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中国教育简史

来源: 2017-05-15 19:38
 中国教育简史导学教案 
绪       论
教学要求:
1、明确学习中国教育史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内容:
1、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对象
2、中国教育史学科性质和特点
3、中国教育史与教育学科的关系
4、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2、理解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
3、掌握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教学内容:
1、中国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1-1中国教育的起源
源于生产、生活“教民以鱼”、“教民以猎”、“教民农作”。 (考古、时间、记载)
1-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教育内容简单
   主要教育手段口耳相传                           
1-3中国学校教育的产生
产生条件:脑力劳动者、教育事务复杂、文字丰富
学校类型:“成均”、“庠”、“序”、“校”
2、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勃兴
2-1“学在官府”奴隶社会教育特征
(1)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2)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3)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学在官府”作为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有着学校由政府主办这一层含义。但是,其范围要比后世所说的官学要广泛得多。“学在官府”的“学”,从其本义来说,并不指学校,而是指学术、典籍等。由于学术、典籍等都为朝廷及各级政府所把持,因此普通百姓根本无权享受教育,民间无学术,更无学校教育。此外,“学在官府”还体现在官师不分上,即官吏既是行政官员,又是学校的教师,而后世的官学,只是属于官方主办的学校,教师虽然也可能有一定的官品,但多数是专职教官,不见得兼任其他行政职务。
2-2西周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
“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到汉代以后,人们也把经孔子整理过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称为“六艺”,有人把西周时的“六艺”称为“旧六艺”,而把孔子的“六艺”称为“新六艺”。  “六艺”教育传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3私学勃兴
产生的原因:
贡献:
(1)冲破学校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教育对象
(2)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结构中分离出来,迈出独立化的第一步。
(3)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
(4)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重大变化。
2-4养士与稷下学宫
(1)士的分析
其身份等级、来源、能力作用
(2)稷下学宫办学特色作用、意义。
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以充分宽松的文教政策,追求学术自由、百家争鸣,使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是稷下学宫尊师重道。稷下学宫招致列国名流,汇集百家伟说;又是一个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齐国国立大学”,是由西周官学、春秋私学,通向西汉太学的过度形式。一身而二任的稷下学宫既有私学的性质又有官学的性质,它自然而然地继承和发扬了私学的特点,即兼容并包、来去自由,并形成了百家争鸣、自由辩论的局面。西汉大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即是指各派学者定期聚会,探讨学术问题。齐国统治者也打破门户之见,吸收列国诸子各派,不给稷下学宫师生以任何政治压力与限制,不依其好恶独尊一家,而是对各学派平等看待,并设法从各种角度来汲取营养。正由于当时齐国统治者为稷下学宫的先生们创造了讲学、著书、争鸣的良好条件,儒、法、道、名、阴阳、黄老学派,在这个高等学府里相互诘难。稷下学宫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兼容并包各学派的办学方针,由于各派名流所随弟子多者千数百人,少者也有几十人或数人,在稷下群徒讲学,年深日久,自然而然形成许多规章制度。《管子·弟子职》“言童子入学受业事师之法”(朱熹语),而郭沫若则认定《弟子职》“当是齐稷下学宫之学则”(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它记述了学宫弟子起居、受业、应客、坐立、进退、用餐、洒扫、执炬等礼节的内容,详细规定了在各种场合下学生尊师敬长的言行规范,开了中国学校教育专定学生“守则”和“规范”的先河。它成为后世官学、私学、书院制定学则、学规的范本。这表明稷下学宫已成为有较完整的体制,有组织、有领导、有严格规章制度的较为正规化的学校
《学记》是先秦时期集中地、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的一本专著,也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更是稷下学宫长期办学经验的结晶。它以简练的文字,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3、孔子的教育思想
3-1孔子生平-政治观和人生观
孔子的政治思想:《尧曰篇》“谨权量,审法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交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溯到孔子。他对教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五个方面:关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这是我们掌握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线索。
3-2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
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二、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三、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他总结了教育实践
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孔子教育内容体系: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
•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经”,后“乐”失传,称为“五经”。
•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立志有恒、自省自克、改过自迁。
•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诚实谦虚。
3-3孔子语录解释: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因为在孔子看来,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
(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当然,如果不优秀的话,就会很吃力,也就悠闲不了了,两者并不绝对矛盾。不过后来说起学而优则仕,最通常的意思还是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的教育思想
4-1孟子:鲁国邹人,为子思(孔子孙子)的弟子,与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记录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但是,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仁义礼智的四个善端是不够的。人之贤愚,还取决于能否对这种先天的善端加以保存和扩充。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失掉这种善端。
教育的社会作用:“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求放心”。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即找回丢失的善的本性,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
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强调“思”的作用。
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持志养气的志向、动心忍性的意志、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省。
教学原则与方法:深造自得、盈科而进、专心有恒、教亦多术。
4-2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更侧重于“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本来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人性本恶,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后天人为的努力来转恶的本性,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就叫“化性起伪”,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任何人只要肯作出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彻底改变本性,成为圣人,故“涂之人可以为禹”。
