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意义与引导音乐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在一个学年里大约可以学习会唱十至二十首歌曲,如果收获的音乐印象只限于这样一个范围之内,就显然太贫乏了。而且儿童所不能演唱或演奏的歌乐曲,他们却能用听觉去听辨、感受并理解。也就是说少年儿童的欣赏能力先于音乐的表现能力。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处于盲目状态,就不可能对音乐的理解达到准确、深刻的程度,自然会影响提高他们表现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各种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获得一些音乐常识,如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民族音乐的特点,声乐和器乐的表演形式等。同时通过欣赏介绍,了解和熟悉国内外的一些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从而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其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把唱歌教学、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之互相存进,歌唱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增强趣味性,对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等均大有裨益。
可见,音乐教学不能局限于歌唱教学,那种用唱歌教学取代音乐教学的其它内容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把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并把道德品质的陶冶和音乐知识的传授渗透于唱歌和欣赏教学之中,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欣赏之前的引导性谈话
教师的引导性谈话任务,主要是把学生引入歌曲内容所描写的境界,是他们易于理解作品,唤起对作品的兴趣和听觉的专注。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曲家的生活和性格,获讲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创作过程。如欣赏《二泉映月》是,先介绍作者华彦钧的生平,并告诉学生: 二泉 是无锡著名的风景区,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前常去玩赏的地方。作者双目失明后才奏出《二泉映月》这支名曲。他用音乐这种听觉艺术,形象地描绘他想象中的美丽景色。因为他当时的心情是忧愁和孤寂的,这就使得他在婉转优美的旋律中,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调来。这种故事性的谈话,可以唤起他们对作者的同情以及对作品的兴趣。
有些音乐作品,学生不能够立即理解其内容,引导性的谈话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时就应把内容作个大概的介绍。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之前,除了介绍作曲家的生平以及 小步舞 名称的由来及其特点之外,还应该概略地介绍乐曲的曲式结构以及每个乐段的情绪。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减少障碍。
有些歌曲,歌词很深,难于理解,在导入性谈话中应该有机地解释那些难懂的句子,以便让儿童更好地感受音乐形象,不致因为他们不懂歌词而分散注意力。
在欣赏民歌之前,可告诉学生:民歌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是由民歌手用 口传心授 的办法互相传唱,在传唱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发展变化,然后传至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歌也在不断地发展,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心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很多作曲家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用民歌作素材。这种谈话,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歌,并引起他们对民歌的兴趣。
总之,欣赏之前教师所作的引导性谈话是极为重要的,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设计。
教师招聘网讲师解析
扫描二维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