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类型
(一)根据学科固有的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比如学校内的数学课和语文课,都属于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知识;缺点是不重视各科之间的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经验课程
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杜威的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便是提出经验课程的理论基础。
经验课程的优点是强调学习者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价值,主张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缺点是容易导致忽略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
(二)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基本与学科课程一致。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代表人物为怀特海。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的理综和文综、生物学及“社会研究”课程等都属于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的基本形式包括相关课程(联络课程)、融合课程(合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问题课程)。
(三)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1.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力而开发的课程。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基本的要求,但是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数学、语文等课程都属于必修课程。
2.选修课
选修课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但是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发展。选修课程更多会出现在大学当中。
(四)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我们小学便开始学习的语文、数学以及政治课等都属于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云南省独有的三生教育课都属于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五)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显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我们平时所学的课程都属于显性课程。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班风、校风及学校内挂出的横幅等都是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等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1.理想的课程,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以上六中分类方式都是在考试当中容易出现的考点,建议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记忆,对每种课程的特点进行准确的区分。
例1:开设人口教育、环境教育、闲暇与生活方式等新课程,这些要融合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卫生等学科知识,这是( )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分科课程
1.【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表述属于将几个学科内容放在一起融合成一个新的学科,属于综合课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