传误导、引诱学生“自投罗网”,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本身金融知识匮乏以及爱慕虚荣的心理使得这些不法机构“有机可乘”。令人震惊的是,目前某地400多名大学生为了买昂贵的手机向“校园贷”伸手,拥有手机后这些大学生并没有还钱,于是成了被告。法院开庭后尽然无人应诉,经过调解只有3人主动还钱。而这些大学生不还钱的理由是,“校园贷”属于违法,这样借的钱不用还。
  
  【题目预测】
  
  对于“校园贷乱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现状:贷款进入校园,本来可以解决一些无力承担某些费用的家庭燃眉之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导向。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学生网贷平台的增多,某些高利贷披着“校园贷”的外衣将魔爪伸向学生,利滚利产生巨大数额,让很多学生最终无力偿还,“校园贷”也逐渐演变成“校园高利贷”。但学生们面对自己的借款,充当“正义天使”,做自己的“法官”,这就是逃避责任的“借口”。借债还钱,要有担当,如果认为是“骗局”,相信法院,相信法律,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原因:对于不法分子来说,网购也好、奢侈品也罢,一些大学生无节制的过度消费,造成生活资金的紧缺无疑正中下怀。简单的审核、迅速的放贷,就可以让学生“出卖”自己个人信息尝到“甜头”。说到底,盲目消费、冲动消费产生的原因,无外乎还是同学之间无意义的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社会上对于校园贷的热议,使得很多大学生妄想钻法律的空子满足消费。
  
  对策:中国银监会应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并鼓励银行进军“校园贷”领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建立良好的金钱观、消费观、信用观尤为重要;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排查隐患,在保护学生的隐私下,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异常消费学生,积极开展宣教工作,增强学生对合法“校园贷”的应用能力;国家也需要不断完善征信体系、积累信用,将大学生网络借贷纳入征信体系,培养契约精神。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