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南方电网招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专项练习精析
31. 某路公共汽车,包括起点和终点共有15个车站,有一辆车除终点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恰好有一位乘客到以后的每一站下车,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问这辆公共汽车最少要有多少各座位?
A53 B54 C55 D56
这个题目实际上是寻找何时是峰值,我们按照题目的要求,所有的条件都是选择最小数字完成,那么就符合题目的要最少需要安排多少个座位。
题目要求: 汽车驶出起始站 在后面的每站都有人下车,一直到最后一直站。那说明起始站上车的最少人数应该是14人(确保每站都有一个人下车)
同理要的前面上车的人 后面每站都有1人下车,说明第1站上车的人至少是13人。以此类推。第2站是需要12人 ,第3站需要11人。。。。
我们看车子上面什么时候人数最多。当上车人数>=下车人数的时候 车子上的人一直在增加。知道相等达到饱和 。
我们看到上车的人数从起始站开始,下车的人数也是从起始站开始。列举一下
起始站(上车):14,13,12,11,10,9,8,7,6,5,4,3,2,1,0
起始站(下车):0 ,1, 2, 3, 4, 5,6,7,8,9,…………..
我们发现当上车人数=7的时候下车人数也是7
达到最大值
所以答案是
14+(13-1)+(12-2)+(11-3)+(10-4)+(9-5)+(8-6)=56人
32. 自然数乘1999,末尾6位数都是9,是哪个数?( )
A .2001 B.2011 C.2111 D.20001
此题看上去貌似很复杂,其实还是我们常见的考察知识点
我们知道这个数末尾6个数字全是9 ,如果这个数字+1,那么末尾6个数字应该都是0了
我们根据平方差公示 这个数的开方应该是3个0
A^2-1=(A+1)*(A-1)
因为一个数字是1999
只能是A-1=1999
A=2000
那么另外一个数字就是A+1=2001
选A
33. 参加会议的人两两都彼此握手,有人统计共握手36次,到会共有()人。
A. 9 B. 10 C. 11 D. 12
每个人握手的次数是N-1次,N人就握手了N×(N-1)次 但是每2个人之间按照上述方法计算重复了一次。 所以要除以2, 即公式是 N×(N-1)÷2=36 这样N=9
如果不理解。我们还可以这样考虑
假设这些人排成一排。 第一个人依次向排尾走去。一个一个的握手。第2个人跟着第一个人也是这样。第一个人是N-1次。第2个人是N-2次 第3个人是N-3次
、、、、、、最后第2人是1次,最后一个人不动,所以他主动握手的次数是0次。
这样我们就看出这些人握手的次数是一个线段法则规则 我在我的45题练习里面解析了关于线段法则的运用情况
即总握手次数就是 1+2+3+4+5+、、、、、、+N-1 计算公式 就是(首项+尾项)×项数÷2
当然如果是这样的题目 你还可以通过排列组合计算 这么多人中 任意挑出2人即多少种就有多少次握手: Cn取2=36 也就是 N×(N-1)÷2!=36 解得 N=9 这个只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握手游戏 取2 如果C取值大于2 则就不要用排列组合了,
例如这样一道例题:
某个班的同学体育课上玩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圈,每个人都不能跟相邻的2个人握手,整个游戏一共握手152次, 请问这个班的同学有( )人
A、16 B、17 C、18 D、19
【天使在唱歌解析】此题看上去是一个排列组合题,但是却是使用的对角线的原理在解决此题。按照排列组合假设总数为X人则Cx取3=152 但是在计算X时却是相当的麻烦。 我们仔细来分析该题目。以某个人为研究对象。则这个人需要握x-3次手。每个人都是这样。则总共握了x×(x-3)次手。但是没2个人之间的握手都重复计算了1次。则实际的握手次数是x×(x-3)÷2=152 计算的x=19人
34. 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自下而上行驶,两个孩子嫌扶梯走得太慢,于是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每秒向上行走2个阶梯,女孩每2秒向上走3个阶梯。如果男孩用40秒到达,女孩用50秒到达,则当电梯停止时,可看到的扶梯级有:
A 80 B 100 C 120 D 140
关于电梯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行程问题,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牛吃草”问题:但跟行程问题却又很大的不同!下面就来说说其不同之处!
