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发病机制同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B.胃液pH和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的有效手段
C.预防溃疡及其并发症形成是防治的首选方案
D.溃疡穿孔应行急诊手术治疗
E.溃疡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是常用术式
A.碱性药物的应用目的主要是纠正酸中毒,也可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B.利尿剂应在发现尿量减少时立即应用
C.伤后6小时以内接受了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一般不会出现烧伤休克
D.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其输液量往往要超出公式的计算量
E.由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伴有酸中毒,故在其复苏过程中,早期必须常规给予碱性药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为及时掌握肾脏灌注情况,休克期应每小时测量一次尿量、尿比重、尿pH值
B.休克期往往尿pH值降低
C.休克期早期由于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受损,尿比重往往降低
D.严重烧伤早期,由于皮肤等处有较多红细胞也同时受损,往往可出现较严重的血红蛋白尿
E.严重烧伤早期,由于皮肤等处有较多红细胞也同时受损,尿镜检往往可见大量的红细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严重烧伤休克早期,血常规见:白细胞显著升高,可达20×109/L以上,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此时,往往提示由于创面污染,已出现严重全身感染,应加强抗感染治疗
B.严重烧伤休克期动脉血气分析往往提示伴有酸中毒,常规应及早、足量补充碱性溶液
C.胃肠黏膜pH值是非常敏感的监测休克的指标,往往在休克早期即已降低;而在休克有所改善时,即恢复正常
D.成人尿量在20~30ml/h,往往提示输液量比较合适
E.严重烧伤早期,血乳酸水平往往升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国内常用的标准公式: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体重(kg)×烧伤面积×1.5,其中胶体:晶体=(0.5~1):1,不再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量。
B.伤后第1个8小时要输入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小时内输入
C.第2个24小时的电解质和胶体应为第1个24小时计算总量的一半,需要额外补充生理需要的水分
D.烧伤休克的补液应严格遵守公式的计算量,不得随意加减,以免灌注不足或输液量过多
E.延迟复苏的患者,为避免短期大量液体输入而诱发心衰、肺水肿,其输液按照复苏延迟的时间向后顺延,输液量必须严格按照公式的计算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休克早期,往往舒张压先降低
B.休克早期,往往舒张压先升高
C.休克早期,往往收缩压先降低
D.休克早期,往往脉压先降低
E.烧伤休克早期,往往舒张压和收缩压同时下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成纤维细胞更易于培养和增殖,但最终烧伤创面修复的标志是表皮细胞覆盖创面。
B.体外培养自体细胞移植,易于成活,抵抗感染能力强
C.单纯的体外培养自体细胞移植,成活后局部皮肤质量相对欠佳,易于出现反复溃疡
D.单纯的体外培养自体细胞移植,成活后局部皮肤质量较好,与其他植皮方法相比,更接近于正常皮肤
E.体外培养自体细胞移植,成本相对较高,时间相对较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薄皮片更易于成活
B.中厚皮片更易于成活
C.全厚皮片更易于成活
D.薄皮片成活后收缩率较小
E.中厚皮片成活后收缩率较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除皮肤损害外,黏膜损害多见
B.眼、呼吸道烧伤常见
C.全身损害往往比局部损害更严重
D.碱烧伤常是进行性损伤
E.肝、肾损伤多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可复苏胃肠道
B.改善伤后肠道吸收功能
C.维持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
D.降低烧伤后高代谢
E.有利于胃肠道及全身的整体调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A.低于140mmol/L
B.低于135mmol/L
C.低于130mmol/L
D.低于125mmol/L
E.低于120mmol/L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