4-3荀子的教学思想:
•注重“积”、“渐”。
•问、见、知、行的教学过程。
•虚壹而静,专心有恒的学习态度。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思维方法。
5、墨家、道家和法家教育思想
  5-1墨家:“显学”,强调忠诚团结,求天下利为核心,自我磨练。教育作用“染丝说”;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具有“兼爱”,内容:“辩乎言谈”,“三表法”。
教学原则与方法:主动施教、创造精神、强力而行。
5-2道家:老、庄“绝学”的出世主义,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的,而他所理解的“学”是非自然的,是违背“道”的本质的,所以必须“绝学”,才能回归自然。二是老子认为“道”的本质特征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学”则是人为的,尤其是儒家的仁义孝慈忠的教育,不仅不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且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活动。所以必须“绝学”。
“为道”与“为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老子认为:为学是使人的知识增多,而为道是使人的知识与欲望减少,两者是根本不同的,这就应该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记,真正做到“绝学无忧”。
教育作用:破坏自然、违背人性。应当“教循自然”。
5-3法家:李悝、商鞅、韩非子的:“壹教“思想,认为”性恶”主张“制民”, 法家提出了以“耕战”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教育,以反对儒家的礼治教育,要求“更礼以教百姓”、“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提出:以官吏“为天下师”,“使学读法令”,主张以法家思想作为“壹教”,以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统一的政治需要。韩非更是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思想。除了法律教育外,不要其他教育,除官吏以外,不要有其他教师。但教育并不等于法律,教师也不同于官吏,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以法代教”、“以吏代师”,否定了一般教育的作用。
6、《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6-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三纲领八条目
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完整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教育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讲对教师的要求。认为“教”与“学”密不可分,用“学”这个词既可以概括学习过程,也可以代表教师教的过程。教育的作用: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统治人才;“化民成俗”
(1)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2)教育制度与管理
(3)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
长善救失
6-4《中庸》:教育的作用-“修道”的目的是“率性”。教育步骤《中庸》概括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谨慎的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的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思—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6-5《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一、教学要求:
1、掌握中国封建国家从建立到鼎盛时期这千余年间,封建教育确立、发展、完备的基本线索。
2、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秦汉阶段-中国封建教育初创、确立和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阶段-封建教育继续发展的时期;
隋唐阶段-封建教育达到完备的时期
3、各阶段文教政策、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发展、演变。
二、教学内容:
1、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文教政策是国家发展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或策略。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教育体制,文教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从秦到汉,封建统治者经过近百年的探索,最终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而奠定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又是促进中国封建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汉以后的文教政策,则都是在这一前提下的具体化,或采取某些调整措施,如隋唐是在政治上重振儒术,同时兼容佛、道。
1-1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
书同文、行同伦;设三老以掌教化,而美习俗,禁止私学,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以小篆为文字形体的标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这样做不但为秦朝政策法令的顺利推行扫除了障碍,也为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改革文字后编写了几种用小篆写的童蒙课本,如李斯作《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些课本,同时教授字体和语法,成为汉以后编写儿童字书的先驱。
"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黔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这些措施进一步融汇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老"是一种乡官,是中央集权统治机构的基层组织中的官职之一。"三老"直接根据秦王朝的意图对一般人民进行法治教育、耕战教育和尊卑贵贱的思想教化。"三老掌教化"这个政策对于巩固秦王朝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教育和思想教化由此便被国家直接控制起来了。这和"行同伦"的政策也是一致的。
1-2汉代文教政策
设五经博士、建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视学制度。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
为了培养和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下诏在长安设太学,置博士弟子;同时令郡县察举孝廉秀才,供朝廷选用。当时的太学,由太常选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五十人,随博士学习。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大学生。此外,郡国也选举学生到博士处受业,名额不定。大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做官。汉初建国后,即重视选举取士。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一再诏举"贤良方正"和"孝廉""秀才",每年每郡选举一人,之后则进一步制度化。 实行设太学养士和察举选士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选拔符合中央皇权要求的官吏。董仲舒说?quot;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瑑玉而求之采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封建社会的国家真正控制了学校教育,中央皇权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
来培养。实行设太学养士和察举选士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选拔符合中央皇权要求的官吏。董仲舒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瑑玉而求之采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封建社会的国家真正控制了学校教育,中央皇权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和选拔知识分子,加强了封建教育的统一性,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太学养士和察举选士都以儒术为准,入太学、应选举又是做官的必然途径,这样就使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不可,从而使学校成了专门学儒的场所,士人也都变成了儒生。
2、汉代教育制度
2-1汉代官学与私学:
官学-太学、专门学校(四姓小候学、鸿都门学)、地方学校。(文翁兴学)
文翁兴学在汉武帝时得到了积极的推广,这就是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尽管这一命令是否得到真正实施,还需进一步证实,但至少表明:文翁在推动汉代以及中国古代地方教育的发展上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勋的。此后在西汉元帝时,曾令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这当是一个以讲授《五经》为主要职责的职位。西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经王莽奏请,令地方设学校:郡国的学校称之为学,邑、侯国的学校称之为校,学和校设经师(教官)一人;乡的学校称之为庠,聚的学校称之为序,庠和序设《孝经》师一人。这是西汉时代另两次由中央政府颁布的设立地方学校的命令。东汉以后,地方学校更为发达。汉代地方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之于地方官对教育的重视。而这种重视,显然更出于教化民众对政治治安之效用的重视,而不是出于对提高民众素质的自觉认识,所以这种教育仍然没有脱离“政教合一”的模式。 (摘自《中国教育史话》胡文锋摘编) 私学-蒙学(《急就篇》)、高级专经研习。(“次相授受”)
