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1)

来源: 2017-05-15 19:46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1)
第二章 古希腊教育
1、试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注重军事体育训练;国家举办教育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教育的特点:实施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初级学校是私立的收费的。
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一般概况
 
以农业经济为主,四周环山,与外界接触少,文化知识需求少;以军事为主
三面临海,航海业发达,国际商业贸易中心,也是城邦国家
教育目的和
基本特征
培养武士为目的,重视军事和体育训练,男女教育平等,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政治家、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教育阶段
A、生儿检查 母之子教育B、0-7岁 家庭教育C、7-18岁 公共教育,进行军事体育教育D、18-20岁 青年军事训练
A、生儿检查 B、7岁前在家庭中受教育
C、7-13、14岁 女孩学习家政,男孩进入初级学校学习D、13、14-15、16岁进入体操学校 E、15、16-18岁 进入体育馆   F、18-20岁 军事训练
女子教育
A、女子受教育是为了造就强壮的体格,后代也会有强健的体质
B、女子承担保卫自己疆土的责任
教育机构
A、在体操学校之前的学校由私人办学
B、没有斯巴达人重视教育,教师地位也低
C、制度化程度更高些
2、教仆:是古代雅典出现的特有现象,伴随奴隶主儿童上学、放学,路上监督儿童的行为,不许儿童和奴隶讲话,对儿童的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这些教仆可以责打奴隶主儿童。
3、智者派
⑴智者和智者派:智者的任务是教人于智慧。智者是指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职业教师。智者派是适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
⑵特点:①智者能周游列国,是流动的②主要生活于雅典,收徒授学要收费,是西方最早意义的教师
⑶条件:①要有广博的知识(大量的阅读)②流畅的口才③通晓文法、修辞、逻辑等
⑷聚集于雅典的原因:①以雅典为主的军事力量强,西波战争以胜利告终②经济和商业贸易的交往,有闲暇人增多,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③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雅典人的眼界,使他们能够吸引其他的观念,批判自己原有的观念;
⑸贡献:①注重文法、修辞、逻辑(后称“三艺”)②玩文字游戏、诡辩③收费的讲师
4、苏格拉底—产婆术
⑴定义: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这即是“产婆术”。
⑵评价: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但是,这种方法是主观片面的,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或阅读掌握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其结果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5、★柏拉图
⑴哲学观点:理念论—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不完善、不真实、暂时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完善、真实、永恒的。
⑵教育思想:
①教育目的: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的公民。
②教育观点:国家应严格控制公共教育,教师由国家选聘,强调男女儿童受到同样的教育,“寓学习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③教育分期理论:
a.0-7岁,学前教育,游戏、讲故事、唱歌,然后在神庙中接受教育
b.7-18岁,普通教育,国家办的初等教育机构
c.18-20岁,高等教育,体育军事训练等,毕业后成为“护国卫士”
d.20-30岁,经过挑选后进行理智教育,“四艺”教育,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e.30-35岁,辩证法教育时期,培养哲学家、政府官员
f.35-50岁,“哲学王”,哲人教育,参与到实际锻炼
⑶教育思想中的正确之处: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培养、训练作用;重视教育与政治生活的联系;重视各种学科在培养各种人才方面的实际作用;重视基本知识在初等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重视游戏、讲故事、唱歌等活动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第三章 古罗马的教育
6、★昆体良:是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⑴《雄辩术原理》:概括了二十多年教育经验,归纳教育方法,自成体系,论述教育。
⑵教育观点:
①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a.儿童不会产生孤独感b.儿童会适应人多的场合c.儿童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发展同窗情谊。
②雄辩教育的目的:演说家的品质-a.要善于辞令有广博知识b.有德行
③幼儿教育:雄辩家要从小抓起,培养雄辩家要经过初级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三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不要把有能力的儿童变成稗草
④教育内容:强调语言发展,从小教授标准的语音语调
⑤教学方法:步骤-a.模仿-指导-练习-讲b.记忆力训练c.如何有效学会一切(理解力)d.如何安排一天的功课学习e.最早提出“直观教学”
⑥论教师:a.具备更多方面的知识b.热爱学生,有父母般的耐心c.分析研究学生的个性d.高等学校的教要到初等学校讲课
⑶昆体良的教学理论:主张因材施教;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提出教学应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7、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⑴骑士的要求是:勇猛顽强、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⑵“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⑶教育的三个阶段:
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
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主人和君长尊崇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是勇猛果敢,与人交往总慷慨豪侠。
8、中世纪大学(产生、发展、评价)
⑴产生和发展:源于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市民阶层,需要学习专门知识研究世俗文化。
①欧洲工农业的发展,工商业发展出现市民阶层
②十字军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的接触,刺激了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交流
⑵特点:①文科是进入大学的必要条件②每一所大学都有名人和权威
⑶组织机构和特权:
①教学方式以读课、评述、辩论和游历为主
②导体制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
③已有学位制度,是源于教会的教阶制(主教-牧师-教士),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
④特权主要有:迁校的自由、不用交纳税费、有司法审判权、大学教授享有参政权、大学中获得学位的人具备教学资格
⑷作用和影响:
①从思想上打破了教会在思想上对人垄断,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②促进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交流,打破了封建闭塞的局面
③为文艺复兴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培养了新人
9、城市学校
是为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同时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0、★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⑴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人本主义。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教育方法上尊重儿童天性。
②古典主义。吸收古人见解,尤其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
③世俗性。充溢浓厚的世俗精神,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④宗教性。虽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打算消灭宗教,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⑤贵族性。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
⑵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反对军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束缚。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给这一时期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人文主义思想家也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阐述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这一时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都发生了变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新气象,这就是“人文主义教育”。主要特点:①以人为本,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规律的新人②热爱科学,追求真知,教学内容突破中世纪的“七艺”框架③办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
