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环境、补充营养与水分
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特别是避免尘埃与烟雾的刺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适当补充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宜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并记录痰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促进排痰
1.湿化呼吸道: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常用雾化吸入,要严格掌握氧气流量,雾量适中,氧气流量太小,雾液颗粒太大,不易进入下呼吸道,不能缓解支气管痉挛。
2.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的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3.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病人。叩击的方法:为病人取侧卧位,医护人员双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胸壁,震动气道,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以进一步促进痰液排出,每侧肺叶反复叩击1-3min。操作力度、时间和病情观察叩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及骨突处。
4.体位引流体位: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适用于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的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病人。体位选择的原则:是使病变部位或痰液潴留部位在上,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在下。通常在餐前或餐后2小时引流,每日1-3次,每次持续15min左右。为提高和巩固引流效果,引流前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5.机械吸痰:适用于痰量较多而咳嗽反射弱的病人,尤其是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病人。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s,为防止吸痰引起低氧血症,应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
预防并发症
咳脓痰者加强口腔护理,昏迷病人,每小时翻身1次,每次翻身前后注意吸痰,以免口腔分泌物进入支气管造成窒息。密切观察病人的表情、神志、生命体征,观察咳嗽、咳痰,详细记录痰液的性质和量。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