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实验教育学2

来源: 2017-05-15 19:42
 补充之二十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第一,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第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过程,既有其一般性,又有其特殊性。表现为: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大量经验;学生的认识活动还受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所制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
第三,教学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四,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赫尔巴特的教学教育性原则。)
辨析:教育模式就是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反映。教学模式并不像个别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包括教育思想在内的行为范式。教育观不同,由此得出的教学模式当然也就尽相同。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提出来的。例如,程序教学模式是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各个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是连结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
补充之二十二: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一)程序教学模式(行为主义)
程序教学是一种自动教学的方式,国外也称“机器教学”,其首倡者是美国的普莱西,斯金纳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今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其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学生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学生独立学习经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化了的教材,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使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程序教学的关键在程序教材,程序教材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程序教材编制的主要方法是把学习内容分解成许多易于被学习者掌握的小步子,并排列成为便于循序渐进学习的程序。程序教学一般有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和板块式程序等三种形式。
程序教学的实施遵循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积极反馈等几大原则。
程序教学模式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它强调及时强化,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程序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已完全取代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只“教书”不“教人”,无法解决师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二)发现教学模式(也叫引导---发现式、发现---探究式)---认知主义
发现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布鲁纳为代表。
这种模式的基本结构是:① 创设问题情境;② 提出假设:③ 验证假设;④ 总结提高。
① 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形成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愿望,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 提出假设。教师应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法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将已有的各种片断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确切的概念。
③ 验证假设。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用其他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教师要纠正学生假设中那些不完整的和相互矛盾的内容,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最佳的结论。
④ 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就认识的性质及其发展过程做出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能应用结论解决各类问题。在不断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现教学的优点在于保持记忆、使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提高智慧潜力、学会发现的试探法。发现教学模式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智力的培养和内在动机的激发,对当代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它过分强调学科基本结构和教材的理论性,使教材过于抽象、偏难,把发现学习和科学上的发明创造等同起来,抹杀了不同性质和水平的学习区别,难以大规模应用。
(三)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由布卢姆提出,他认为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步骤:
① 教学准备。开始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给学生进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
② 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把单元目标分解成为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应具体、明确。
③ 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要告诉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介绍学习的方法。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调整教学进程。最后,教学结束,进行课堂总结。告诉学生课下努力的方向。
④ 测验。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以后,立刻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测验。测验时要注意:要用原先准备好的形成性测验试卷。不能随意命题;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不能对测验结果进行排队,不能排名次。只要说明学生是否达到标准就可以了。
⑤ 矫正。根据测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没有通过测验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教学,给他们第二次学习的机会。第二次教学的方式与第一次不同,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矫正。矫正应在2-3天内完成。
⑥ 再测验。矫正完成以后,对经过矫正和帮助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验。其中,测验和矫正两个步骤是最重要的,这两个步骤的效率和质量是决定掌握学习成败的关键。
“掌握教学”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它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导向,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之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它还是一套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尝试,把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融为一体,寻求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最佳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问题。
(四)暗示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以保加利亚的洛扎诺夫为代表。
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① 创设情景;② 参与各类活动;③ 总结转化。
① 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和场景表演等手段构成教学背景,求得学生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效统一。
② 参与各类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和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③ 总结转化。通过教师的启发与总结,使学生实现学科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内化。
暗示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原则是:① 愉快而不紧张。② 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既要发挥意识的作用,又要发挥无意识调节有意识的作用。③ 暗示手段相互作用。如利用权威、正确设置外部环境以及利用音乐效应、语调色彩等,使学习者综合地接受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上述原则统一而不可分割,旨在建立无意识的内在倾向以转变学习者的内在态度。
暗示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实施暗示教学要求众多的条件,如教学设备方面,要有宽敞的、布置雅致的教室;较好的音响设备;学生人数要少,一个班只能有十个人左右;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要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运用音乐、戏剧、舞蹈等综合艺术形式。
(五)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情感教学----人本主义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由罗杰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创立。他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
① 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 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
