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提分题(5)

来源: 2018-10-21 21:20

 单项选择题、

  1. 按地下水成因与埋藏条件分,能作为城市水源的是()。
  A.地表水B.上层滞水C.潜水和承压水D.地下水
  答案:C
  【解析】地下水常常作为城市用水的水源,特别是在远离江河湖泊或地面水水量不足、水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城市,调查并探明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分为三类,即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其中能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
  2. 在目前我国的城市中,道路广场用地与绿地的面积分别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 )。
  A.10%和 15%
  B.8%和 15%
  C.8%和 10%
  D.10%和 20%
  答案:B
  【解析】城市中的道路、绿地等可以按照城市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例如,在目前我国的城市中,道路广场用地与绿地的面积分别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 8%和 15%。此外,城市中还有一些用途较为特殊但规模较大的用地,其规模只能按照实际需要逐项估算。例如,对外交通用地(尤其是机场、港口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用于军事、外一事等目的的特殊用地等。
  3. 下列属于居住用地规划布局中分散布置的是( )。
  A.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內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B.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因城市的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的影响C.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沿着多条由中心向外围放射的交通干线发展时,居住用地依交通干线(如快速路、轨道交通线等),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內,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并逐步延展D.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了沿线房地产业的发展,居住区在沿线集结
  答案:B
  【解析】居住用地规划布局就是要为居住功能选择适宜、恰当的用地。并处理好与其他类别用地的关系,同时确定居住功能的组织结构,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当城市用地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因城市的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的走向与网络的影响时,居住用地可采取分散布置。前者如在丘陵地区城市用地沿多条谷地展开;后者如在矿区城市,居住用地与采矿点相伴而分散布置。
  4. 关于工业用地的地质、水文要求,表述错误的是( )。
  A.黄土地区,工业用地选址应尽量选在湿陷量大的地段,以减少基建工程费用B.工业用地的地下水位最好是低于厂房的基础,并能满足地下工程的要求C.地下水的水质要求不致对混凝土产生腐蚀作用D.工业用地应避开洪水淹没地段,一般应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 0.5m 以上
  答案:A
  【解析】在黄土地区,工业用地选址应尽量选在湿陷量小的地段,以减少基建工程费用。工业用地的地下水位最好是低于厂房的基础,并能满足地下工程的要求;地下水的水质要求不致对混凝土产生腐蚀作用。工业用地应避开洪水淹没地段,一般应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 0.5m 以上。最高洪水频率,大、中型企业为百年一遇,小型企业为 50 年一遇。厂区不应布置在水库坝址下游,如必须布置在下游时,应考虑安置在水坝发生意外事故时,建筑不致被水冲毁的地段。
  5. 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类型是( )用地。
  A.仓储B.工业C.农业D.居住
  答案:A
  【解析】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主要包括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并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对外交通设施内部或商业服务业内部的专用仓库。仓储用地是城市用地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城市其他功能部分,如工业、对
  外交通、城市道路、生活居住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保障城市良性运转的物质条件之一。由于其储藏的物资种类多,数量大,出入频繁,对城市交通与环境有很大影响,且在城市中的布置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复杂,在进行城市用地布局时必须注意。
  6. 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和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分析实质上是对( )的分析。
  A.城市交通发展因素和交通需求B.城市交通发展因素C.城市交通发展因素和发展机遇D.交通需求答案:A
  【解析】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和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分析实质上是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因素和交通需求的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就是要对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认识城市交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制约因素和挑战,是科学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的基础性研究。
  7. 城市主要的对外交通设施是()。
  A.铁路
  B.公路
  C.码头
  D.机场
  答案:A
  【解析】铁路是城市主要的对外交通设施。城市范围内的铁路设施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与城市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货运设施,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另一类是与城市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铁路专用设施,如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
  8. 交通出行调查主要包括( )。
  A.居民出行抽样调查B.非机动车抽样调查C.货运抽样调查D.机动车抽样调查E.公共交通客流调查答案:AC
  【解析】交通出行 OD 调查就是交通出行的起、终点调查,目的是为了得到现状城市交通的流动特性,是交通规划的基础工作。OD 调查主要包括居民出行抽样调查和货运抽样调查两类,根据交通规划的需要还可以分别进行流动人口出行调查、公共交通客流调查、对外交通客货流调查、出租汽车出行调查等。
  9.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交通运输。
  A.城市交通B.城市对内C.城市对外D.城郊
  答案:C
  【解析】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又是国家和区域的交通,都有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规划。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对外交通运输的条件又可能制约城市的发展。一个城镇要有大的发展,对外交通运输能力必须与城镇生产、消费量相适应,而城市的发展也将促进该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10. 要求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的城市道路网是( )。
  A.生活性道路网B.交通干路C.交通性道路网D.自行车专用道答案:C
  【解析】交通性道路网要求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对于快速、以机动车为主的交通干路要求避免非机动车的干扰,而自行车专用道则要求避免机动车的干扰。除了自行车专用道以外,交通性道路网还必须同公路网有方便的联系,同城市中除了交通性用地(工业、仓库、交通运输用地)以外的城市用地(居住、公共建筑、游憩用地等)有较好的隔离,又希望能有顺直的线形。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