11、快乐之家:是由维多利诺创办的,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环境”的观点的人。校址环境优美,校风朴素自然,招收7-21岁的贵族子弟,重视数学教育,师生相处非常愉快,因此得名。

第六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2、夸美纽斯
⑴《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学前教育的著作。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包括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在入小学前父母要给予教育,预言幼儿教育是人类的未来。
⑵《世界图解》:即《感觉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运用直观性编写的儿童课本,包括150幅图片,有宇宙,人出生到死亡,描述了整个宇宙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西方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小的百科全书,在欧洲大陆国家流传了150多年,而世界图解慢慢的演变为我们今天的看图识字。

第七章 17-18世纪欧洲国家教育
13、慈善学校运动:是英国小学教育的主要模式,学校招收贫苦家庭子弟(主要包括工人、农民的子弟),学生免费入学,学校还提供书籍、衣服等生活用品,穿蓝色衣裤也称为蓝外套学校,主要以3R教育为主,男孩子学习手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女孩子学缝纫、家政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有宗教常识。慈善学校受到英国的广泛欢迎,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基础。
14、公学:是一种特殊的中等教育类型,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中等教育机构,最早在公元14世纪成立,有公共团体所办,为培养将来的公职人员称为公学。公学是寄宿制的私立学校,经费由公众私人捐赠,经费宽裕,不要教会,政府支持,不受教会、政府的控制,学校招收贵族资产阶级子弟入学,校舍条件良好,教师水平较高,收费昂贵,课程内容突出拉丁文、希腊文,强调体育,此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升入古典大学。
15、★绅士教育论
⑴教育作用:(经验论)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⑵教育目的:培养绅士,只有受到绅士教育,才会走上正轨,才会有绅士的特点-①具有精明处理事物的才干②具有德行,有勇往直前的精神③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有文雅高贵的风度。
⑶培养:
①体育: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幸福的生活,a.从小进行艰苦锻炼b.要建立一定的作息制度,注意营养搭配
②德育:a.强调说服方法b.要有榜样的作用c.要注意儿的年龄特点d.要正确运用奖惩制度,反对体罚e.注意道德行为实践联系
③智育:a.教育内容应非常广泛,强调教学有助于思维力的训练,强调手工劳动技能的获得b.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中求知,激发好奇心、兴趣,培养记忆力等。

第八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16、自然后果法:当儿童犯了过失和错误后,不必直接去拒绝他们或处罚他们,而让他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现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第九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7、要素教育论与各科教学法
⑴要素教育论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基石是,它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⑵各科教学法:算术教学法、测量教学法、语文教学法、地理教学法

第十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8、教学论:
19、教育性教学: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实际的真实技能,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又必须通过教学来实现,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严格的按照教育目的组织教育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造就真正所需要人的途径。

第十一章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
20、恩物:意味着上帝的恩赐,也就是神赐给儿童的活动玩具,恩物的基本形状有三种:球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恩物能够培养儿童认识、想象以及创造能力,是世界上积木的前身,现在任在应用,有想象性。
恩物锻炼儿童的身体,促进学生肌肉的生长。

第十二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
21、导生制
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由教师把所教的内容先教给年龄大,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再教给其他学生,这些学生称为导生。这个制度称为导生制。
优点:它解决了教师缺乏的问题,扩大了教育规模,培养了导生,使导生得到了锻炼
缺点:无法保证教育质量,有些导生目中无人。
22、1870年《初等教育法》
⑴提出在全国各地5-12岁普及义务教育;
⑵国家仍然保留国民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辅助权,监督权;
⑶将全国分成若干学区,每学区建立可征收税收,地方教育局领导地方教育,承认英国私立教育机构,认为这是国家教育的一种类型;
⑷宗教科目与世俗科目分离。
23、寺子屋:是江户时期民众教育的主要场所,招收小工商业主、农民子弟,6-13岁入学,这里的儿童称为“寺子”。主要的教育内容为3R教育和道德规范;教学方式是个别教学,寺子屋不仅推动了明治维新以前的经济发展,而且为明治维新的思想文化作了准备。

第十三章 19C末和20C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24、比较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教育的异同。
⑴相同点:①都把矛头指向了传统教育,批判传统教育观和一些做法②都要求改革,并且进行了实验③都对以前的教育著作深入研究,并在之上提出新的观点④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⑵不同点:①欧洲重视校园环境,美国偏重课程方法②欧洲注重全面发展,并不偏废知识的传授;美国较极端,忽视了教育中的基本规律。

第十四章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5、儿童之家:1907年,蒙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她将最初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修改,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的了极大的成功。
26、自由-纪律-工作的关系;儿童-教师-环境的关系。
⑴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主张赋予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力量。她强调儿童的自由活动,但并不排斥纪律。纪律必须通过自由来获得,纪律与自由是不矛盾的。真正的纪律是积极的、活泼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只有这样的纪律才有可能被儿童从学校带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成为儿童可以享受的自由的一部分。同时,儿童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即在维护集体利益的范围之内并按规定的程序使用教具。对有益于儿童发展的任何行为,不管其表现方式如何,教师都应允许而且要对这种行为进行仔细的观察,引导儿童走上自我教育的道路。因此蒙台梭利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工作不仅是人类的天职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内在需要。工作使儿童的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还能磨练其意志,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是通过“工作”来解决自由和纪律这一对矛盾的。
⑵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儿童应处于主动地位,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因此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在自然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的观察还包括对儿童家庭及他的生活环境的观察。教师要把观察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根据,不断提高指导儿童的水平,成为儿童活动的自觉的指导者。教师要尊重、了解、相信、热爱儿童,要耐心等待儿童的成长,不要急于干涉儿童,不要拔苗助长。

第十五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27、从做中学: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缝纫等形式。在杜威看来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在杜威看来,在“从做中学”时,必须排除由于外部强制或命令的行动、不能将行动的人引入未来更广阔的领域的行动以及习惯性和机械性的行动。其次是,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做事和活动会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做事和从事活动就不能一律化。"指望一个幼小儿童从事的活动像年龄较大的儿童所从事的活动那样复杂,或者指望年龄较大的儿童所从事的活动像成人所从事的活动那样复杂,这是可笑的。因此,杜威强调说:只有当儿童要做的事和从事的活动"具有呼唤他去做的性质或具有期待他的能力的支持的性质时,只有当困难能起激励作用而不是起使人沮丧的作用时,这种选择才是他力所能及的"。
28、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是一个事业能够保证儿童充分发展,生长需要。强调儿童现在的生活,包括教学课程等,目的是使儿童与身俱来的本能得到充分生长,教育绝不从外强迫儿童吸收东西。
29、学校即社会