③ 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
④ 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
⑤ 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大大突出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形成了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新理论,使人们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这种教学模式脱离社会和社会关系来强调所谓人的本性,是非辩证的观点;它片面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校教学的系统性、逻辑性、严肃性等,也是不全面的。
补充之二十三: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法律和道德观念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相对而言的。
我国学校德育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德育的本质就是育德,即培养人的品德。德育与道德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相差甚远。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靠舆论监督和内心驱使(良心支持)来实行的一系列社会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范畴。道德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影响个体品德的重要内容。
品德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个人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道德品质四部分。品德以及其中的任何一种品质都包括内在思想感情和外在行为两个方面。品德是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稳定的统一。人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四种基本品质组成的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综合性整体。从个体人的品德发展来说,这四种基本品质发展变化的大体顺序或轨迹是: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它是心理学、教育学、德育学、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由以上分析可知,品德是德育的目的,德育是培养品德的手段和途径。
补充之二十四: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第二,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
第三,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补充之二十五:德育过程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它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解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决定德育本质的特殊矛盾。除此之外,德育过程还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等。德育过程的规律就是德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联系。
一般来讲,德育过程有以下几大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①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是由思想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即思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政治观、法纪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它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和行为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德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人们品德发展的动力,它能推动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发展为思想道德信念。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自觉能动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克服种种困难,实现既定的思想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克服内外困难,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直到实现目标。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思想道德认识或思想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 知、情、意、行四要素的相互关系。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等四要素是相互区别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个体品德的发展。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情意起着调节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德育过程可以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③ 德育过程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全面重视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德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全面性,又要注意多开端性、针对性。
(2)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思想道德活动过程
① 儿童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有家庭的、社会的,也有学校教育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复杂性。由于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因而德育过程又具有可控制性。
②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无论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多么复杂,影响多么巨大,它们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思想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可见,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具有能动性。青少年儿童在接受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地具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外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可见,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德育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外部的教育影响要能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不可能仅仅通过端坐静听教师的思想道德说教来完成,只能在学生与外界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因为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儿童特点的各种教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
③ 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既要组织、指导学生外显的实际活动,又要组织指导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地得到发展。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① 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转化与发展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进展,推动了青少年儿童品德的成长。因此,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各种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使它向积极方面转化,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而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引起学生新的思想道德需要与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解决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的解决而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注意采取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产生与积极转化。
② 正确认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并促进其积极转化。解决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落实在学生品德上,必须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正确解决三种性质不同的矛盾。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才能推动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使学生的品德得到发展。
认识性质的矛盾。这是由于学生缺乏思想道德知识、经验而呈现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思想道德要求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学生常常是“有错不知错”。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认识水平。能力性质的矛盾。这是由于青少年儿童思想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思想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学生常常是“犯错不自觉”。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思想道德的实际锻炼,通过提高他们自我控制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
思想性质的矛盾。这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意遵循思想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学生往往是“知错也犯错”。对于这种矛盾要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根源,悔悟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正错误,这样才能解决矛盾。