2-2汉代察举制度的创立:选士制度就是选拔人才补充官员队伍的制度,它属于政治制度,但对教育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历代的选士制度,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教育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由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汉代选士制度的演变
•汉代选士始于汉高祖 (公元前196年),下诏书求贤,要求郡守亲自劝勉贤士应诏,并书其行状、仪容、年纪,以待擢用;郡守如遗贤不举则免官。文帝即位之次年(公元前177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皇帝亲自出题策问,答者“对策”。
•武帝时一再诏举“贤良方正”。“贤良”之举便成为汉代选士的一种重要制度,规定应“贤良”举的只限于上层官僚。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为汉举“孝廉”的开始,州举”秀才“,郡举”孝廉“,当时甚至还规定二千石不举”孝廉“者以罪论之。从此察举确立便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察举科目:常科(孝子、廉吏、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特科(贤良方正、明经、童子)。•东汉 (公元132年),规定察举孝廉的人必须在四十以上,岁举的孝廉由朝廷进行考试,儒生考经典,文吏考奏章律令,察举制度由重名声,又增考试,为后世的科举考试开创了先例。
•察举制度的主要特点与流弊:所谓"孝"是对民说的,所谓"廉"是对吏说的。举"孝廉"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官吏,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教化。
•以“声望”取士,既然察举重视士人在地方上的声誉,声誉取决于乡间的舆论;察举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各级地方官吏手里,士人没有门第、靠山便很难被举。靠这种制度,选不到真正的人才。
•知识分子集结在反对宦官势力的大官僚、名士周围,形成了庞大的士人集团,后来这个集团的上层人物与上层豪强相结合,形成世代做官的“衣冠望族”,也称“士族”。
•察举的科目:常科、特科
3、董仲舒、王充的教育思想 3-1董仲舒:《春秋繁露》
   (1)三大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
  (2)教育的作用:人性善恶兼有,教育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3)三纲五常: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4)正谊明道(处事之要)、强勉、圣化。
3-2王充:《论衡》
  (1)教育作用-决定人的善恶。
(2)教育目标-鸿儒、文人、通人、儒生。
  (3)教学原则-学以求知、勤学不舍、博达疏通、学为世用。
4、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和“九品中正” 选士制度4-1学校设置:国子学:是贵族性质的学校,专门招收五品以上贵族子弟 。门阀士族特权。太学:六品以下贵族子弟 ,体现“贵族士俗皆需教”原则。
专门学校:四馆——四学:是南北朝时的南朝宋创办,包括玄学、儒学、文学、史学。 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综合学校。
4-2九品中正制: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有其积极意义的。该制度创设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立意是好的。但是,实践证明,此路不通。这就促使人们重新去思考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于是,汉代察举制曾实行的考试的方法重被提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才有后来科举制的创立。因此,可以说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4-3嵇康:教育思想是“越名教而任自然”,超越儒家的纲常名教,提倡自然主义教育。对“名教”钳制思想、压抑人性的批判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教育的问题。
嵇康认为人性是"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的,因此对人来说不应进行什么教育。他说:"不扰则其愿得,不逼则其志从。昔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竟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为至德之世也。"这就是说,原始社会的自然生活是值得羡慕的,人顺其自然就会发展得很好,是根本不需要什么教育的。
他认为礼乐教化从各方面对人限制干涉,又对人开奔竞争利之途,这是违反自然的。他说:"及至人不存,大道陵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类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其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教。故六经纷错,百家繁炽,开荣利之涂,故奔鹜而不觉,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梁菽;求安之士,乃诡志以从俗;操笔执觚,足容苏息;积学明经,以代稼稿?quot;他认为人类的文明和教育起源于"自然"破坏和"大道陵迟",这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人类走向虚伪和堕落,教育的作用是消极有害的,因为教育干扰了人类那原始完善的"大朴"之心,戕害了人的本性,产生了荣利之心,使一帮贪生求安之士,趋名若鹜,好逸恶劳,以明经代稼穑。他主张全盘否定名教,这样,社会才会安定太平,风俗才会美好古朴,人性才能复归自然。
4-4颜之推:家庭教育见解《颜氏家训》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颜之推提出教育要及早进行,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勉学》)。他主张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认为“父母威严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颜氏家训·教子》)。同时,他还非常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美也”(《颜氏家训·慕贤》)。
5、隋唐的文教政策和科举制度5-1隋唐的文教政策:重振儒术、兼融佛道。
5-2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化过程(创立、实施)科举制的开创
 隋的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汉又有加强,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又不利于合乎要求的人才的选择和任用。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终于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2)形式、考生类型、名称、考试内容与方法(明经、进士比较)
唐代科举制
常科就是定期举行的科目,唐代的进士、明经都是每年举行,到宋代以后,定为三年举行一次。制科是皇帝临时决定开科考选的科目,有的是特有科目,如沿袭察举的贤良方正,博学宏词,等等;有专门的选拔目的、标准和方式。也有常科的增补,即不是在常科规定时间,由皇帝临时决定增开的,属于皇帝开恩给予的额外机会,所以又称恩科。它的考试选拔与该常科相同。
唐代通过科举进身的主要是中小地主(即所谓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而这些人是没有爵位的。他们的出身资历按当时规定经过三个途径来取得: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叫"乡贡";三是由皇帝自诏,叫"制举"。"制举"不是常科,是为了"待非常之才",随帝王的一时高兴和急需而举行的。所谓"常贡"乃指"生徒"和"乡贡"而言。我们说的科举,就是指的"常贡"。报考办法是:每年仲冬,中央和州县馆监,通过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乡贡"则由各人自己怀牒向州县报考。试毕,长史以乡饮酒之礼饯行送至尚书省。无"生徒"或"乡贡",送尚书省报到后,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由户部集阅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试于礼部。省试及第后再参加吏部考试,及格后才能授官。报考的步骤是:乡试(地方)——省试(中央尚书省礼部)——吏部试。
(3)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是学而优则仕在制度上的体现,从原则上说,任何人,只要学有所成,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竞争,而获得作官机会,这样就大大调动起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受教育的需求,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也都自觉地调动起来,不需要政府再去号召,投入财力物力亲自办学。但是科举制度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第一,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养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权势的最好门路。因此,读书的目的就是为"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富贵荣华,锦衣玉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松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第三,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5-3隋唐的教育制度。