学校即社会把学校变成雏形的社会,也就是合作化的小型社会,用社会精神对儿童进行熏陶,使儿童适应美国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用以下两点体现“学校即社会”:⑴学校本身必须是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⑵要求把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联系起来,不存在明显的鸿沟,这样才能真正到学校即社会。

第十六章 20C前半期欧美日的教育
30、《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法案》
内容:⑴加强国家对学校的领导权。⑵延长教育的年限,从5-15岁,有条件的地方延长到16岁。⑶初等学校的划分,5岁以下是托幼教育,5-7岁是幼儿学校,7-11岁是小学。⑷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衔接。⑸职业教育,规定各地教育实验部设立职业学院,16岁以上未进大学的青年进行职业训练⑹规定宗教教育。这个法案确立了二战以后英国教育的基本模式
31、八年研究:1932年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的大规模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1933-1941年)。该委员会挑选30所中学,300所大学参加这项实验研究,这些大学所招收的这几所中学入学的新生主要凭借中学校长的推荐信和学生在中学表现情况的详细记录,而不是入学考试成绩,由于有30所中不参加这项实验研究,因此“八年研究”也被称为“30所学校实验”。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凭以下三个方面⑴学业成绩⑵中学校长推荐⑶经济能力

第十七章 二战后欧美日的教育改革
32、《郎万之-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原则:⑴社会公正原则-人人受教育⑵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价值平等,任何学科的价值平等⑶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还要接受职务方向指导⑷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注意普通教育⑸各级教育实行免费⑹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地位
33、德国双元制:双元制就是一面在工厂企业培训中心接受实际操作性的训练,一面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学校为每届接受双元制教育的青年同企业签定三年的职业义务教育合同,最后学生过考试可以获得合格工人证书,作为就业的依据。

第十八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核心、代表人物、阐述)
34、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是巴格莱,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科南特(Conant)和里科弗(Rickover),主张加强智力训练,提高学生学业标准,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35、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Maritain),核心是提倡基督教育,强调教育属于教会,重视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宗教信仰的复兴,培养真正的基督徒。
36、永恒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哈钦斯(Hutchins)、阿德勒(Adler),因果的利文斯通(Livingstone)和法国的阿兰(Alain),核心是强调“共同的人性”,主张加强理智训练,把永恒科学作为课程的核心,提供阅读伟大人物的著作,培养有理性的人。
35和36是新传统主义教育思想。
37、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斯金纳(Skinner)和加涅(Gagne),它试图运用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提出操作性的教学理论,重视“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推广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38、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强调儿童认知结构能力的发展,注意对知识结构的理解,提倡发现学习和早期教育。
39、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雅斯贝尔斯(Jaspers)、海德格尔(Heidgger)、法国的萨特(Sartre)和奥地利的布贝尔(Buber),它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注重品格教育,提倡个人的自由选择,主张采用对话方法的个别教学。
40、“掌握学习”教育思想:1960S末产生于美国,布卢姆强调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并坚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掌握水平,主张使用新的教育评价模式。
41、“有意义语言学习”教育思想:1960S,美国,奥苏伯尔,提出了学习、分类、同化、先行组织者以及内驱力等理论,表现出了创新的特点。
42、分析教育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索尔蒂斯(Soltis)和谢夫勒(Scheffler)、英国的奥康纳(O’Conner)和彼得斯(Peters),志在对教育的概念、命题和问题进行清思,消除由于概念含糊不清而引起的永无休止的争论。
43、终身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郎(Lengrand),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和民主性,主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44、改造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Brameld),主张把社会一致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学校应成为社会改造的主要工具,提倡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论,提出教师应以劝说为职责。
45、人本化教育: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罗杰斯(Rogers)、弗罗姆(Fromm)、奥尔波特(Allport),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和创造型的人,探讨人本化的课程和方法,提倡学校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
1、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首次提出系统的学校制度和普及初等教育的民主要求;建立了广泛的课程体系,编写了优秀的教科书;系统地总结并创立了一整套学校的工作制度;详细研究了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原则规则等。
2、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卢梭教育思想对后世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⑴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
⑵卢梭要求教育适应自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对后来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发展是可贵的启示;卢梭从人道主义出发,要求热爱儿童,尊重儿童,这一点直接影响了十八世纪末泛爱主义教育的发展;卢梭强调进行教育要追随儿童的本性,以及让儿童通过生活进行学习的主张,则成为后来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3、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有哪些合理之处和片面之处?
通过各种学科引起学生多方面兴趣的观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和重视教学的教育性的见解;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和不同的兴趣阶段进行教学的意见;学生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学习钻研和对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探究的建议;按照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做法;重视教师和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等等。他把学生看成被动的受管对象,而没有看到学生的主体性,他所提出的秘密监视和体罚等管理方法更是落后和发动的;他把管理和教育机械分割是错误的;他把教学说成是教育的唯一途径是片面的。
4、杜威教育本质观述评。(叙述杜威教育本质观并加以评价 )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可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杜威提出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在反对传统教育置儿童于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等方面有现实的实际意义;他提出的把教育与生活、特别是与儿童参与其中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反对学校完全脱离社会生活有积极意义。但是杜威过分地夸大儿童的本能和经验的作用,相应地贬低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教师的作用。这实际上抹杀了学校教育的专门特点,取消了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因而其结果必然会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
外国教育史2
(四)解释概念题
1、古代埃及的“职官学校”
2、古代埃及的“书吏学校”
3、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
1.(1)到中王国时期,各政府机关纷纷以办公处所为校址;
  (2)招收贵族和官员的子弟;
  (3)让他们在现职官吏的教导下,既受一定的基础训练,又受充分的业务训练;
  (4)从而造就所需要的职官,是为职官学校。
2.(1)为了满足当时奴隶制国家各方面事务对各种书吏的需求,不少书吏便以教育为专业,广设书吏学校;
  (2)教授阅读、书写、计算和法律知识;
