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哲学论文】浅谈传统核心价值的现代意义

来源: 2017-06-12 21:24

 [摘要] 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众多,观点林立,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壮,但是各个流派的观点具有相同之处。本文从儒家、道家、墨家三个主流学派观点中进行提炼,将传统核心价值概况为"人本主义"的主体意识与"和为达道"的最高追求。文章最后分析了"人本主义","和为达道"的传统核心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与现代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哲学流派;社会主义

一、传统核心价值的内涵

(一)"人本主义"的主体意识

人本主义的精髓始于《吕氏春秋• 仲春纪》的"贵生",子华子学派认为"以生为贵,重视生命"乃贵生的本质。《吕氏春秋•重 己》中有言:"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嫣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易之"。人本主义的思想也是儒家、道家与墨家的重要思想[1]。如

1.儒家"精神生命"观

儒家的"精神生命"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贵生爱物",如《易传•系辞下》中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荀子在《王制》中有言"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为天下最贵",就是说在万物之中人是最贵的,因为人有生命、有知识、讲究义。孟子也强调生命的珍贵,在《梁惠王上》一文中的细节便可以看出。同时,荀子极力反对传统的杀人殉葬制度,也反应了儒家"以人为本"的观点。儒家哲学中的"仁"是传统价值中"以人为本"的最典型表现,如"仁者爱人"、"天地之性,人为贵"。孔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儒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对生态与人文的关爱[2]。二是克己复礼的人生观,这体现了儒家对人生命本身的态度,生命包括自然生命的物质形态也包括了生命价值的精神形态,儒家更强调后者。提高生命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修"身,孔子提出修身的方法有"修己"、"克己"、"正身",孟子提出要"存心"、"寡欲"、"养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强调要从自我出发,人我并重,人我兼顾。三是人本主义的思想还体现在儒家的"仁者不朽",儒家强调生命的伦理价值与社会意义,具体体现在儒家的"三不朽",即"立德"、"立言"、"立功"。人生短暂,实现生命有价的途径就是对死而不朽的追求。

2.道家强调对自然生命的关怀

在中国传统哲学流派中,道家是最强调人的生命价值的,强调生命的自然属性,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寄托于生命本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贵己重生,重生轻物的生命观,人的身体、身等词汇在《道德经》中出现过23次,"身"可以解释为以道修身,以身观身。"爱以身为天下,苦可托天下"。庄子对老子的"人本主义"有所继承,提出了"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道家典型代表人物杨雄有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道家为实现保生养命的目标,提倡"性命双修"[3]。二是,道家"抱朴守拙,自然本性"的人生观,庄子曰:常因自然而不益生,顺物自然而无容私。老子主张清净恬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是道家强调"清心寡欲,贵柔处下",庄子对养生的看法中提到要"坐忘"、"不动心"以及"心斋"等修养方法。老子强调要抛球功名利禄,返璞归真,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样才可以长久。老子贵"柔"体现在在为人处世方面要以柔为贵,以柔静待生命。正所谓弱之胜强,柔之克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墨家强调追求社会生命

墨家强调的人本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兼相爱"的人生观,简爱强调人人之间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强大的不欺负弱小。人生观要从实际利益出发,实现"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墨子还强调平等的人格。二是墨子强调"赖其力者生"。人本主义强调把别人的生命当成自己的来爱护,人的生命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与儒家的思想相一致。人生存的前提就是要尊重生命,对人生的自由与安全予以保障。三是墨子强调"自苦""利天下"的价值观。墨子从"利天下"出发提出"节用""非乐"等主张[4]。

(二)"和为达道"的最高追求

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强调事物之间要处于一个有机统一的过程中。理解"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和"是多样性的协调,有别于"同",后者仅仅指的是单一的重复;二是"和"是对多因素的协调,而非无序的"争";三是"和"通过"中"来实现,即对各种要素的中和。对于和谐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

1.和谐宇宙观

宇宙是和谐的,是最大的和谐。如《周易彖辞》中有言: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庄子也强调:太和万物。张载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假设命题。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有言太和,和之至池。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2.自然和谐观

自然和谐体现在自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法则就是和谐。老子讲"万物负阴抱阳",《中庸》有言"天下之本,和也者"。荀子在《天伦》中写道,"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吕氏春秋•贵公》强调"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3.和谐人际观

人际关系和谐一直以来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追求之一,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了"群居和一"的思想。

4.社会和谐观

社会和谐观的哲学思想对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和谐社会观并不是儒家的专利。众多的学派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模式,如儒家的"为政以德","仁政""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反应了儒家理想的社会状态。墨家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等论点。道家提出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理想。理学学派提出了"乾称父,坤称母,余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观点。

二、传统核心价值的现代意义

传统核心价值对现代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构建以及建设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包括思想、信仰、价值趋势等(胡伟,2012)[8]。

(一)传统核心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

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现在的社会意识都与前人思想俗称的积累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是传统核心价值的继承与发展(张友谊,王杰,2007)。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传统和谐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基础。在传统核心价值的熏陶下,现在的企业、社会、学校以及每个个体都含有核心价值的内涵。每个人在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传统核心价值的倾向,如日常中人们能够顾及他人的面子,注重与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正式在传统核心价值的熏陶下的社会文化氛围才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与实施氛围[6]。

(二)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传统核心价值的以人为本中强调人的社会生命、自然生命以及精神生命。这就为社会主义如何全面的发展人提供了思路与途径。从人的社会生命看,要注重集体主义,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注重个人的奉献精神,进行"苦"己,这与墨家的观点相一致。从自然生命看,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人人平等,重视每个自然生命本身的价值,体现在现实中就是要拯救每个生命,体现人性的光辉,这与道家的观点相一致。从人本主义的精神观来看,正如儒家所提倡的"三不朽"以及修身之道,这与社会主义的追求相一致,即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终身[7]。

(三)"和为达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中的"和为达道"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具体内容参考。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和为达道"讲究和谐人际观、和谐社会观、自然和谐观正是当代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的人际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和而不同,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观。强调"为政以德",强调当局要以德治国,这与当代我国强调的以德治国相一致。自然的和谐观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环境,在讲究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古代哲学的自然和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友谊,王杰.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05:39-41.

[2]. 薛艳丽. 二重维度勾连与互动中的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兼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J]. 理论月刊,2008,02:16-18.

[3]. 王爱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J]. 学术论坛,2008,04:116-119.

[4]. 黄钊.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2:3-7.

[5]. 袁玉立. 先秦儒家德性传统的核心价值[J]. 孔子研究,2005,03:34-42.

[6]. 陈飞. 发展伦理学视阈中的核心价值与终极关怀--从传统发展观与生态伦理发展观的困境谈起[J]. 广西社会科学,2011,01:41-44.

[7]. 陆卫明,赵述颖. 传统核心价值在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J]. 理论与改革,2013,01:123-125.

[8]. 胡伟,王淑洁. 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基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J]. 社会科学家,2012,12:35-39.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