(1)教育行政:中央——国子寺,祭酒“六学二馆” 是唐代的中央官学,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2)官学制度:入学资格与学习年限、束修制(学费);教学管理
(3)中外教育交流:
6、韩愈、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
6-1韩愈:古文运动、《师说》
(1)、教师任务- 传道,授业,解惑。
(2)治学态度、学习方法:“勤”“思”;
(3)识别人才、培养人才。
6-2柳宗元:
1、“明道”,“行道”,“知经”“知权”;“交以为师”;“顺木知天,以致其性”
2、文翁兴学: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的事迹。他为了移风易俗,推行教化,选派10余名聪颖的郡吏到长安就学于博士。几年以后,他们学成归来,以他们为师,招收下县子弟入学,学有所成者,即予以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从此蜀郡学风大盛。汉武帝推广文翁兴学的经验,下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
3‘“次相授受”: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或含义,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最后再点评一下,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
4、注录弟子与及门弟子:
5、蒙学教材:《急就篇》
6、六学二馆:是唐代的中央官学, “二馆”的特殊性,是集教学、藏书和校勘书籍三位一体的场所。7、三纲五常:
8、越名教而任自然:
9、三大文教政策:
第三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960年-1368年)
一、教学要求:(封建教育发展和演变)
1、宋代恢复儒学在文化领域里的主导地位,以文治国,思想趋于健全化、系统化,教育事业发展,三次兴学、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改革、理学产生。
2、金、西夏,推行了汉化的政策,仿照唐宋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尊孔崇儒,促进封建化的的进程。
3、元朝兼容了中西方文化的因素,同时也保留了蒙古民族文化的传统,这些都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唐宋的比较
宋辽金元时期是指公元960年到1368年这段历史,即从北宋王朝的建立到元王朝的灭亡为止。总体上讲,这个时期处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持续发展而又中道衰落的时期。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割据战乱的局面,国家又初步恢复了统一。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军阀割据、皇权削弱的情况,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尚文贱武,削弱武臣的军权,重用文臣,加强完善政权机构的改革,提高皇帝的权威。同时,恢复儒家学说在文化领域里的主导地位,尊孔崇儒,以文治国,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因此,宋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学校教育普及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宋代的科学技术也较为发达,经济繁荣,是继盛唐以后又一次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但另一方面,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北宋长期遭受辽、金、西夏军队的入侵,屡战屡败,最终被金朝灭亡。南宋政权继承了北宋的政治遗产,偏安一隅,最终被元朝军队灭亡。在这个时期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西夏,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了汉化的政策,主要的特点是;仿照唐宋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尊孔崇儒,促进封建化的的进程。元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权。元王朝跨越欧亚大陆,疆域辽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各个方面都兼容了中西方文化的因素,同时也保留了蒙古民族文化的传统,这些都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宋代的文教政策
文教政策特征:
1-1大力振兴图书事业策
1-2尚文抑武推行“右文”政策
1-3尊孔崇儒重建封建纲常秩序
2、科举制度:
2-1科举考试制度的调整和完善的内容
(1)关于“权知”与“同知”理解
是宋代对于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在宋代之前,主持科举考试是礼部的专职,具体是由礼部侍郎负责。宋代开始规定礼部省试的主考官不再是一种专职,考官临时差遣。“权”就是临时兼职的意思。“知”就是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的意思。实行这项规定,可以减少考官徇私作弊的机会。
(2)“别头试”:就是把同考官由某种亲属或其它亲密关系的考生分出去,另差考官,另出题目,另行考试。这项制度也是为了防止作弊徇私,尤其有利于一般平民出身的考生。
2-2科举考试制度调整的意义
3、学校教育
3-1北宋三次兴学: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庆历兴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创建太学,二是命令州县设立学校,三是改革科举考试制度。虽然这次兴学,不久就因范仲淹被排挤出朝廷而告结束,但它对北宋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史书上称,当时州县立学的命令下达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以至“海隅徼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第二次兴学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由王安石主持实施的。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参知政事,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实行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兴学。史称这次兴学为“熙宁兴学”。
熙宁兴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改革学校制度,创立“三舍法”;二是改革科举制度;三是整顿和发展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颁订《三经新义》,以之作为学校和科举的统一内容。这次改革,以宋神宗去世、王安石被黜而告失败。不过,“三舍法”却在日后的学校建设中得到了执行,成为宋代太学和地方官学管理的通用制度。
第三次兴学是在宋徽宗崇宁年间由蔡京主持实施的。宋哲宗绍圣(1094~1097)、元符(1098~1100)年间,一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大臣相继被黜,过去王安石的支持者及其学生又逐渐在政治上得势,蔡京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派人物上台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将当年王安石的一些做法运用到政治实践中。其中如绍圣元年(1094年)恢复三舍法、绍圣三年蔡京修太学令,是在教育方面对王安石变法的继承。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被委为尚书右仆射,开始兴学,史称这次兴学为“崇宁兴学”。
崇宁兴学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学校制度、兴办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度。同前次兴学相比,崇宁兴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兴学,极大地推动了北宋地方学校的发展,也使太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扩充和完善。
三次兴学,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宋代教育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三次兴学都同当时的党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争中占上风的一派,对兴学还是废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2)三舍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太学体制,熙宁四年(1071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就是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为外舍生,通过定期举行的升舍考试,再参考平时学业和品行表现,合格的按名额递升内舍、上舍。上舍上等生可以直接作官,次一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然后作官,上舍下等生,加上部分优秀内舍生和特别优异的外舍生,也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三舍法是最早实施的升级制,它强化了学校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太学的学业与入仕作官直接挂钩,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并使学校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3)共同点和意义:首先,三次兴学都是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其次,三次兴学都是重视人才的价值,通过人才的培养和录用,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可以说,教育立国是北宋三次兴学的共同指导思想。第三,三次兴学都旨在改变学校依附科举的弊病,强化学校的职能和地位。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健全起来的,遍及中央和全国各地的学校网也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三次兴学还改善了办学的条件,普遍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三次兴学将改革变法的观念深入到人心,这在因循守旧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是极为宝贵的。当然,三次兴学也并不是完美的,它的弊端和缺陷也是很多。