③ 采取恰当措施,努力调节学生品德的外部矛盾。学校德育过程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因而,为了解决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还需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外部矛盾,以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影响的力量。
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指学校德育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此外,还有一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这就是学校内部的行政领导人、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以及职工之间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或不连贯、不衔接而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必定分散、削弱与内耗了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并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因人行事,或被学生利用以之作为未能履行思想道德要求的借口。
以上三种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区别对待,正确解决。对于前两种矛盾,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总之,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矛盾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复杂的。教师必须全面、深人地研究问题、分析矛盾,弄清矛盾的情况、性质与产生的根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正确的方法,促进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化消极为积极,确保学生的品德按教育者要求的方向发展。
(4)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① 德育过程是教师培养和塑造学生品德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必须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做好德育工作,努力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是,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任务的完成,德育过程的进行,仅有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支持与配合,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道德认识和思想道德实践,进行自我品德塑造和培养。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思想道德活动,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他决定着学生品德发展的方向。学生将形成什么样的品德,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对学生怎样进行培养和塑造。因为教师闻道在先,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都比学生丰富,认识理解能力、识别辨别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掌握了德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掌握了一定的德育理论和方法,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② 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影响、家庭的教育影响、社会环境的作用等都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因,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才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因,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和实践活动,才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随着学生年龄和才能的增长,他们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要体现― 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个人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自我教育能力与自我教育联系紧密。自我教育能力产生发展于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同时,它又是进行自我教育活动的条件。自我教育与教育不同,是学生个人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它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矛盾斗争和行为控制,使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战胜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就是学生个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它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
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把学生从缺乏思想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能独立自主地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德育的目的。
③ 德育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根据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儿童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尊重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以便在德育过程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自身品德中的主体作用。
(5)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反复的培养,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① 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中小学生大都是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阶段的青少年儿童,他们生活阅历非常有限,知识经验相对贫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使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出现反复和曲折,影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当然,我国的中小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大都追求正义、进步和积极向上,即使一时受到不良思想和意识的侵蚀,出现思想认识和行为上的倒退,仍然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使他们得到转化和提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② 从客观环境影响来看,社会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水平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各种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并存,良芬混杂,很难辨别。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能不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任何一方出现不利因素都可能造成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反复。尤其是在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国正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在搞改革开放,国外的不正确思想和意识很容易乘虚而人,国内的一些陈旧的错误思想观念和行为(如封建迷信、赌博、贪污腐化、假公济私、行贿受贿、卖淫嫖娼等)也可能沉渣泛起。此外,国际竞争日益加剧,颠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反动势力依然存在,并待机颠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小学生由于识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反动势力的引诱和教唆,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出现反复和曲折,甚至倒退,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认真细致地、耐心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③ 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本身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由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用,同时也由于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知、情、意、行四个因素之间常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容易使学生出现思想和行为的反复。无论构成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的发展,还是学生整体品德水平的提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对待学生思想品德上出现的反复和曲折,做好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中前进,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
补充之二十六: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北师冲刺
1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背景
当今,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发生许多新的变化,价值多元化、德育环境复杂化、主流文化与各种亚文化之间的碰撞,以及由于激烈竞争所导致的各种矛盾,使学校德育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培养新世纪有道德、有理想的一代新人,迫切需要对当前的学校德育加以改革。