  (3)也有的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较高深的学问;
  (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长的书吏学校,经济拮据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学校。
3.(1)由于当时僧侣们垄断科学知识;
(2)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就是当时传授高深学问的学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现了寺庙学校;
  (3)它与培养政治才干为主的职官学校不同,着重科学教育;
  (4)寺庙就有需要也有条件进行培养专业人员的工作。
(五)简答题
1、古代埃及“宫廷学校”的产生。
1、古代埃及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法老为了使奴隶主子弟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以继承国家的管理事业,便在宫廷中设立学校,邀集文人学者,教育皇家子弟和朝廷重臣的后代,使之学成以后充任官吏。这种宫廷学校直到中王国时期仍然存在
(六)论述题
1、试说明学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大约在原始社会瓦解的时期,才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的萌芽,而学校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出现在人类社会第一个存在阶级、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社会——奴隶社会之中。
学校的产生,是跟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生产知识的积累和文字的出现紧密联系着的。
然而,学校决不仅仅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学校产生以后固然有着促进文化的作用,但奴隶主阶级不会先从文化发展,后从巩固政权的角度考虑设校问题。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必须把一系列统治者需要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们的后代。
(四)解释概念题
1、古代雅典的“教仆”
2、古代希腊教育中的“三艺”
1、“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随奴隶主儿童到学校受教育的的仆人。在孩子上学、放学途中他为孩子拿写字板、写字棍及竖琴等文具,并监督儿童的行为。“教仆”多为老年奴隶。
2、“三艺”是辩证法、文法和修辞学,为“智者派”所创
(五)简答题
1、试述斯巴达教育体系。
2、试述雅典教育体系。
3、试概括斯巴达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5、试概括雅典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1、在斯巴达,儿童属于国家的,检验合格、体质健壮的婴儿在国家监督下由父母教养到手岁,不合格的即被抛弃。男孩7岁起就被送入国家公有机关,过半军营式的生活,一直到18岁。在这里,儿童从小过着集体生活,以年龄分队,由20—23岁的青年担任小队教导员。其上,设有总监,另有一批助手,称为“鞭打者”。为了养成艰苦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们给予儿童的饮食起居条件极端简陋、苛刻,使之习于忍耐饥寒,还用残酷的鞭打和野兽的扑咬作为训练的手段;这培养机警性和仇恨儿童的心理,他们要求儿童到附近希洛人居住的村落偷盗食物和柴米,甚至在夜间举行捕杀奴隶的“实习”;为了对儿童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他们通过教官或来访的社会上层人士,采用讲述或谈话的方式使儿童了解斯巴达人的风俗习惯、传统、宗教仪式和奴隶制社会的政治、法律、行为标准。在这里,智育不受重视,文化知识极端落后,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军事体育活动,除五项竞技运动(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角力)外,还有骑马、肉搏、游泳、射箭等军事游戏。儿童也接受音乐与舞蹈教育,不过是与军事体育结合进行的,含有军事和宗教的意义。儿童唱宗教赞美歌儿战歌以激励尚武和爱国的情感,跳舞则是军事体育动作的模拟和敬神的表示。
斯巴达青年满18岁,就被送到埃弗比(Ephebia,士官团,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到20岁止。入团前,青年必须接受当众鞭打的考验,能忍受者为合格,哀号求免者则被剥夺入团资格。埃弗比团由精干的军事家领导,学习地形和进攻、防御的战略。军事训练还包括经常对奴隶进行空袭和捕杀。
斯巴达还重视女子教育。女孩在体力方面和道德方面也受到同样的教育,以便适应斯巴达的社会生活,成为体格健壮的母亲,在男子出征时还可负起保卫的职责。
     2、雅典儿童7岁前在家庭中接受学前教育,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如投骰子、玩小马、雕刻等等,成人还给他们讲故事、童话和神话,注意培养他们各种礼貌行为。这些工作往往由“教仆”承担。女孩7岁以后,仍在家中读书写字,学做家务,这是因为雅典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甚至不能参加雅典的民主生活,所以不受学校教育。
男孩7岁起由教仆陪送到文法学校***琴学校接受初等教育。这些学校都是私立的、收费的,没有官定的章程与课程,这一点也与斯巴达不同。儿童在文法学校学习读、写、算的初步知识。在弦琴学校学习音乐、吟诵荷马史诗、演奏七弦琴。所有教学内容都含有宗教、道德教育性质。此外,儿童还经常参加奔跑、骑马、投枪等体育活动。学校教师地位很低,有些还是获得自由的奴隶,加之当时受客观条件限制,教与学都很困难,教师经常使用体罚,教学方法简单粗暴。
男孩到了13、14岁,可以进入私立的体操学校,重点进行体育训练,如五项竞技活动、体操和游泳,但也辅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并经常请官吏与有名望的长老到校对学生进行政治性和道德性的谈话。在这里,体育还与美育相结合,非常重视发展儿童的体型美和动作美,并不像斯巴达那样单纯发展膂力。
三两年的体操学校生活结束之后,一般平民的子弟大多就业谋生,显贵者的子弟继续入国立体育馆。在这里,年在16岁左右的青年除进一步接受体操、骑马、射箭、和音乐的训练外,还学习政治、法律和三艺(辩证法、文法、修辞学)以便为将来参加国家行政工作做准备。国家除委托专职人员负责体育馆工作外,还常派上层人士到这里和青年谈话。由于体育馆也是成年人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所以青年在与成年人的接触中受到政治和社会的教育。此外,青年还参加公民集会,上戏院或到法院旁听,以熟悉奴隶制的生活。
年满18岁的国立体育馆毕业生可升入埃弗比团。这种军事政治性质的学校在当时可算是高等教育了。青年以一年时间深入学习军事技术、军事知识和战争艺术,同时还要学习政治和参加社会活动。一年满,国家授予给他们以矛、盾两种武器,要求他们誓死保卫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并送他们到边防地区的军队中去见习一年。雅典青年20岁以后始成为享有完全政治权利的正式公民,可任国家的军事职务和官吏。
      3、斯巴达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军事体育性质。表现在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骠悍,忍耐苦劳,遵纪守法,勇猛善战的武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忽视智育、美育,主要是军事和体育教育,五项竞技是最基本的体育项目,还有军事游戏和军事训练;教育方法采取锻练主义,十分严酷。
     4、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身心和谐发展。体现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养具有健康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在教育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军事体育,而且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虽也注重训练,但比较温和
(六)论述题
1、试比较建立在不同的奴隶制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条件下的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1、斯巴达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军事体育性质。表现在教育目的是培养身体骠悍,忍耐苦劳,遵纪守法,勇猛善战的武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忽视智育、美育,主要是军事和体育教育,五项竞技是最基本的体育项目,还有军事游戏和军事训练;教育方法采取锻练主义,十分严酷。
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身心和谐发展。体现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养具有健康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在教育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军事体育,而且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虽也注重训练,但比较温和。
建立在不同的奴隶制制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条件下的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除了上述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方面的差异外,还有下面几个不同点:斯巴达的学校只有军事体育一种类型,而雅典除进行军事体育的体操学校和军事学校外,还有文法学校***琴学校;斯巴达的学校都由国家办理,实行免费教育,而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私人设立,收取学费;斯巴达重视女子教育,雅典则相反。
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都是奴隶制国家,它们的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统治服务的。
(四) 解释概念题
1、“苏格拉底法”
2、古代希腊教育中的“四艺”
1、 苏格拉底的 “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2、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简称“四艺”。
(五) 简答题
1、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述评。
2、柏拉图为什么把培养执政者(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3、怎样看待柏拉图关于“学习就是回忆”的观点?