(4)学田:学田制开始出现在北宋时期,是在宋仁宗即位初年,即公元1022年。在这一年,朝廷正式向兖州州学赐给学田,以后又陆续向府州学校赐给学田,从此成为一项制度,以后,学田的来源更加广泛,主要有四种:朝廷直接赐给,地方政府拨款购置,学校自筹经费购置,民间捐助。当然公元1071年赐给府州学田的诏令也很重要,这项诏令使得学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推广开来。
(5)崇宁兴学中推行的学校升贡制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
学校升贡制与科举考试制度的联系,需要说明三点:第一,学校升贡制是在北宋崇宁兴学期间逐步推广实施的。它的目的是要以学校内部的考试升级制度取代由礼部掌管的学校外部的科举考试制度,进而达到扩大学校的职能、改变学校长期依附于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病。第二,学校升贡制度在考试的方法、内容以及赐第入官的形式等方面,仍然借鉴了科举考试的模式。因此,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教育的现状。第三,学校升贡制度虽然在宋代试行的时间不长,但对元明清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大。如:元代的升斋积分制、明清学校的升贡制,都可被视为北宋学校升贡制的继续和深化。
3-2教育制度:
(1)中央官学:国子监、太学、专门学校
(3)地方学校管理特点
4书院制度特点、类型、作用影响
4-1特点:
北宋初期六所最著名的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宋代是书院取得长足发展,并形成其独特个性的关键时期。此间,书院之“名”已经逐渐流行,成为稳定的称呼;而书院之“实”却几历变迁。宋初,惩前朝藩镇割据之弊,极力推行“偃武修文”的政策,重开科举,且取士不问出身,这大大激发文人士子向学之欲。另一方面,“五代之乱,天下复无学校。皇朝受命,方削平四方,故于痒序之事,亦为及暇”。9所以朝廷对民间书院办学予以积极支持,所用政策无非“分之官书,命之禄秩,锡之扁榜,以宠绥之”。
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意义:自书院产生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4-2类型:北宋之书院,大致有如下几类:一是地方官员出面,公众集资,在前代旧有书院基础上重建的。这些书院大都受朝廷直接干预,多少沾有官学性质。书院有藏书,教学内容以经书为主,兼习诗赋和论,相对于官学有较大的学术自由。如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等。二是大家宗族自建的。如前朝所遗浔阳陈氏东佳书院、豫章胡氏华林书院、雷唐书院等;本钞所建的如分宁(今修水)双井黄氏的樱桃洞书院、芝麻台书院,祝氏的流芳书院、南昌(后归新建县)程氏飞麟(飞麟学塾,后归虎林书院)。这些书院任有家塾性质。三是乡绅独资或筹资延聘名士所建的。
4-3作用:南宋书院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为一身,这与前朝并无二致,由于学术的兴盛,使得南宋书院此三项职能又与前代有别:其一,南宋书院不仅藏书,而且由于印刷书的发展书院,也开始刻书印书。婺源丽泽书院,于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重刻司马光《切韵指掌图》等其二,南宋书院的祭祀摆脱了前朝官学专祭孔孟等儒家先哲的成规,有意彰显各自学术派别的特征,周、张、二程登理学大师,以及一些忠臣、名宦、乡贤等都成为书院祭祀的对象。其三,南宋书院的内部管理制度开始日趋成熟。如朱熹所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各家教学管理的圭臬。南宋书院开始建立“讲会”制度,即通过不同学派间的学术交流、辩论达到学术进步的目的。 就办学主体而言,南宋与北宋别无二致,此不赘言。总之,宋代书院在宋处是民办官助或民办的教学机构,北宋中后期成为官办或民办教学机构,此间有些书院是为科举服务的,有些是真正做学问的;南宋书院多为民办官助或民办教学机构,而且学术研究之功能尤为突出。
5、朱熹的教育思想5-1理学的产生和朱熹的历史地位:理学是宋代儒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
理学是儒学内部的一学派,而不是独立于儒学之外的另一个学派。其次,理学虽然产生于宋代,但也不是特指宋代的儒学。在理学之外,还有其他的儒学流派,不过理学确实是宋代儒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理学吸收了佛道哲学中的一些合理的因素,对传统的儒家经学进行新的注解,注重道德修养和性理之学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天人哲学的界限,注重宇宙本体和人性本质的探讨,将传统儒学上升到了新的哲学高度。早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和二程(程颢、程颐)、张载等人,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科举考试的出题依据和评分标准,也是官方规定的学校经学教育的主要教材。可以说,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方哲学和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
5-2教育对象、目的和作用
(1)对象: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有关“性三品”的观点,根据人性中善恶成分的比例不同,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所谓的圣人之性,纯然至善,他们不必接受教育,是最完美的;第二种是中人,就是普通人,其性善恶兼有,他们是教育的对象:教化之行则进于君子,教化之废则堕为小人。第三种人就是所谓的小人,他们人性皆恶,不可救药。这种划分显然是不科学的,同学们结合教材的内容,认真分析批判。但朱熹与传统的“性三品”观点不同的是:他同时还强调,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中人”的状况,成功的教育可以使普通人最终转变为君子。
(2)目的作用:明人伦(目的)、格物致知(过程)、存天理、灭人欲(作用),所谓的“性即理”,既是个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教育哲学问题。首先,“性即理”是个哲学的范畴,但同时它又是朱熹有关教育的作用和目的论述的哲学依据。朱熹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方面,所谓“天命之性”与天命相通,是纯然至善的,人出生之前就存在的,是一种先验抽象的人性,这就是所谓的“性即理”。人一出生,理与气(物质)结合,就体现为一种“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善恶并存,有清有浊,善为天理,浊为人欲。教育的作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5-3教学原则与方法: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5-4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举敬持志。
虚心涵泳:“虚心”主要是强调面对新事物、新知识和不同的观点,首先要一个宽大的胸怀,不能抱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拒绝新知识和新事物,要虚怀若谷,不能固执己见。此外,还强调要抱有客观公允的态度对待新知识和新事物,反对主观臆断,反对用权威圣贤的语录来牵强附会地拼凑自己的意思。所谓“涵泳”也不是容纳不同观点的意思。而是强调读书时要反复思考体会,领悟书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含义。
居敬穷理与“居敬持志”:两个“居敬”,可以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居”是居住的居,在这里是指确定和持守一种状态,也是修心养性的一种功夫。“居敬穷理”的“居敬”,就是正心、诚意、存养收敛的功夫;“穷理”是指穷尽物理,是对事物原理的深刻彻底认知。前者是基础和功夫,后者是过程和目的。应该说这种认识方法主要还是一种主观自我反思的方法,不能包罗对于客观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居敬持志”的“居敬”,既包括上述的含义,也指读书要收敛此心,专静纯一;做事要敬于做事,不可内存杂念,扰乱心念。“持志”则是指保持远大的志向,并要有恒心。
5-5教学阶段的划分: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
朱熹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主要教育内容: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朱熹亲自编写《小学》一书,作为小学基本教材。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兼学史书、诸子文选等。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重新作了集注,写了序言。他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础读物,是探究圣贤之学的门户,必须首先学懂《四书》,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历代封建官学的法定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共同必考内容。