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目标失衡,存在着过分理想化和政治化的倾向。只重视培养符合传统意识形态要求的“工具”,而不重视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德育目标要求很高,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缺乏应有的层次性。
(2)德育内容偏差。重政治教育而轻道德教育,用政治教育代替德育。
(3)德育地位倒置。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德育只能处于形式上的首要地位,为能自觉地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4)德育方法单一。重填鸭式和灌输式地教,而不重视学生内化和自省性地体验。
(5)德育过程简单,以管代导。对学生进行封闭式教育,忽视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中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和氛围。
3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来自北师冲刺)
(1)切实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2)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并根据德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程度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避免德育的伪圣化和空洞化;
(3)注重养成教育,把培养守诚信、负责任、重权利、有爱心的活生生的人作为德育的终极目标,全力培养时代需要的现代公民;
(4)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
(5)努力建设德育新环境,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合力。
之二:来自北师强化+KC
(1)德育目标的变化。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日益凸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性,同时也有政治方面的内容,但它不是唯一的,它还包括有思想的、法纪的道德的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其中贯穿着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另外,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也日益突出并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培养健康的品德情感,促进和保持整个心理健康、平衡,成为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2)德育功能的变化。德育除社会功能外,它还具有并发挥着日益明显的外在的或工具性的自然功能和内在的或本体性的个人发展的功能。德育除了政治性、思想文化性功能外,它还日益明显地发挥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的功能。
(3)德育结构上的变化。德育的综合系统化或整体结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大德育观正在逐步取代单一、孤立、片面的德育观念,组织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德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德育化。
(4)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德育内容已由固定不变的一般化、单一化的社会、阶级和民族规范教育,逐步增加着现代社会的一般的或普遍的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教育的内容,人道主义、科学精神、法纪和道德内容,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平发展的意识、合作意识等全社会、全人类共同的一般行为规范教育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自由民主和平等合作的教育成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5)德育社会地位的变化。随着德育主客体条件的变化,教育主体地位的显示和确立,德育也日益确立它的主体地位,增强它的相对独立性,使之在与社会和人的品德发展中不只是扮演消极适应的角色,而是日益走向超前、先行、主导的地位,呈现出日益明显的主体性、进取性。
(6)德育本性的变化。变革已成为德育存在和发展的本性,并引发出德育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变革性的矛盾。
补充之二十七:教师专业化
1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它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教师资格制度
1994年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正式启动。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它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职业资格制度。教师资格是由国家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人员认定的资格,属于国家资格性质。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
第二,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法实施。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原则规定体现在《教师法》中,其他的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体现在国务院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当中。教师资格作为国家法定的职业资格,一经取得,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第三,教师资格是教师职业许可。自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之日起,凡在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依法取得的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者只有在被某个学校依法聘任后,方能成为教师,享有国家规定的教师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教师资格是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基本要求。
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政府的有关部门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形成多渠道培养和聘任教师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社会人员从教开辟一条渠道;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为真正实施教师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3)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的制度性措施,是使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有利于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优化教师队伍。
(4)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标志,有利于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利于全社会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使教师地位、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补充之二十八:学生的基本属性
(1)学生是属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首先,学生是人。不同于其他的物可以任意摆布,不能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学生。
其次,学生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不断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最后,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性,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体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来实现,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就没有外部环境包括教育的影响;没有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性。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
首先,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以具有迅速发展可能性和发展需要的学生为活动对象,由教师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选择教育内容,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展开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引起学生身心的发展变化。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其次,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在学校教育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人。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学生依赖性和向师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补充之二十九: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转变观念---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1)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有个性和差异的,在人的发展潜能中凡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教师要特别关注和理解学生的智力、情感;兴趣、生理、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要为不同秉赋的学生创造适合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教师要切实发挥指导者和领路人的作用,让学生该读的要读,该看的要看,该做的要做,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既鼓励冒尖,也允许暂时的落后。
(2)有正确的人才观。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的标准在改变,一个人是否是人才,要看市场的需要。深圳劳务市场上一些高级钳工的身价有的已超过某些专业的硕士,这使我们看到,在追求实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范畴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具有善于发现、判断、解决、策划问题的人和具有悟性、勇气、激情、冒险精神的人不一定都具有高学历。尽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但天生其人必有用,;只要扬长避短,就一定能成为人成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具有出乎我们预料的发展潜能。无数事实证明,当学生走向社会,我们会突然惊讶地发现,他们当中人才济济,而且类型宽泛。因此,我们给予学生的应是适合其特点的教育,而不是过早地下结论。
