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练习题(七)

来源: 2019-03-16 16:31

   题目1:热红外扫描( )。

  A.只有白天可以成像
  B.只有黑夜可以成像
  C.白天、黑夜都可以成像
  D.不能反映地物热辐射能量的细微差别
  正确答案:c
  热红外图像是地物自身发射的热辐射能量的记录,因此白天、黑夜都可以成像。地物热辐射能量的细微差别在图像上都会有所反映。
  题目2:下面(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约为 79m×79m。
  A.多光谱扫描仪图像
  B.专题制图仪图像
  C.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图像
  D.扫描仪图像
  正确答案:a
  MSS(多光谱扫描仪)图像一般为 4个通道,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约为79m×79m,专题制图仪图像通道数增加到 7个,除热通道分辨率为120m×120m外,其余通道均可达到30m×30m,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HRV)有4个通道,分别对应于黄、红、近红外波段和全色波段,全色波段的分辨率为10m×10m,其余三个波段均为20m×20m。
  题目3:通常意义下,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具有( )三大职能。
  A.分配、调节、监督
  B.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增长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
  D.分配、调节、经济稳定与增长
  正确答案:b
  财政的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被归纳为分配、调节、监督三大职能,但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也有了相应的转换。
  题目4: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横向间经济技术协作所产生的( );城市与区域或城乡间经济技术联系所产生的( );由市场因素所产生的( )三种。
  A.联动型方式;拖动型方式;拉动型方式
  B.互动型方式;带动型流动方式;拉动型流动方式
  C.联动型方式;带动型流动方式;拉动型流动方式
  D.联动型方式;带动型方式;自发型方式
  正确答案:c
  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横向间经济技术协作所产生的联动型方式;城市与区域或城乡间经济技术联系所产生的带动型流动方式;由市场因素所产生的拉动型流动方式三种。其中联动型流动方式常常会带有行政导向和干预等非经济因素;带动型流动方式基于区内发展水平和条件的梯度差而产生流动引力和推力,是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拉动型流动受市场因素决定,排斥非经济因素。是生产要素流动的高级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合理分工和最终实现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目标的关键。
  题目5: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非基本活动的原比例( )。
  A.相对增加
  B.相对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正确答案:a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的趋势。城市越大,城市内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越密切,城市内部的交换量越多;城市居民对各种消费和服务的要求越高;城市越可能建立较为齐全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和设施。小城市一般只有很小一部分的生产和服务是维持本身需要的,基本活动部分比重较高。
  题目6:依据研究目标的不同,研究工作可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对策性研究等类型。主要目标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以应用为目的的是( )。
  A.评价性研究
  B.对策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正确答案:b
  对策性研究主要目标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以应用为目的。
  题目7:城市的稀缺性指城市在多个( )因素方面的稀缺和紧缺特征。
  A.社会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政治环境
  正确答案:c
  城市的稀缺性指城市在多个自然环境因素方面的稀缺与紧缺特征。如城市中植被稀缺,生物、水源、光照、清洁空气、能源、土地等均呈不同程度的稀缺状态。
  题目8:城市垃圾分选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废物的( )差别。
  A.化学性质
  B.物理性质
  C.产生量
  D.转化类型
  正确答案:b
  城市垃圾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分选方法,主要依据废物的物理性质(形状、大小、比重、颜色、磁性、导电性、电磁辐射吸收和放射性等)的差别而进行的。
  题目9:城市规划中的"门槛理论"对应的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是( )。
  A.多样性导致稳定原理
  B.最小因子原理
  C.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D.环境承载力原理
  正确答案:b
  "门槛理论" 中关于某城市各个发展阶段皆存在着影响、制约城市的特定的因素,当克服该类因素时,城市将进人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的论述,与"最小因子原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题目10:工程管线干线综合管沟的敷设,应设置在( )下面。
  A.人行道
  B.非机动车道
  C.机动车道
  D.绿化草坪带
  正确答案:c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规定:工程管线干线综合管沟一般都敷设在机动车道下,其埋设深度要考虑道路施工时的施工荷载及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和当地冰冻深度、地下水位等。支线的综合管沟,应设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其埋深应根据综合管沟的结构强度以及当地冰冻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