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哲学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来源: 2017-06-20 17:23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功之处 ,就在于它从实际出发 ,初步找到了一条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具体道路 ,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经济改革、实际出发

引 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强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阐述为指导 ,并结合我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内涵、特征和优势、逻辑结构和理论基础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济制度。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又是一个制度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立论依据。我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基本层面宏观层次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中除基本经济制度之外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什么把它们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层面宏观层次呢?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生产力状况、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基本经济制度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实现,也直接反映着并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体现着为谁发展、谁享受发展的成果,把它纳入基本层面的制度范畴异议不多[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实现基本经济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具体体制机制,把它纳入到制度范畴是有争议的。这里的考虑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从制度宽泛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纳入制度体系的范畴。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体制创新或者说制度创新,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成果。三是这里不是一般地指市场经济而是特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但还要受"社会主义"的制约[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起始时间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就其形成和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相连这一点是没有太多疑义的。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但并不意味着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制度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以下三个很重要的特征。

1、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很重要的一个界定。具有"中国特色"首先是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国情的具体特征虽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各个具体方面描述,但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评价经济制度,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制度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曾经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变革经济制度,比如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于是就盲目追求公有制的程度和规模。事实上,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如果超越了初级阶段的实际,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再比如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范畴,就不顾我国生产力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状况而不允许其存在,结果既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在分析评价经济制度时不能离开与这种经济制度相联系的现实的生产力,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不能离开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状况。

就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言,符合中国国情既有利于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又遵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要求。

2、顺应时代潮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顺应时代潮流。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的发展都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顺应了新的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有着鲜明的时代性。

市场经济体制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尽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其固有的缺陷不可能消除,但却可以在不断地被改进中有所弱化,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到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市场"失灵"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纠正",市场经济体制是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与此相对应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趋明显,越来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正如 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改革不但必要而且迫切。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4]

   可以说,改革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新的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借鉴其他国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经验的制度创新。与此相应,经济领域中其他制度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调整、改革,逐步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

3、不断发展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是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前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着的。不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一特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发展中形成的,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在不断发展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长期坚持,但必须明确的是,在坚持中还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处在一个迅速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基本国情

的阶段性特征不断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变化莫测等等,这些都要求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具体制度进行调整和变化,进而使基本层面宏观层次的制度体制随实践的发展要求逐步完善。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

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

胡锦涛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曾提出了"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五个有利于"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也可以从上述五个方面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

点。第一,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就在于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第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制度基础。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充分体现了这一优势。第五,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5]。

2、在完善和发展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制度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种制度优势不是一劳永逸的,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以及能不能继续发挥优势还取决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本身不够健全,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探索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体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地检验、校正、完善和发展。二是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制度体制提出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相当长时期不会变,但阶段性的特征会有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经济制度体制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结 语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