行程问题里面我们常见的有2种
一种是相遇问题:同时想向而行! 何时相遇的行程问题。
一种是追击问题:是一个人在另外一个人的前面,两个人同方向走。后面的人速度快,前面人速度慢,什么时候能追上的问题。
我们先分析2种模型:
(1): 人的方向跟电梯方向同向,当人在扶梯的底端开始往上走。而扶梯也是自动往上走,方向相同,我们发现虽然方向相同,但是扶梯是帮助人往同一个方向走的。并且共同走过了扶梯的总级数,说明(人的速度+扶梯的速度)×时间=扶梯级数,这就好比行程问题里面的相遇问题。这不过这里的方向是同向。
(2):人的方向跟电梯方向反向, 人本来是向上走的,但是扶梯的速度是向下的。行程了反向,人走的路程往往被扶梯同时间内出来的级数抵消一部分。所以人的速度一定要大于扶梯的速度才能到达顶部。当到达顶部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就是(人的速度-扶梯的速度)×时间=扶梯级数。这就好比行程问题里面的追击问题,只不过这里的方向是相反 !
我们再来分析例题:首先确定是同向。确定为相遇问题
速度和×时间=电梯级数
对于男生: (2+V电梯)×40
对于女生: (1.5+V电梯)×50
建立等式关系: (2+V电梯)×40=(1.5+V电梯)×50
解得V电梯=0.5 则电梯级数=2.5×40=100或者 2×50=100
例如我们在举例一个反向的例子:
【例题练习】: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自上而下行驶,两个孩子从下往上走,于是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每秒向上行走2个阶梯,女孩每2秒向上走3个阶梯。如果男孩用50秒到达,女孩用40秒到达,则当电梯停止时,可看到的扶梯级有:
A 80 B 100 C 120 D 140
35. 有甲乙两杯含盐率不同的盐水,甲杯盐水重120克,乙杯盐水重80克.现在从两杯倒出等量的盐水,分别交换倒入两杯中.这样两杯新盐水的含盐率相同.从每杯中倒出的盐水是多少克?
A 24 B 48 C 32 D 16
公式: mn/(m+n)=120*80/(120+80)=48
公式的由来是通过2个十字交叉法得到的
你假设交换的部分是a克盐水
假设120克的盐水浓度是P1, 80克的盐水浓度是P2,
交换混合后相同的浓度是P
那么对于120克的盐水来讲建立十字交叉法
120-a(P1) P-P2
P
a(P2) P1-P
我们得到 (120-a):a=(P-P2):(P1-P)
那么对于80克的盐水来讲建立十字交叉法
80-a(P2) P1-P
P
a(P1) P-P2
我们得到
(80-a):a=(P1-P):(P-P2)
根据这2个比例的右边部分我们可以得到
(120-a):a=a:(80-a)
化简得到 a=120×80/(120+80) 说明跟各自的浓度无关!
补充方法:
因为2种溶液的混合浓度相等。其实可以看作是先将2种溶液直接混合,在按照比例分开成2部分。所以我们假设交换了a克
a克相对于120克的溶液剩下部分的比例也就是满足浓度之间的差值比例
跟原始的参照质量也是同一比例。即
(120-a)/a=120/80 a=48克
或者 (80-a)/a=80/120 a=48克
36. 甲乙两人各坐一游艇在湖中划行,甲摇浆10次时乙摇浆8次,而乙摇浆70次,所走的路程等于甲摇浆90次所走的路程,现甲先摇浆4次,则乙摇浆多少次才能追上?
A. 14 B.16 C.112 D.124
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求出其速度!
甲摇浆10次时乙摇浆8次 知道甲乙频率之比=5:4
而乙摇浆70次,所走的路程等于甲摇浆90次所走的路程 则可以得到每浆得距离之比是甲:乙=7:9
所以,我们来看 相同时间内甲乙得速度之比,5×7:4×9=35:36
说明,乙比甲多出1个比例单位
现在甲先划桨4次, 每浆距离是7个单位,乙每浆就是9个单位, 所以甲领先乙是4×7=28个单位
而事实上乙每4浆才能追上36-35=1个单位,说明28个单位需要28×4=112浆次追上!选C
37. 一个游泳者逆流游泳,在A桥遗失一只空水壶,水壶浮在水面,随水漂流.游泳者继续逆游了1小时到达D桥,发觉水壶遗失,休息了12分钟再游回去找寻水壶,又游了1.05小时后,在B桥找到了水壶.求A,D两桥的距离是A,B两桥距离的几倍.