4、述评亚里士多德关于七至十四岁儿童的教育的主要观点。
1、 苏格拉底的 “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苏格拉底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直接回答,而是采取反诘法,逐步揭发对方思维中的矛盾,激发其积极思考、修正错误、寻求正确的答案,得到一般性的概念。
这种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但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启发法带有思辩性。
2、 在教育目的方面,柏位图把培养执政者作为最高目标,卫国者次之,劳动者更次之。柏拉图之所以特别重视培养执政者,因为在他看来,国家的兴衰好坏取决于执政者,如果执政者理性发达,道德淳美,就能使国家兴旺发达,达于理想的境地,成为理想的国家。
3、 柏拉图从其唯心主义理念论出发,认为认识的对象不是变幻不定、不完全真实的现实世界,而是永恒不易,绝对真实的理念世界,因此,学习不是对现实世界和知觉,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即把灵魂中早已存在的而出世时暂时忘记了的理念知识回忆起来。在回忆先验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只是一种诱因而不是认识的最初阶段。柏拉图把超感觉的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当作认识的对象,并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这不仅是唯心的,也是形而上学的。
4、 亚里士多德认为儿童满7岁应入国立学校,但只限男孩,高深的教育对于女子是不适宜的。这种观点,显然落后于柏拉图了。按照亚理士多德的说法,七至十四岁是品格教育的阶段,要“净化”非理性灵魂中的不良冲动和欲望。
   他认为,道德教育有三个要素——自然(天性)、习惯与理智,其中习惯至为重要,如果儿童习惯于运用理智控制欲望,那么他就能避免从恶、养成善行。至于如何培养这种心智判断的良好习惯,亚里士多德认为主要应通过音乐教育。音乐,根据希腊传统,包括诗歌与文学,亚里士多德在这上面添列了绘画,这一主张在学校教育的历史上具有很大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除了供人娱乐和文化消遣之外,更重要的是“确有陶冶性情的功能”,心智若与美好的音乐达到和谐,就能喜爱崇高的东西,痛恨低贱的东西,因此“我们就一定用它(音乐)来培育青年一代”。亚里士多德之所以特重音乐,与他的“文雅教育”思想有关,课程被据以分成两类:有用的与文雅的。前者不高尚、不文雅,服务于事功与实用;后者高尚、文雅、合乎人性,服务于闲暇。音乐既是娱乐,又能陶冶性情,供理智享受,自然就是一种应受重视的“自由和高贵”的文雅学科。
   为了“净化”非理性灵魂,体育也很重要。亚里士多德赞成的是雅典式训练健美的和谐发展的体育,他认为体育固然要培养勇敢,但勇气必须伴随有“谐调”而“柔和”的“性情”,不应变得“凶残”和“流于粗俗”。关于体育与音乐的理论,亚里士多德基本上承袭柏拉图。也反映了当时有文化的雅典人的主张,只是在许多方面作了更加细致的发挥。
   此外,儿童还要学习读、写、算,但这些不是这一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例如,为了谋生、处理家事、参与政治生活等等,作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工具来掌握。
总之,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这一阶段的教育是以美育(音乐)为重点,智、体各育和谐发展,以完成德育任务。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形成习惯,逐步养成“中庸”、“适度”、“勇敢”等等美德。
(六)论述题
1、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
2、试评柏拉图的学校教育制度。
3、试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学基础。
1、 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54页)。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依据他的规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
   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3岁以前在育儿所,3~6岁的幼儿则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中接受教育。游戏场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儿童天性所需要的。但游戏的内容、方法必须慎重选择,不应轻易变化,以免形成儿童“厌旧喜新”的心理。游戏场还进行音乐、唱歌、听故事等活动。柏拉图重视歌曲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的曲调应是欢快、奋发、高昂的,以便培养儿童坚毅、快乐、勇敢的性格。对儿童讲述的故事应慎重选择。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则应列在目录上,劝导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之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
2、柏拉图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提出了一个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的完整的金字塔式的学校制度体系。少数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之顶端;为数较多的理性不全但意志坚强者,接受不完备的教育,处于塔之中部;而缺乏理性,情欲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则在塔的底层,接受最不充分的初等教育。这个学校制度明显地表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贵族性。它是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3、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雅典教育的经验,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亚里士多德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是以其心理学为依据的。他认为,人是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构成,而灵魂分为三种:一是表现在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植物灵魂,如营养、繁殖,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二是动物灵魂,又称意志灵魂,是心灵的非理性部分,表现为感觉与欲望,是灵魂的中级部分,可指导植物灵魂;三是理性灵魂,是心灵的理智部分,表现为睿智与沉思,是灵魂的高级部分,可指导前两种灵魂。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三种教育与之相适应,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
(四)解释概念题
1、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
2、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
1、 古代罗马的“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属于中学性质,招收12岁至16岁的贵族子弟。罗马的文法学校本来是一种外国语学校,即希腊语学校。到了共和末期,由于罗马(拉丁)文化的发展,又出现了拉丁文法学校,它不但一直存在于罗马整个时代,而且后来在英国也占重要地位,再从英国传至美国,成为美国中学的前身。
2、古代罗马的“修辞学校”——相当于现代的高等专科学校,是按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的模式办起来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基本上与之一致。修辞学校招收16岁以上的富贵人家子弟,以培养善于辞令,精于文学,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为目的。
(五)简答题
1、试述古代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
2、简述古代罗马共和晚期的学校教育制度。
3、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1、古代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既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又会打仗的农民兼军人。
