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年解放军文职招聘教育学理论知识整理:舒伯特的课程目标形式取向

来源: 2020-07-29 13:27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认为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这一取向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直接作为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与教育的一般宗旨和原则混同起来,往往具有普遍性、模糊性、指令性。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行为目标”取向

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所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具有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比如:“能说出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3.“生成性目标”取向

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的描述。如果说“行为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而预先制定的作为课程指令、课程文件、课程指南而存在的话,那么“生成性目标”则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它注重的是过程。比如“上课中自然生成……”。

4.“表现性目标”取向

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E.W. Eisner)是这一取向的代表人物。他在自己所从事的艺术教育领域里发现预定行为目标极不适用,从而提出表现性目标作为补充。比如“谈感受,读后感,尝试制作绘画演奏”。

【例题再现】

张老师要求学生参观动物园回来后谈谈各自看到有确的事,这种关注学生创造反应形式的目标是( )。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普遍性目标

【答案】C。解析: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分为: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指的是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着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题干中老师让学生回来后谈谈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安排的课程,属于表现性目标。C项正确。A项:行为目标取向的课程目标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与评价的功能,对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为合适,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课程目标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强调的是目标的适应性和生成性。D项:普遍性目标指的是根据一定的哲学、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结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是教育目的,它对各个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