(3)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学生虽然在各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他们应是平等的。不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家庭背景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的不同而态度有所不同。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不要以“权威”自居,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蹲下来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要让学生表明自己的思想,如果是对的,不妨接受,如果是不对的,应正确引导,充分说理,不能不分时机、场所和方式一味训斥,应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克服站在成人的立场上,从成人的视角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生硬灌输,呆板说教,强迫学生接受,否则,必然伤害学生心灵,形成难以弥合的伤痕。
2.尊重与理解---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1)充分信任学生。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教育教学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宽容,“以己之身,及人之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学生强烈要求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要求独立地处理问题。这个时期他们往往表现出对长者的意见不盲从,对现实问题不苟同,对社会和未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表现出“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主体的我”与“社会的我”的矛盾。如果学生高估自己,他往往感到教师、家长、社会对他不理解,而且强烈地渴望得到热情的帮助与认同。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特点,以真挚之心关怀他们,既要针对学生的积极奋进、自我完善、独立自主的特点,给予充分的信任,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又要看到学生的片面性、不稳定性以及幼稚、天真的弱点,施以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师必须客观地看待学生,特别对那些掌握知识有困难、心理有障碍、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要充满信心。信任教育的感召力是巨大的,可以使受教育者发生根本变化。
(2)主动接近学生。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以积极爱护的态度去了解和教育学生。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而,教师必须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3)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研究表明,教师对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勒温指导下,李斯特和怀特对专制、民主、放任的三种领导作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民主领导作风对儿童完成工作、建立集体道德以及形成与领导和谐的关系影响最好。前苏联教育家马斑斯指出,对待学生具有同情心、交往中能够平易近人的教师,才具有教师应具有的品质。所以教师对待学生既不能专横跋危,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作风。教师不仅要平等待人,鼓励学生大胆地提意见,谈看法,表现自己,同时也要及时耐心地指出他们的缺点。教师还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能亲疏有别。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才能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4)尊重和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是创新教育所提倡的。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特点,但不能因此扼杀学生的独立个性,正如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敬学生。’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承认学生的千差万别,尊重学生个人的天赋、爱好,按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去施教。对待每个学生都应扬长避短,多鼓励,少批评,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严厉的口吻,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即使对待学习有因难的学生,教师的帮助、批评也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自觉、充分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否则,就会给学生的心理蒙上重重的阴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师生关系恶化。教师只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达到发展学生个性才能的创新教育目标。
(5)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教师的形象犹如缕缕阳光,在潜移默化中沐浴着幼苗,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由此可见,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教师的职业角度讲,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塑造人的高尚事业,面对的是一群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且尚未完全成熟的育少年儿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同时作为审美对象站在学生面前,接受学生长时间的、相对固定的观察和了解。那些形象好的教育具有心灵美和仪表美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在学生心目中;且形成完美的形象,就不仅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甚至在学生整个人生中,会起着持续不断的鼓动作用,而且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之,我们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教师的爱,那么,这样的教师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补充之三十:根据材料分析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材料】
(1)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年均2%左右,具体1997年为世界排名133位,第132名是乌干达;进入21世纪后,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为印度的1/2左右。
    (2)2000年前后,我国年均在校大学生1400万,高考录取率超过50%,每年毕业的工程师20万以上,软件设计人员近10万。
    (3)我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形成一支30~40岁之间的总工程师队伍。
     答案要点】
    (1)四大客观依据
    ①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②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综合国力竞争,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而教育是基础。
    ③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而必然也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2)五大措施
    ①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把各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轨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②把实施科教兴国、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
    ③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加快教育发展,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财政责任。
    ④鼓励全社会进行智力投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民间投资教育的奖励发展基金,吸纳各种社会教育捐赠。
    ⑤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学生实行救助制度,进一步全面落实和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政策与制度,形成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相关得分角度】
    (1)做好人才工作的五大措施
    ①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全民族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②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时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③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工作机制。
    ④形成一套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汇集机制,是改革完善人才机制的重点。
    ⑤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
    按照“四个尊重”的要求,人才工作要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且施展才能,要做到:使一切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使一切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使一切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使一切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补充之三十一:五个专题
专题一、简述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学主要是指以征服、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