   这个时期的罗马还没出现学校,少年儿童的教育在家中由父母负责。7岁前的男女儿童由父母抚育,7岁以后的女孩,仍由母亲负责,教以纺织和操持家务,期其日后嫁人成为贤妻良母。男孩的教育则交由父亲进行。在罗马,7~16岁的男孩是父亲亲密的伙伴,形影不离,他们既是父子,又是师徒,所以教育的形式是父子——师徒制度。关于农业生产的知识技能,是儿童跟随父亲在田间通过观察和实习获得的。而军事的教育,如骑马、角力、游泳、使用各种武器以及战争的知识技能,也都由父亲来传授。
   罗马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虔信神明,孝敬父母,忠于国家,遵守法律及坚强、勇敢、庄严、谦逊等品质。文化知识教育在全部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父亲教儿子以读书、写字、算术(包括几何)的初步知识,以适应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算术受重视,因为可以直接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如计算帐目,丈量土地等。
   法律在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公布后,法典即成为必学的内容,要求儿童熟记法律条文,了解其意义,养成守法的观念。此外,还让孩子诵读英雄传记,听祖先史绩,熟悉民族的历史。
   在教育方法方面,特别重视实际。凡选给儿童的故事,英雄人物的业绩,必须真实、具体,可为仿效的榜样。各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具体观察和实际锻炼来进行,年长的子弟往往由家长带领到田间、军营、机关、议会以及种种公共场所,观察各种活动的实况,倾听各种人物的言论,多闻多见,增长见识和本领。
   男孩到16岁就成为正式公民,开始服兵役,保家卫国。
2、罗马共和晚期,由于奴隶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共和早期的家庭教育已不能满足新情况的需要,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起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即小学、文法学校、修辞学校和大学。小学是平民子女进的学校,设备简陋,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文法学校以上的学校皆为贵族子弟而设,教育内容广泛,师资水平较高,其目的是培养国家的公职人员和政府高级官吏。
3、公元前30年,罗马已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适应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形成了一些特点:(1)建立国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2)改变教育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训练顺民和培养官吏;(3)教学内容日益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日趋形式主义。
1、述评昆体良关于雄辩家的培养的论述。
1、昆体良把培养雄辩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他看来,雄辩家高于哲学家,因为哲学家所知道的,雄辩家定要知道,而雄辩家所能的哲学家却未必也能。昆体良认为,作为一个雄辩家,必须道德高尚,知识广博,智慧敏捷,仪态大方,通晓人情世故,巧于言语辞令,发表讲演能吸引人的注意,博取人的同情,感动人的心灵,并使人能听其言而信其行。
   昆体良认为,自然赋予人们以敏锐的推理能力,但其发展则靠教育。他强调雄辩家的教育应从早抓起,自摇篮里开始。因为儿童早期教育是后来教育的基础。幼儿的教育可在家庭中进行,既要注意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要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在家庭中与儿童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保姆,因而必须慎重选择。她应该“言谈合理”,说话清晰,以便培养孩子纯洁的语言和优异的品质。
   昆体良主张儿童达到一定年龄就应入公立学校学习。他具体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昆体良认为,第一,儿童入学校,“在公共生活的阳光普照之下”,“从小就习惯于团体生活”容易培养共同感情,不会产生孤独、寂寞、沉闷的感觉;第二,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比较,能够正确评价个人的能力,不易过高估计自己,自我吹嘘;第三,可以相互学习,多受教育。昆体良说:孩子“在家里他只能学习教他自己的东西;在学校,他却学到教别人的东西。每天他会听到许多赞美和改正错误,从责难和纠正他同伴之放纵和懒惰上,他也可以收到相等的益处”;第四,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受到锻炼,会使他仪态自然,举止大方。此外,教师也会因自己有众多的学生感到而自豪,从而积极工作。总之,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好的场所。他说:“我们未来的演说家,必须生活在广大群众之中”,必须在学校中培养。
   昆体良认为,培养雄辩家应当经过从初等学校到文法学校,再到修辞学校三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都要围绕着培养雄辩家来实施。
   初级学校是基础教育,主要学习读、写初步文化知识。文法学校主要设置文法、阅读、作文、几何、音乐等课程,为培养雄辩家打下基础。修辞学校是培养雄辩家最后的阶段,主要学习辩证法(逻辑)、伦理学(道德)、物理学(自然哲学)。逻辑是争辩艺术的理论,对下定义,进行推理,解释疑难都有用处。伦理学对培养道德品质极为重要,自然哲学则为在辩论中引证材料所必需。昆体良重视物理学的学习,认为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任何真正的雄辩。总之,作为一个雄辩家,“其学识必须广泛,不囿于一门,且又精通于其本行所需的一切成就”
2、关于教师,昆体良有何论述?
昆体良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对教师进行了多方面论述:,教师应品格纯正,德才兼备,用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用自己的才智去教导他们。
   教师应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高度热情。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和性向进行教育。
   教师多称赞、鼓励学生,少指责、惩罚他们。昆体良特别反对体罚认为那是一种人格侮辱,不能收到教育效果。因此,他说:“如果这位教师,是一位精通训练的人,他绝对不需要此种的惩罚”。
   进行教学时要有弛有张,只有经过休息恢复精力,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儿童年龄特点,不同的年龄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等等。
1、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
2、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
3、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
4、西欧中世纪盛行的“经院哲学”
1、 中世纪学校科目的“七种自由艺术”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 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全被取缔,教会学校是唯一的教育机关,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3、 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庄园经济和封建等级政治的产物。封建制的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必然造成封建割据、各领主间相互掠夺的局势,而封建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按习惯的规定,附庸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当骑士,保护封建主的经济利益。
它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时期:
   (1)家庭教育时期。 (2)侍童教育时期。(3)骑士侍从时期。这是训练的最后阶段。年满21岁,举行授与骑士的隆重仪式,仪式完毕即成为正式骑士。
4、 经院哲学就是在教会的经院里讲习的基督教哲学,大致是在8—10世纪开始形成,11世纪广泛发展,12世纪是最盛的时期。经院哲学前身是教父学。11世纪以后,由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异端”思想的出现,经院哲学内部产生不同的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并且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1、中世纪大学的形成有哪些途径?
