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教育学系统复习:走进卢梭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1.身世背景
1712年6月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他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因产后失调,于7月7日逝世。10岁那年,他的父亲因和当时日内瓦共和国的“小议会”的一个名叫戈迪耶(此人曾任法国陆军上尉,并和小议会里的人有密切的联系)的先生发生了争执,最终卢梭的父亲在捍卫正义与向黑恶势力屈服之间毅然选择了前者,在法院下达的缉拿通知下愤然地离开了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卢梭。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性的教育,因为他的父亲很喜欢读书,经常废寝忘食,所以他也很喜欢,书读了不少。他父亲走后,他的舅父将他送去学习拉丁文、绘画和数学,这是他一生唯一接受过的正规教育,2年后当学徒,先跟一个公证人,再跟一个镂刻匠。后来受不了苛待,十六岁时,他逃离日内瓦去流浪。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期间得到了华伦夫人的爱护,能够饱读诗书,培根、洛克、霍布斯、笛卡尔、蒙田和伏尔泰、莱布尼兹等人的著作都成为他自学的资源
2.思想产生
长期的流亡生活使他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看到了人民所遭受的痛苦和与不幸,对此深表同情,又亲身感受到社会所带来的的不平等,因此对巴黎上层生活的豪华奢侈表示极大的轻蔑与愤恨。卢梭接受洛克的等人关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的主张,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由于有了富人和穷人,有了私有制才出现不平等,所以他讲究以人权平等取代等级特权,以民主取代专制,进而提出他自己的思想。
3.人性本善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思想
人性本善论是卢梭社会发展观和教育思想的基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平等、自由的,但是后天遭到了破坏,所以爱弥儿得带到乡村大自然中,遵循天性的自然教育,当爱弥儿具有强健的体魄、独立的精神和坚定的道德的时候,再进入社会。
卢梭否认先天观念和先天道德,认为人们生而所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来源有三个方面: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们,来自外界的事物(遗传、环境、教育),他认为,“自然的教育”是不能被人所控制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某些方面能够被人控制,而人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够被人所控制,所以他要求的是后两种必须与前面“自然的教育”无法控制的结合起来,也就是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也就是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教育他。关心儿童的游戏、自由,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不必强制学生像苦役的似的不断读书。
(2)名言
①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到人的手里变坏了;
②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任何东西。
4.自然教育论
(1)思想
卢梭的《爱弥儿》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通过家庭教育或是自然教育培养自然人,该书分为五卷,前四卷以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主角,详尽地阐述了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第五卷则是以“苏菲”为主角论述了女子的教育思想,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A.论自然的和自由的教育
教育方法:自然、自由的,教师的职责不在于交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种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儿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学习,对儿童接触的事物要加以选择。
教育目标:培养“人”。他认为穷人是不需要受教育的,因为他们从自然、劳动生活环境中受到了教育,富人所处的环境恶劣,会造成谬误与偏见,需要进行教育。因此《爱弥儿》是出身名门,为了排除封建社会的影响,他否定了爱弥儿父母的存在,宣布他是孤儿;拒绝经院主义哲学家和天主教教会僧侣插手爱弥儿的教育,他主张年轻的教师,携带爱弥儿远离都市,在乡村的自然怀抱中实施教育。
卢梭的自然人是:①独立自主的人;②彼此之间是平等的;③自由的人。
B.名言:
(1)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2)要按照你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
(3)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否定原罪论,强调人是性善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