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职业道德考点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演变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起源
远古时期,只有一些教育活动中粗浅的行为习惯和朦胧意识,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萌芽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真正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才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二、奴隶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在道德教育态度上,要求教师要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良好品德;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师要进行启发教育,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主张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要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到身教重于青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肯定师德的榜样作用。
孟子提出 教育必以正 的思想,主张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并严格要求受教育者,坚持高标准;他要求教师本人应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作出表率, 贤者以己昭昭,使人昭昭 ,必须正己然后才能正人。
三、封建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
秦统一中国,以吏为师 ,对前人的文化教育、道德思想遗产盲目排斥,采取了 焚书坑儒 的粗暴政策。
西汉思想家、道德学家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唐代大思想家韩愈不仅提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一生讲学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师德理论。朱熹强调应把 修身 、 接物 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