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教材第二章4

来源: 2018-07-24 15:18

   第二章 管理学知识与应用

  第四节创新管理

  创新的一般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企业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充分表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无穷源泉。

  (一)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创新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方法、手段和结果的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和物的结合凝结了科技进步,表现为发明(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技术的创造)、发现(经过探索和试验,人们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包括科学事实的发现、科学定律的发现和科学理论的建立三个层次)、革新(体现技术发展连续性的技术发展的渐进形式)、开发(技术发明的推广和应用)。

  创新还包括管理活动的创新,它是指组织活动的管理者,为科技创新活动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和提供必要的创新条件。它要求组织的管理者首先完成在观念上和理论上的超前跨越,并辅以组织结构和体制上的创新,以确保整个组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物质、新方法成为可能,最终通过决策、计划、指挥、组织、激励、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和组合,为社会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因而,管理的创新是社会组织为达到科技进步的目的,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创新活动具有以下特征:

  (1)高风险性。创新活动中的发明、发现、革新、开发活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大量的时间。而创新的结果——体现科技进步的产品和服务却有在市场上不被人们承认的风险,其价值有不能实现的风险。加强创新管理,正是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增大创新的成功率。

  (2)高效益性。创新活动通过科技进步、改进加工工艺等会带来生产和服务过程等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一般创新活动的效益性与风险性是对称的,作为管理的创新应扩大其效益性,使其尽量大于风险性带来的损失。高效益性是确保创新具有持久发展的动力及检验其市场竞争力的客观标准。

  (3)相对性。新相对于旧,因而,创新只是相对于某个时间和空间而言,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行业地区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都有不同的含义。

  (4)继承性。它要求创新主体在已积累的知识体系、信息的基础上去创新,在社会、经济提出的创新目标与原有的产品、服务的差距之间寻找创新的空间和途径。

  (5)创造性。一般而言,它表现为概念更新、理论超越、技术手段变革等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创造是创新的本质要求。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