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哲学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思考

来源: 2017-06-20 18:02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核心内容,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坚持了实践高于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的辩证统一,坚持了实践的客观性和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坚持了实践的主体性和主体利益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坚持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坚持了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辩证统一。成为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哲学思考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1]284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根本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基,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由实践赋予了鲜活的内容,通过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被实践所检验,在指导实践中又发挥着巨大的反作用,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内容,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坚持了实践高于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实践高于认识的原则,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理论与实践这对矛盾中,实践是主导的、决定性的方面。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2]183实践的这种双重性品格,使它不断赋予理论以新的内容,并成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创立者们从未把自己的理论当成"终极真理",始终强调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方法。

他们总是不断根据实践条件的变化和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来修正、丰富自己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实践中形成,又坚持用科学的实践观来看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力量来解决理论和现实之间矛盾的科学理论。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