A.1.5倍 B 4/3倍 C 2倍 D 2.5倍
B。。。。。A。。。。。。。。。D
从A掉下是逆水行使到D 跟水壶的速度差都是静水速度。时间1小时,从D到B 是顺水行使,跟水壶的速度差也是静水速度。所以追上水壶用时也应该是1小时。 但是因为中间休息了12分钟,水壶还在飘向B 所以才会延长了追上的时间延长了1.05-1=0.05小时
说明:
水壶速度:游泳者的静水速度=时间的反比=0.05小时:12分钟=1:4
AD=1小时的逆水=(4-1)的水流速度
AB=(1+1.05+0.2)小时的水流速度=2.25
AD:AB=3/2.25=4/3
38. 机场上停着10架飞机,第一架起飞后,每隔4分钟就有一架飞机接着起飞,而在第一架飞机起飞后2分钟,又有一架飞机在机场上降落,以后每隔6分钟就有一架飞机在机场上降落,降落在飞机场上的飞机,又依次隔4分钟在原10架之后起飞。那么,从第一架飞机起飞之后,经过多少分钟,机场上第一次没有飞机停留?
A 104 B 108 C 112 D 116
这个题目类似于“青蛙跳井”问题,我们不能直接求最终结果,否则我们会忽略在临界点状态的一些变化。
碰到这种问题 首先就是求临界点是在什么时候发生,发生时的状况怎么样。这样才好判断。
例如“青蛙跳井”问题, 10米深的井,青蛙每次跳5米 就会下滑4米。 问几次能够跳上来。这个题目的临界点就是当青蛙最后一次跳5米的时候刚好到井口!也就是说我们只需研究到青蛙跳到10-5=5米的地方,这里都是常规计算 (10-5)/(5-4)=5次。最后一次的时候我们就无需考虑下滑了 因为已经到顶了。
同样这个题目很多人做出116分钟,其原因就是犯了这个错误。 我们必须先求临界点。
所谓的临界点就是
当机场剩下1架飞机的时候
假设是N分钟剩下一架飞机!
N/4 +1= (N-2)/6 + 1 +(10-1)
为什么两边都+1 那是因为这是植树问题。 从0分钟开始计算的所以要多加1次
解得N=104分钟
所以我们知道104分钟的时候是临界点 飞机场只有1架飞机没有起飞。
当108分钟的时候,飞机起飞了。 而下一架飞机到机场则是在110分钟的时候,
所以从108~110这段时间是机场首次出现没有飞机的现象!
答案应该选B
39. 某校参加“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的选手平均分是75,其中男选手比女选手人数多百分之八十,而女选手比男选手的平均分高百分之二十,则女选手平均分是多少?
A75 B 90 C70 D84
方法一:
就这个题目你可以建立十字交叉法来解答
假设男生平均成绩是a,女生 就是1.2a
男生人数跟女生人数之比就是最终之比 1.8:1=9:5
男生: a 1.2a-75 (9)
全班平均成绩(75)
女生:1.2a 75-a (5)
根据交叉法得到的比例 (1.2a-75):(75-a)=9:5
解得a=70。女生就是1.2a=84
方法二:
根据十字交叉法的公式我们发现,0.2a
是多出来的平均值,这就是两者的差值.
根据我们上面衍生出来的公式 应该=最重比例之和9+5=14 再乘以系数M
0.2a=14M 得 a=70M
因为分数不可能超过100 所以M只能=1,即a=70,女生就是1.2a=84
40. 甲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乙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长为2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每当甲车追上乙车一次,甲车减速1/3 ,而乙车则增速1/3 。问:在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的时刻,它们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
A. 1250 B. 940 C. 760 D. 1310
像这样的行程问题,比例法是最佳的解答方法。 首先我们确定需要几次相遇速度相等
我们先来看 需要多少次相遇才能速度相等
160×(2/3)的N次方=20×(4/3)的N次方
N代表了次数 解得N=3 说明第三次相遇即达到速度相等
第一次相遇前:
开始时 速度是160:20=8:1 用时都一样, 则路程之比=速度之比 =8:1
所以8-1=1圈对应的比例即210 所以2人路程之和是210÷7×(8+1)=270
第二次相遇前:
速度比是 甲:乙=4:1 用时都一样, 则路程之比=速度之比=4:1
所以4-1=3等于1圈的距离对应的比例 即210 所以 这个阶段2人路程之和是 210÷3×(4+1)=350
第三次相遇前:
速度比是 甲:乙=2:1 用时都一样,则路程之比=速度之比=2:1
所以2-1=1对应的是1圈的比例 即210 所以第3阶段2人路程之和 是210÷1×(2+1)=630
则总路程是 270+350+630=1250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