5-6教学内容:《小学》、《四书》、《五经》、《四书章句集注》
6、辽、金、元的教育
6-1元代的国子监和国子学的区别
元代的国子监和国子学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元代实行监、学分立制度,国子监是主管教育行政事务的管理机构,成立于公元1287年。国子学成立的时间更早,是教学部门,也是国家的最高学府。除此之外,元代还设有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对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子弟进行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元代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是比较发达的。
6-2元代书院的特点:
元代书院的特点仍不同于普通的州县官学书院发展至元代开始正式步入官学化的历程。统一江南之前,元太宗八年(1236年)行中书生事杨惟中在燕京创办元代第一所官办书院。为笼络士子,巩固政权,对汉人书院采取保护鼓励政策。一方面鼓励民间私人捐田产钱谷兴办书院;另一方面官方斥资兴建或修复书院。元代书院官办书院与民办书院基本持平。
第四章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教学要求:
1.了解明清时期教育的演变。
2.理解明清时期学校教育的衰落和科举制度的腐败。
3.掌握王阳明和明清时期进步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
一、明清的文教政策
1、尊孔崇儒,推崇理学
明重经史,表彰程朱后裔、门人清封孔为“万世师表”,优待朱后裔,提倡读经。2、网罗人士,禁锢思想
八股取士,钦定教材,兴文字狱明
开科取士,博学鸿儒科,文字狱清
二、科举制度的完备
乡试:省城贡院,秀才参加,中者举人第一名解元会试:京师礼部,举人参加,中者贡士第一名会元殿试:贡士参加,赐出身“进士”分三甲,一甲:状元(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编修)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三、八股取士:特点、内容、起源、影响
四、明清官学:国子监、宗学、武学等1、中央官学性质: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最高学府,五厅六堂
      国子监学生(“监生”):荫监生、贡监生、举监生、例监生。
      教学内容:《四书五经大全》等、习字、习射
      教学活动:坐监、监生例事。
      纠察师生:“绳愆厅”2、地方官学的管理-提学官(负责领导)、府(教授)、州(学政)、县(教谕)。
3、生源:“童试”:县考         府考        院考,中者为秀才,再通过科试(学政主持),一、二等参加科举的乡试。
4、教育目的:育人才、善乡俗
5、学规:卧碑、考课
五、明清书院特点、性质
明书院兴衰,东林书院;清抑制、控制书院书院官学化。     
 六、蒙学与蒙养教材1、蒙学发展的原因、作用、类型
     蒙馆、家塾:塾师在家里或祠堂、他人房屋设馆办学。
     村塾、族塾:村族择址设馆教其子弟
     坐馆、族塾:在家设馆教自家子弟
2、教学内容:识字、写字、读书、写作、背诵
3、教材发展:
↗三字经(王应麟 宋代)—“小百科”(1)识字→ 百家姓(北宋)         ↘千字文(南北朝 梁 周兴嗣)(2)道德——《弟子规》学规、学则(清 李毓秀)
                   《孝经》、《四书五经》
诗歌——《千家诗》(宋 刘克庄)、《神童诗》
(4)综合知识—《蒙求》(唐 李翰)、《幼学琼林》(清邹圣脉)教材特点以封建统治思想为前提,考虑儿童兴趣和心理特点;体现“文以载道”的理念。
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7-1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教育活动
(2)教育目的——“致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世间万物及规律、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是由心派生出来的。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万事万物及其规律、道德规范,都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有。就是“天理”。一般人的良知常常会被物欲、邪念所蒙蔽。主张通过教育,保存人先天固有的“良知”,克服物欲和邪念,从而达到“致良知”的目的 ,为善去恶的工夫,主要靠“自知”、“自得” 。朱熹强调“外求”,王守仁强调“内省”。王对于冲破理学的禁锢、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3)“知行和一”道德修养原则:“知”,指人们的道德意识;“行”指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人内心的欲念,为了纠正由于朱熹“先知后行”的错误理论造成人们“知”、“行”脱节的弊病。 “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即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是并进的,缺一不可。
(4)教育论:教学方法、内容、过程形式。
7-2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1、性与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2、学与思: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
3、“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
4、知与行: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7-3颜元的教育思想(1)颜元是明末清初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培养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
(2)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其思想中已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是认识论上的伟大进步。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意义:颜元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实学”,在教学方法上重“习行”,这是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颜元重“实学”和“习行”的教育思想,对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读书穷理”教育,以及陆王“格心”的教育是大胆的挑战,其理论和实践冲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限,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启蒙和推动作用。
第五章鸦片战争后的清代教育
教学要求:
1.了解清末封建传统教育的衰败与危机。
2.理解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和癸卯学制的意义。
3.掌握维新运动的教育改革和康、梁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
一、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教会学校对中国教育的冲击1、列强文化侵略的表现
出版书报,控制思想,国人了解世界自行办教育-教会学校
插手中国新教育-京师同文馆
建立全国性教育组织-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兴办各种慈善事业,笼络人心
2、教会学校
第一所马礼逊学堂1839年澳门、学生
发展规模、地点、、数量、招收对象
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耶稣会传教士、西班牙人沙勿略到达广州近地,开展传教活动。万历六年(1578年),被称为"沙勿略的合适继承人"的范礼安来到中国。就是这个范礼安,意识到在古老的、饱受儒学影响的中国文化面前,"福音"的魅力实在有限的很,要使中国人皈依天主,得先使教士们中国化。万历十一年(1583年)利玛窦到达中国后,他讲着中国话,读着当时士人都读的经书,并在12年后穿上了儒服,还试图沟通基督教同中国文化特产"敬孔"和"祭祖"的关联。甚至为了迎合中国人古今皆有的"处天之中"的想法,他甚至将地图上的本初子午线移了位置,以让中国处于地图正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于是有一些中国士大夫,在利玛窦的感召下,受洗为教徒。这当中,就有至今仍为人赞不绝口的徐光启和李之藻。
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利玛窦实在煞费心机。他一方面用西方制造的自鸣钟、地图等等打通政府官员的关节,另一方同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与李之藻合译了《同文算指》、《圜容较义》等书,又命意大利人熊三拔与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吸引中国的士大夫。但事与愿违,中国的士大夫除少数外,大多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却没有听从天主的教诲。虽然如此,利玛窦的后继者们还是百折不挠地带着《圣经》和科学技术来到中国,希望着有朝一日?“主"来改变这个国家。其中如龙华民、艾儒略、邓玉函、汤若望、南怀仁等等,都是明清之际来华的这样一类传教士。
传教士们带来的福音虽未能改变中国人的灵魂,但他们带来的西方文明,却促进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反省。作为这种反省的一种表现,就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的产生。
1807年9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抵达澳门,随即到了广州。1818年,马礼逊在马六甲专门为中国人创办了英华书院。1834年马礼逊死后,次年马礼逊教育会组建,不久又筹建马礼逊学校。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由此拉开序幕。
同利玛窦的传教大有不同,1840年以后来华的传教士,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无须获得中国皇帝的恩准,就可以在当时被迫开放的地区居住。这些传教士们,无需穿儒服,更无需去附?quot;敬孔"、"祭祖"的习俗,却获得了利玛窦望尘莫及的传教自由。