基础教育中的人文教学主要是培养人文精神。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应并重。
科学教学可发展人的智慧与知识,最终使人在征服、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解放人性,体现人的价值,使人自身得到肯定,从实质上讲,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的手段;
(一)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
人类对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而对科学的追求也是无限的,物质的进步越来越直接地依赖于科学进步。因此,教育必须以科学精神和科学训练为基础,在这一点上,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现代科学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经济的出现已充分证明这一事实。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人类所面临的许多灾难性问题的解决,虽然需要人们觉悟的提高,但在手段上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社会正日益走向科学化的时代,在科技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全方位竞争决定因素的当今社会,教育目的就必须以科学精神为基础。
人文教学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之所在。
1 、帮助找到人生的意义2 、帮助建立人生的信仰3 、帮助形成价值判断4 、帮助获得心灵的幸福5 、帮助提高创造力
(二)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价值方向
尽管科学的功能日益巨大,但它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科学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价值问题。科学万能的信仰,技术决定一切的理念,是人的物欲恶性膨胀的结果。科学万能论者期望科技能够克服人类社会的一切危机,解决人类社会的任何难题。然而科技和物质给人类带来的并非都是幸福,在科技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由于科技的非人道化使用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觉醒和需求的不断完善、科学局限性的逐渐暴露以及人文主义的复兴,以科学为基础,以人文为价值方向的社会发展观和教育目的观正在深入人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已表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无论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教育目的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都需要人文教育的价值导向,长期以来严重偏于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畸形教育必须彻底改变。
但两者各自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简言之,不重视教育根本目的的教学和忽视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的教学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教学。应该说两者是教学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教学中必须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专题二、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一)德育目标的变化
现代德育目标主要是个人品德全面发展性的,这是德育目标的第一点变化。第二点变化从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来看,古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根本内容是政治。现代德育的目标也有政治方面的内容,并且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不是唯一的,它还包含有思想的、法纪的、道德的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包含有社会安全性乃至自然性要求的内容,第三点变化是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日益突出。
(二)德育作用的变化
现代德育除了发挥它的促使人的品德社会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作用外,还要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从社会作用来说,现代德育除了政治性、思想文化性的作用外,它还发挥着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三)德育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德育的整体结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第一,德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德育化。第二,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也日益整体结构化。
(四)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现代德育内容已由单一的政治伦理教育的内容,转变为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和民主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法纪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教育的内容。现代德育重视德育方法和德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五)德育社会地位的变化
这个变化表现在现代德育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日益确立它的超前、先行、主导的地位。在德育与人的品德发展的关系上,现代德育不只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社会思想政治准则,而且积极推动人的精神解放和主体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六)德育本性的变化
变革性是现代德育的本性。德育不仅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要站在时代的前面,引导人们观念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现代德育的涵义可以作如下表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专题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一)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关于广义文化,比较普遍的认识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关于狭义文化,则较普遍地把它看作为社会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这里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一个人降生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之中,他从感性到理性,从生存到发展,从审美到情趣等,无一不被一种特定的文化所浸染、熏陶。不要以为教育就是按照计划,将一定的内容传授或灌输给新生一代的过程,其实人格的形成是与一种特定文化类型直接相关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实现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比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起居、饮食、言谈、自信或自卑,勇敢或法弱,情趣、爱好、喜怒等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情感等,为什么竟如此不同呢?它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可以说是由不同的文飞所支配的。
(二)文化直接影响课程内容
作为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内容(各门学科),它正是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学科是文化,人文学科是文化,就是伦理、道德等内容的教学,也是社会价值对青年发展的一种界定,一种要求,其实这也是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核心。这里需要说明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影响,往往要通过精神文化这一中介来实现。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直接的。我们可以将某一种新思想、新认识、新的科学成果等,直接移植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并不完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受国家财富的多少所制约,而与文化发展有直接关系。
(三)“校园文化”是潜在的,稳定的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既是一种文化形式,那么,我们常说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潜在的、稳定的、持续的教育因素。比如,学校秩序,环境卫生状况,师生关系,师生员工的仪表、修饰,甚至教态,对学生的感情等,都对学生人格的形式有重要的影响。
(四)人们的教育观念又与整个社会观念相关,而观念其实也是文化。
总之,文化对教育的支配、影响是直接的、整体的,研究教育不可不重视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专题四、关于学生观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一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观,只有学生观是正确的、合乎时宜的,才有资格走进新课程。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广大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人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尚未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手里的。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遇到的教师有极大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作为教师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人,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和石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要把自己思想、知识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和不自觉的抵制和抗拒。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一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概念是时代的要求。
专题五:什么是正确的学生观?
