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陕西农信社招聘考试:行测之主观判断与逻辑思维的比较
2008年以来.索马里附近海域先后发生累计逾120起的海盗劫船事件。海盗何以猖獗?甲乙丙丁四人有断定如下:
甲: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
乙:如果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额赎金,那么肯定会助长了海盗的气焰。
丙:确实助长了海盗的气焰,但其主因并非被劫船主都愿支付高额赎金。
丁: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额赎金,但其嚣张气焰并非都由此生成。
如果上述断定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那么以下断定都不可能为真,除了(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根据题干中甲、乙、丙、丁四人的话,可以发现乙的话是一个假言命题,其负命题就是丁的话.因此两人的话必定一真一假。由题干可知只有一人断定为真,则甲和丙的话均为假,甲的话为假则可以推出“海盗猖獗的主因并不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而丁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其前件为假,则丁的话为假,所以乙的话为真。因此,可很快得出答案是B。
而如果没有学习过复言命题的相关知识,此题的方法只能是通过代入法或者是假设法解题,首先假设甲的话为真,即t·海盗猖獗的主因是被劫船只的船主通常都愿支付高额赎金”,则乙丙丁的话都为假,由丁的话“海盗猖獗主要是被劫船主愿支付高额赎金,但其嚣张气焰并非都由此生成”为假,已知前半句为真,则后半句为假即“其嚣张气焰由此生成”;则乙的话也为真,与题干中只有一人的话为真矛盾,故甲说的不可能是真话;接着假设乙说的话为真,经过推理后可知符合题意。即使是用假设法,也需要掌握基本的复言命题的知识,否则也无法得出正确答案,而且花费时间较多。
再看下面一题:
不必然任何经济发展都导致生态恶化,但不可能有不阻碍经济发展的生态恶化。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题干的含义?
A.任何经济发展都不必然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B.有的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生态恶化,而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C.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D.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解析】根据模态命题的推理规则,“不必然p”=“可能非P”.则题干中“不必然任何经济发展都会导致生态恶化”,等值于“可能不是任何经济发展都会导致生态恶化”即“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而“不可能不P”=“必然P”。则题干中“不可能有不阻碍经济发展的生态恶化”,等值于“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而如果没有学习上面有关模态推理的知识,而仅凭我们的主观理解和判断,很可能将“不必然”理解为“可能”,从而误选答案A。
再来看一道可能性推理的题目。
在植物实验中,植物学家利用植物标本间的差别把长叶草分为9类.但是这种划分是错误的。因为在用来区分的样本中,有6类标本都同时取自同一区域。
以下哪项假设最可能是以上推理的前提?
A.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代的许多植物种类也有可能很相似。
B.长叶草的每个种类,至少会有一个被制作成标本保存下来。
C.没有一个区域同时会有超过4种以上的植物种类。
D.并非每一种长叶草都会被制作成标本。
【解析】题干由“在用来区分的样本中,有6类标本都同时取自同一区域”,得出“植物学家利用标本间的差别把长叶草分为9类是错误的”这一结论。这两者之间也是缺少必然联系的,必须要加上一个“桥梁”。C项“没有一个区域同时会有超过4种以上的植物种类”.加上这个前提,再根据题干中“在用来区分的样本中,有6类标本都同时取自同一区域”.可以得出“这种划分是错误的”结论。解答这个题目需要清楚题干中的逻辑主线.分清前提和结论。这样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而仅仅通过主观判断也能够得到答案,但是如果没有理清题干的论证结构,则往往会在理解上存在偏差.从而误选其他的答案。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的比较,我们发现逻辑判断部分的题目。通过主观判断最终也可能解答出来,但花费的时间较长并容易出错。有时我们的主观判断并不准确.与逻辑思维所表示的并不相同。例如我们日常用语中的“有的”与逻辑中的“有的”所表示的意义并不相同.日常中的“有的”通常指“一部分”,往往意味着“有些不是”;而逻辑中的“有的”表示“至少有一个”,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全部”。如果能够运用专业的逻辑知识来解答.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得到正确答案,不仅节省了做题时间,而且提高了准确率,这对于农信社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