由于办理教育无疑是传教的好途径,所以来华的传教士们,对此都非常注意。1840年后的80年中,传教士在华建立学校、设立教育组织机构、办期刊、著书译书、建立图书出版机构等等,为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赢得了不少信徒。这其中,学校是教会教育的主干。 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开办的学校,多为初等教育。1860年前,这类学校的设置数量还比较有限,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合在一起,大约在90所左右。其中比较有名的有:1844年设立的宁波女塾(这是近代外人在华设立最早的女子学校)、1845年在宁波设立的崇信义塾(之江大学的前身)、1849年在上海徐家汇设立的圣依纳爵公学(1927年改为徐汇公学)等。各学校的课程不完全相同,其中如宁波女塾为《圣经》、中文、算术以及缝纫、刺绣等。
18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各条约中加入了允许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的条文,传教士就由最初的五口通商城市涌入内地。到1875年,全国的教会学校就达到了800所,93%为小学性质。其中如1871年设于武昌的文氏学堂(华中大学的前身)、设于苏州的存养书院(东吴大学前身)等。尤值一提的是山东登州的蒙养学堂。这所学校是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1864年设立的,初设时只有6名学生,到1873年,已招学生85人。这一年,狄考文又在学堂内添设相当中学程度的"正斋",使这个学堂成了包含小学和中学两级的学校。1876年,正式将学堂定名为文会馆。后来的齐鲁大学,就是由此
学校演变而来的。
观念的变化,直接带来了学校的变化。在此之后,一批教育程度较高的教会学校开始出现。如1879年美国圣公会施约瑟主教在上海设立的圣约翰书院,就先后设文理学部、神学部、医学部和预科。1888年,圣公会教士卜舫济继任书院院长,又注重英语和自然科学。此外还有1888年美国长老会在广州设立的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美以美会为金陵大学前身)等。
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第二次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狄考文再次强调教会学校建立的真正意图不仅仅为传播福音,而且也在于给学生以智慧和品德训练,使其成为社会上和教会中有影响的人物,成为一般民众的教师和其他方面的领袖。在这次发言中,狄考文还强调了高等教育对培养传教士的价值。
狄考文的意见显然得到了贯彻。在此之后,一大批教会高等学校开始出现。圣约翰书院也在1890年增设了大学部。其他大学如:由通州潞河书院改成的华北协和大学、由北京汇文书院改成的汇文大学,等等。
第二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还有另一项成果,就是把1877年成立的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国教育会(又称中华教育会),以"探求及研究中国教育事业,加强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教授上的互助"为目标。1915年,这个教育会改名为中华基督教教育会。它是基督教教会学校的协调、管理机构,在基督教教会学校的有序发展上产生过重要作用。
基督教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学校,如师范学校、职业学校等。在基督教之外,还有天主教办理的一些学校,如上海震旦学院(1930年改称震旦大学)、天津工商大学等。
传教士在通过办理学校扩大宗教的影响外,还有一些传教士则通过管理中国自办的学校或在其中任教师来传教。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丁韪良(曾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傅兰雅(曾任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教习)、林乐知(曾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等等。
教会学校是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特殊成分,尽管传教士办理学校的主导目的在于传教,但由于这些学校(尤其是其中的新教基督教学校)在办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学校,并且非常重视女子教育,所以它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上,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3、庚款兴学、派遣留学生、清华大学堂、基金会
二、传统教育的变革和近代教育的创办
1、旧教育的腐朽表现-八股文
2、改革思想产生
龚自珍:反思教育弊端,提出改革宗旨、措施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太平天国反孔儒、平等教育、学西方教育制度
3、新式学校创办的背景、代表人物、学校特点、意义、局限性京师同文馆 等  外语学校 1862年 北京
福建船政学堂  技术学校   1866年  福州  左宗棠留学教育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近代教育改革的发展
 维新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全面引进西方近代教育体制
书院改革的原因、过程(整顿旧书院、另建新书院、旧书院改成新学堂)
各类学校、专业教育的拓展、特点: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1896年6月,李端菜建议办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正式设立。当时,推广学校、培养人才成为一切有识之士的共识,认为洋务派所建的各种学校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经过考察发现,西方各国所以"人才辈出,国势骤兴","非仅恃船坚炮利",而是因其"学校遍于国中"。因此,中国也"亟应参仿各国大学堂章程,变通办理",以期"培养非常之才"。京师大学堂不仅是一所大学,同时也是全国学堂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管学大臣孙家用将其"立学宗旨"定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称"日后分科设教,及推广各省,一切均应抱定此"。这大概也是京师大学堂成为"百日维新"仅存硕果的原因之一吧。
1、改革思想的发展
康有为:设万木草堂
变法首要任务是发展教育、八股、兴学校
梁启超的教育改革思想《饮冰室文集》教育,开民智,培养新式国民
     变革科举三策,教育按人的身心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重视小学、发展师范教育、提倡女子教育
严复的教育改革思想-《天演论》 、曾任北大校长
    教育救国,整体学习西方,三育并重。
2、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的制定的原因、特点、结构、课程。
     中等教育:中学堂 5年、师范学堂
     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
3、科举制废除的原因、经历的三个阶段、影响4、近代教育行政体制、教育宗旨
第六章  革命至北洋统治时期的教育
教学要求:
1.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大力推动。
2.中国近代学制的演变。
3.蔡元培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教育改革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2. 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内容、性质)
    改革教育行政机构:教育部-三司一厅
    制定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结构、特点
       初等
中等:师范学校4年,实业甲种
高等:大学本科6年,高等师范学校二级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改革背景、内容、作用1、反封建礼教、提倡白话文、男女平等教育、教育团体的建立
2、教学改革试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 “教育即生活”  3、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结构、内容、进步性
三、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内容、评价)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内容、关系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2 兼容并包、改革北大的措施:
      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
      整顿师队伍,广招人才
      改革管理体制,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
3、论学与术、论教育独立
四、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建党初期的)教育纲领的提出、内容
2、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教育活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的原因、过程、影响
•早期的工农教育:劳动补习学校、工人学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农运动,随着工农运动的开展,工农教育运动也得到迅速发展。
工农教育运动的发展过程:先举办工农教育,通过教学提高工农群众觉悟,组织起来,开展斗争,在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以安源路矿为例,1921年毛泽东来到安源,1922年刘少奇也到安源。1922年1月组织了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分日夜两班,为开展工人运动作思想上的准备。办校四个多月就把工人组织起来了。5月1日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9月开展一次大罢工,罢工胜利后,补习学校扩大到三校,并且还办了三个国民学校,免费招收俱乐部部员的子女。