(1)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一切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教学就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把学生塑造成社会要求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引导、帮助或服务于学生,促进其发展,使其主动性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高。
(2)要相信所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好,都能获得优异成绩。在观念上要确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和价值,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人才;在行为上,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学习困难生的帮助要持之以恒,要不断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取长补短,调动其内在心理机制,变外在动力为内驱力,最终靠自己求得发展。
(3)要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师生之间虽然在年龄上、认识水平上、知识技能水平和生活经验水平上存在差异,但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每个学生的感觉和感情世界与教师是一样的。因此,师生之间要真诚、坦率,相互尊重,排除不友好、不真诚和相互猜疑。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学相长。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坚持教学民主,用吸引的方法把学生吸引到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参与教法选择上来,真正把教学看成是师生平等相待、互相协作、共同努力、共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平等的权利,因而自己要承担起义务,负起责任来,要把书读好,把本领学到手,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政治:根据材料分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材料】(略)
【答案要点】
    (1)理论依据
    ①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真正做到并且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②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客观依据
    ①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②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考验;
    ③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等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党的地位和社会环境的两大历史性转变
    ①从一个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并且长期执政的党。
    ②从一个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4)主要措施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和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
    ②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为党的事业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才;
    ④以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⑤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补充之三十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1)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97 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到90 年代初期,邓小平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2 年,在中共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 年5 月6 日颁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共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 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 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农业、工业、国防、财贸等行业和部门都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行业的发展战略。各省、市、自治区及各地(市)、县(市)也制定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针。1998 年,江苏省率先提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决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逐步转换到主要依靠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提出后加速了地方科技事业和经济的发展。1996 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立,各地方随即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或科教兴省(区、市)领导小组。1998 年4 月,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第三次大会上,我国学者宣布,1981-1997 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1 . " %。同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 。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保证预算内教育和科技经费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第一次明确了对财政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相应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法律规定的增长幅度。1998 年6 月经中央批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指出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关于知识经济和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国家要在财力上支持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人。
总之,“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2006 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提出要用15 年时间使中国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所谓的创新型国家,主要体现国家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通过劳动力要素以及资本要素来驱动,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具有综合性的生产要素来实行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一般来讲,创新型国家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其发展目标。在创新能力、知识产出、科技对经济进步的影响方面都明显地优于一般的国家。当今世界被称之为创新型的国家有20 多个,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国像丹麦、瑞典、芬兰、德国、新加坡等等。其共同特征,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人量一般都要占GDP 的2 %以上。二是创新产出高,被公认的20 多个创新型国家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到全世界总数的99 % ,综合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通常都在70 %以上,当然他们自主创新能力也比较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通常都在30 %以上。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对于社会主义有三种形式: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所有这些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深人开展机制和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快速成长和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通行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把教育的核心追求从知识转向发展、从继承转向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材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既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又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其次需要在微观上把创新意识带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夯实基础,大胆质疑,突破定势,使人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以此,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3)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何谓创新型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今天来看,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专指那些敢想敢闯、敢做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实施创新教育是其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造成的工人片面畸形发展的现实提出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威得竞争就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因此,时代的发展已经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新的内涵,人的创造性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人的发展的本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型,是我国教育真正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依靠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以创新型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新观念,强化素质,具备创新的基本能力。
第二,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激励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典型引路,鼓励创新;教法灵活,引导创新;分析比较,启发创新。
第四,弘扬个性,形成创新精神。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
第五,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都要重视创新,形成创新教育的合力。
补充之三十三:学习化社会与终身教育
学习化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富勒、赫钦斯等一批欧美学者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设想。《学会生存》一书全面归纳了这一设想的主要观点:全面反思现有学校教育;在教育系统外还应有其他受教育途径;确认人在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获得经验与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在家庭和公民生活中互相渗透;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是去实施终身教育思想;特别倡导发展非正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引进现代技术。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种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终身教育思想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终身教育”的概念。自1970 年保罗·朗格郎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问世以来,终身教育在国际上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其主要思想是:第一,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一体化),它要求人的一生都变成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使整个社会变成有体系的教育场所,实现教育的社会化或社会的教育化。第二,强调教育的方法是个人和小组,而不是课程和教师,教育应按兴趣进行,应用小组学习法,并广泛采用创造性、非指导性教育方法。第三,终身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动社会持续高速的发展,能够保证人的真正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使教育成为社会平等和民主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补充之三十四: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演进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教育相配合,一方面要保证教育内部的和谐,处理好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保证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和谐,处理好教育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关注受教育者身心的和谐发展,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关注人才目标与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
答题方略:
根据教育学科的性质和要求,一般而言答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总括性论述,包括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教育基本的观点和理论。
2 .对某些相近的概念做出区别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需要明晰概念,确定它们各自的范围。特别在选择、辨析题中需要注意不要混淆。
3 .主要内容,这一部分注意全面性和条理化。如果是更为详细的分析论述,则可以加人背景、原因等要素。
4 .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联系现实,对某教育理论或教育事实进行评价要一分为二,作用和局限都要具体分析。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