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陕西军转安置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与偏差
一项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1、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目标不准确;政内容不具体;新旧政策不配套。
2、人的因素。执行者本身专业知识和执行能力的欠缺,致使对政策认识不深,执行不到位。有些政策会影响执行者的既得利益,便会遭到执行者的抵制,难以执行。
3、体制因素。政策体制的设置、权利的分配、机智的健全、信息反馈的畅通,这些都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体制因素。
4、客体因素。政策对象越多,执行越复杂。政策实践与对象之间的习惯思想、行为差距越大,执行难度越大。
5、执行监控不力。若是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机构专门负责检查监督各种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便会盛行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风。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
1、象征式政策执行。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后松,或敷衍塞责。例如某些地方在环境整改治理中,兴建"遮羞墙"掩盖环境污染问题。
2、附加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添加了若干个新目标。例如"土政策"、乱罚款等现象。
3、残缺式政策执行。政策内容只有部分被贯彻执行,不能完全实现政策目标,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例如新农村建设只盖新房,不注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4、替代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原政策被换成与其表面一致二事实背离的内容,其内容、目标、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挂羊头,卖狗肉"。例如有些地方在执行"三菜一汤"的接待标准时,表面上是四个菜,却把每盘菜都尽可能"丰富化"。
5、观望式政策执行。执行者采取软拖的手法,能拖的就拖,实在不能拖的就勉强执行。例如国企改革中某些企业部宣布破产不接受合并。
6、照搬式政策执行。主要指机械地照搬手法,"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缺乏灵活性。
【练一练】政策执行者只做表面上的应付和宣传,并未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去落实,这样做是对政策的阳奉阴造,使政策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得到真正贯彻执行。这样的公共政策执行失控表现为( )。
A.政策附加 B.政策敷衍 C.政策阻截 D.政策扭曲
【答案】B。解析:题干表述的政策执行偏差属于象征式政策执行,只做表面功夫,敷衍了事,故本题选B。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