广东海丰是农民运动最早开展的地区,在彭湃的领导下1922年到1923年间海丰农民进行了减租减息的斗争,组织了海丰农民总会。农会中设教育部主办农民教育。教农民记数、写信、办农会,农民很赞成。
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会上通过《工人教育的决议》,明确指出工人教育的任务为两方面:“一、促进阶级觉悟”;“二、训练斗争能力”。规定在工会秘密活动时期“工人教育为觉悟分子加入工会及宣传的机关”;“工会公开时期,工人教育为训练其会员之地”。这时各省召开的农民代表大会,对农民教育也作出许多具体规定。如广东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村教育决议案》,提出成年农民补习学校是以国文、信札、卫生、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简史、政治常识、国民党史及三民主义为课程或讲演材料,农民小学除普通课程外,应增设三民主义浅说、国耻小史及农业常识。同年12月召开的湖南农民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议决的《农村教育决议案》,也提出农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并指出要实现农民教育普及,才能有余力自己举办教育;只有农民自己办的教育,才能真正合于农民的需要。
在党的领导下,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特别是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教育发展很快。如湖北在全省总工会下设有教育局,办了70个工人学校,共200余班。形成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工农教育运动。
•早期的革命干部学校:湖南自修大学、平民女学3、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教育
   上海大学
    农民运动讲习所
   黄埔军校
 
第七章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
教学要求:
1、掌握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教育行政变革举措。
2、了解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背景和4个主要的实施方面。
3、了解杨贤江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的教育观念。
4、掌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活动和教育观点。
教学内容: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文教政策与教育制度
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的内容与实质
2、文教政策的封建化和法西斯化 的具体表现与影响
3、教育行政制度与学校系统
4、抗战时期、胜利后的教育政策与措施
高等学校迁入后方、国立中等学校
背景资料:中等教育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发展不平衡。在华中、山东战前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一定数量的中学,如苏中在1944年有54所中学。山东抗日根据地胶东地区有13所中学。在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如陕甘宁边区,中学较少,中等教育主要是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设有3所师范学校,1940年成立陇东中学并接管了绥德师范和米脂中学。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学教育的特点是:无论是中学或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围。中学中兼办短期训练班或干部科,也有以训练班为主兼办普通中学科的。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设有师范班、行政人员训练班(地干班)和社会教育干部训练班。学制一般规定为二到三年,但学生常常是不到毕业即需要调出工作。在中等教育中还有少数职业学校。如1941年陕甘宁边区开办的医药专门学校,分医生、护士、司药三科,收高小毕业生,修业期限二年半,此外还有边区职业学校、妇女职业学校等。  “政教合一、三位一体”的“新县制”、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补习教育
二、乡村教育运动和教育改革试验
1、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2、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试验区
3、陶行知的乡村师范学校 山海工学团
4、晏阳初的中华平民教育总会的定县试验区
5、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三、杨贤江与《新教育大纲》、《教育ABC》的教育论点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1、生活教育内容、评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
2、论普及教育和儿童教育: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
陶行知创造教育
陶行知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是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之精华,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
陶行知认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他认为、迷信、成见、曲解,都像裹头巾一样,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而这种束缚创造力的“裹头巾”,“今天裹,明天裹,今年裹,明年裹,似乎非把人人都裹成三寸金头不可。如果中华民族不想以三寸金头出现于国际舞台,唱三花脸,就要把裹头布一起解开,使中毕民族的创造力可以突围而出。”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先生提出“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下;解放他的眼晴,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 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通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己高兴干的事情。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创造力才可以尽量解放发挥出来”。,,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在这六大解放中特别强调时间的解放, “我个人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都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陶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他用自己躬身实践的体会,归纳出一条重要的学理,"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使人明白,自己就自然而然要格外明白了。根据乡村教育的需要,陶先生要求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恼,改造社会的精神”。先生既要向学生学习,又要去创造新型的学生。
五、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使无业者有者,使有业者乐业”等
 2、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内容教学方法、评价。
六、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
1、依照儿童心理进行教育的指导思想:
与自然、实际生活相贴近
训练感官活动能力
以游戏活动为主,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教学要求:
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及其文教方针
2、掌握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各个阶段的教育政策、各类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具有特色的教育制度、内容和方式方法,总结和汲取其中的有益经验,作为当今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借鉴。
教学内容: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的苏区教育
1、教育总方针(四个“在于 ”)、基本内容。
2、各级各类教育
       干部教育:军事学校、苏维埃大学、干部训练班
        成人教育:识字班、夜校、俱乐部教学特点、对象、作用
       儿童教育:学校类型、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原则
二、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1、教育方针与政策的内容、特点
2、各级各类教育
干部教育:抗大、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师范中等学校教育方针、教学特点。
儿童教育:类型、内容、特点
群众业余教育:冬学、民校
三、解放战争期间的解放区教育1、形势变化育教育任务的转变
2、老解放区教育的内容、规模
3、新解放区教育的政策、内容
4、为迎接全国解放进行教育改革的内容
四、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1、教育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服务
2、创立新型的教育体制: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及相互关系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