2、试论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意义。
1、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基本上经由两条途径:一条是由主教学校脱胎而成,这些学校往往有素负盛名的学者任教师,各地青年慕名而来,逐步发展为大学。
   另一种途径是以学生团体为中心,吸引名流学者前来讲学,也逐步发展为大学。
2、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最初几个世纪里,闭塞的自然经济占着绝对统治地位。到了十到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手工业专业化,商业活动逐步展开,于是,在工商业者聚居的地方,开始出现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十一世纪以后,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并迅速发展。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进入了它的发展时期。
   中世纪城市兴起之后,使整个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在农民反对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斗争之外,又出现了下层市民与上层市民之间的斗争,以及市民反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斗争。
城市学校是由代表新兴市民利益的城市行政机关办理的世俗性学校。城市当局决定学费的金额,选聘教师并支付教师的薪金,确定儿童的入学资格。
   城市学校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由城市当局管理的拉丁文法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上层市民的子弟,学习管理工商业的知识和行会内部的事务。
   另外还有一种专为下层市民子弟设立的城市初等学校。学习一般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用本族语言进行教学。如尼德兰的一些城市就曾开设用本族语教学的读写学校。这些学校成为后来初等教育的基础
   从14世纪初开始,有些私人教师也自设学校,招收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子弟,收取学费,教授读、写、算的初步知识。
   城市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上的进步现象,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垄断,削弱了宗教思想对人类精神的束缚,因而,它遭到教会的打击、刁难。同时,城市未设学校之前,地方牧师能读会写,他们常为本地区居民代写契约、私人信件、遗嘱等,收取酬金。从城市当局自设学校后,识字人数日多,牧师的收入大减,因而也遭到牧师的拼死反对。所以,有的城市学校师生被打,校舍被毁,或者学校被封,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城市与教会达成妥协,有的城市当局同意给教会人员经济补贴,有的城市同意除本族语用世俗教员外,其他教师由神职人员担任,也有的城市规定学费收入由城市当局与教会分享。
   总之,城市学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教会不可能阻止它的发展。到15世纪时,几乎西欧的所有大城市都办起了这种学校。
1、试述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2、试论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1、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等级性,二是宗教性。前者表现在无论是教会学校还是骑士教育都是等级森严。如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是僧俗贵族子弟的独享品,而平民儿女只能进教区学校。在骑士教育方面,世俗封建主的男孩,七、八岁后只能按照自己出身的等级依次到高一级封建主的官邸中去接受教育,不能躐等。后者表现为无论骑士教育或教会学校都特别重视宗教教育,尤其是教会学校,宗教是整个教育的核心,一切学科的王冠。
   产生上述特点的原因:西欧的封建统治是在分封土地基础上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封建等级制的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国王在形式上是国家的首脑,也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封主”。公爵和伯爵是国王的附庸,同时又是男爵和子爵的封主;男爵和子爵是公爵和子爵的附庸,同时又是骑士的封主。骑士有待从,以后待从也逐渐变成低级骑士。公元八至十一世纪期间,教会也仿照世俗封建主的等级制度,在教会内建立教阶结构,形成一个以教皇为最高首领,下面有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和神甫、修士(修女)的严格封建等级。这样,所有这些封建主阶层形成了整个特权等级,而封建等级全部的沉重负担都压到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身上。西欧封建社会的这种等级森严的特点,使它的教育也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在西欧封建社会里,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教会,在思想领域也占居统治地位,文化教育渗透着神学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2、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工商业发达,城市兴起,市民阶级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东方拜占廷和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它的产生是一种进步现象。中世纪大学特别是早期的大学享有较多的自治权利,这不仅表现在学校的内部事务都由教授和学生管理,不受任何上级干预,还表现在各大学都争取了程度不同的特殊权利。自由讲学、游学的权利。审理裁判权。赋税、关税、兵役的豁免权。颁发讲演特许证、罢教和迁移权。中世纪大学争得的上述各种权利,可以说明它是城市市民反抗封建教会的产物。然而,中世纪大学并没有摆脱宗教的束缚,教会势力很快就渗进了大学。如巴黎大学到13世纪中叶,已完全为教会所操纵,大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院哲学,讲座大多由僧侣把持,有自由思想的教师被排挤出校。14世纪以后,很多大学实际上是教会开办的了。
   尽管如此,大学终究不是教会学校,学生来源广泛了,教授也不全是僧侣,虽然神学科的地位最高,但还有医科、法科和文科,总之,它是新的社会因素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反映。
   中世纪大学虽然还不是近代学制中的高等教育阶段,但是,由于它重视传授文化知识,注重研究学问,促进了普通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恩格斯说:“因为有了大学,所以一般的教育,即使还很坏,却普及得多了”。
   中世纪大学利用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矛盾,争得了一些特权,有一定民主和自由,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学术的繁荣,培育了一代新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2、文艺复兴时期的“快乐之家”
1、 新兴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们,以古代文化为借鉴和思想资料,提出了战斗的思想武器——“人”。他们用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或称“人文主义”)跟天主教会的以“神”为中心的“神道主义”相对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它在反对封建主义、经院主义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扩大了教育内容,探索了新的方法,扩大了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说,它是一次教育上的革命。
2、 “快乐之家”设于孟都亚郊外湖滨宫,自然环境优美,校舍整洁舒适,学生可以在这良好的环境里过着愉快的学习生活。“快乐之家”的学生多为贵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数家庭贫苦但颇具天才的儿童。学生们六七岁入学,20岁毕业,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程度约15年左右。学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扰。维多里诺办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官吏、教会领袖和兴办工商业的企业家。
1、讲述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
2、略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3、简述莫尔的教育思想。
1、维多里诺是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423年,维多里诺应孟都亚公爵冈查加之聘,创办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他在这里执教22年,直到1446年逝世。
   “快乐之家”设于孟都亚郊外湖滨宫,自然环境优美,校舍整洁舒适,学生可以在这良好的环境里过着愉快的学习生活。“快乐之家”的学生多为贵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数家庭贫苦但颇具天才的儿童。学生们六七岁入学,20岁毕业,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程度约15年左右。学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扰。维多里诺办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官吏、教会领袖和兴办工商业的企业家。他认为上述各种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维多里诺是最早把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付诸实践的人,所以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他的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对意大利影响很大,意大利各个小国几乎都办起了由人文主义者主持的宫廷学校。
2、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是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巨大进步意义。它提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目标,扩大了知识范围,探索并运用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继大学、城市学校之后,对封建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又一次冲击,是教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推动了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改革。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人文主义教育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不足之处,但人文主义教育家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上的成就,不仅是十七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3、托马斯•莫尔是16世纪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的教育思想有着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
   莫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居民,绝不能再像旧社会的人们那样粗野无文,“愚昧顽钝”,而应是“有文化、有教养的”具有高尚精神的人。因而必须实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他说:“凡是儿童都要学习”,由“教士教育儿童青年,注意他们的读书求知,也同样注意培养他们的品德”。此外,国家还要举办各种公共讲演会,让成年男女工余之暇接受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教育。
(2)实行多方面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莫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应是多方面的,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他看来,“没有德行的学术荣誉只不过是昭著的恶德”,因此,道德教育应居首位。智育的目的在于获取广博知识和增长才智,除学习读、写、算外,还要攻读数学、几何学、天文学、音乐、逻辑、哲学以及希腊文、拉丁文等等科目。体育是多方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身体健壮才能享受人生的快乐。莫尔重视劳动教育,他从乌托邦岛国中人人平等劳动的制度出发,要求青年一代必须接受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莫尔认为,通过上述各方面教育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殷勤和蔼,聪明伶俐,具有能力,喜欢安静的生活。在需要从事体力劳动时,他们充分习惯于体力劳动,在别的方面他们虽然不一定急切猛进,但在智力探讨上却是不辞劳苦”的人。这种人实际上就是具有高尚道德、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人。
(3)重视直观教学,注重发展理性
   莫尔反对经院主义教育那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和丧失理性的盲目信仰,积极提倡直观,要求发展理性。他高度赞赏乌托邦人在教授天文学时“机巧地发明各种仪器,十分准确地测出地球月球以及在他们的地平线上所见到的列列星辰的运行及部位”的方法,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有较为确切的了解。莫尔还坚信人有理智能力,它可使人辨别是非,认识真理,应通过勤奋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使之发展。为了发展理性,他提倡自由讨论,在讨论中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科学结论。
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初兴时期刚刚诞生的无产阶级对教育的一种幼稚的幻想,它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在当时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
1、试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2、试比较埃拉斯谟与拉伯雷、蒙旦的教育思想。
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对人的崇拜出发,要求热爱儿童,相信儿童,把他们培育成为体魄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富于进取精神,善于处理公私事务的人。这实际上是积极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活动家、开拓者。这个培养目标与造就僧侣,训练骑士的封建教育相比,可谓发生了重大变革,反映了时代要求,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2)主张恢复古代希腊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首先恢复体育。中世纪教会学校从“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的思想出发,废除了体育。人文主义者认为肉体是灵魂存在和获得幸福生活的条件,非常重视发展人的身体力量,主张通过各项体育活动,使人具有健康、协调、敏捷的身体。
   在道德教育方面,改变了以宗教思想为中心的状况,要求用人道主义,自由、平等、享受、幸福的道德观进行教育。这种新兴资产阶级现实主义、功利主义道德教育,较之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是进步的。
   在智育方面,大大拓宽了课程范围。除拉丁语、希伯来语、希腊语、“七艺”的神学外,增设了人文和自然知识方面的课程,到文艺复兴后期已发展到近20个学科,计有文法、文学、历史、修辞学、论理学、伦理学、算术、代数学、三角法、几何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机械学、化学、音乐等。人文主义者切望青年一代掌握这些科学知识发展的新成果,更深刻地去认识世界。
   这个时期的智育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而且还注意到发展智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激发求知欲望和培养思考能力。
   美育。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促进了人文主义教育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学校中设置音乐、图画等科目,加强了美育的实施。
   总之,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需要,人文主义者要求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发展人的身心的各种能力,使之成为身心协调发展的完人。
(3)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经院主义的强迫注入,呆读死记和棍棒纪律,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观察,强调直观,提倡参观、访问;要求尊重儿童,反对体罚。还提出用本族语言进行教学。这些新的方法逐步在实践中推广,后来夸美纽斯对此进行了总结,形成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产生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日益壮大,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科学、艺术的空前发展与繁荣。
2、 埃拉斯莫、拉伯雷和蒙旦由于他们都是人文主义者,故其教育思想有一致的地方:(1)都主张身心和谐发展,学习广泛的学科;(2)都反对死记硬背,强调采用直观,注重理解知识。但他们之间也有差异。埃拉斯谟特别重视古典主义学科,他把古典语文和古典著作视为启发民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因此,古典主义学科应成为中等教育的中心,历史、地理甚至自然科学都应是为了古典主义学科的的学习和研究。拉伯雷和蒙旦与埃拉斯谟不同,不主张过多地重视古典科目,注重自然科学的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1、《大教学论》
2、《母育学校》
1、《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该书以严谨的结构系统地论述了关于改革经院主义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的主张,首次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母育学校》——夸美纽斯的教育著作之一,是近代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论著,在它问世后的两三百年间,成为父母和一切幼儿教育者的工作指南。
1、试述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的基本涵义及其主要体现。
2、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述评。
3、述评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
1、“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所谓“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为此,夸美纽斯为各级学校拟订了一个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宗教等各方面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即使一切男女青年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进学校接受教育。为此,夸美纽斯制定了从学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前后衔接的统一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反对封建等级教育,实现教育平等的民主要求。
2、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学生入学之后,必须坚持完成学业。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即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夸美纽斯认为一位教师可向全班几百个学生同时授课。夸美纽斯还要求实行“十人长”制,以辅助教师的工作。他认为班级授课制不仅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师工作热情,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相互学习。优点很多,应积极推行。
   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符合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为后世所广泛采用。
3、 夸美纽斯依据其“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唯物主义感觉论,反对当时学校单纯的文字教学,要求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采用直观方法。夸美纽斯认定直观应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因为它提供的知识更具有真实性与准确性,更能增强记忆,更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直观教学方面,夸美纽斯认为,除观察事物外,还可运用图片或模型,参观或实验等方法。教室应布满图画,教科书应配有插图。
   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理论基础,确认它是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在当时具有巨大的革新意义,对教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由于夸美纽斯认识论的局限及其世界观中宗教思想的影响,他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过分夸大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意义;同时又承认“神启”在认识中的作用,为宗教唯心主义留下了空隙。
1、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述评
2、夸美纽斯创立的教学原则体系述评
1、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最主要的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夸美纽斯认为,自然界有一种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他要求新学校应把自然的“秩序”作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主导原则”。
   自然适应性原则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夸美纽斯为使自己改革封建主义、经院主义教育的斗争立于不败之地,以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并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这在当时是进步的。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夸美纽斯不了解教育与自然的本质区别,因而在论述中有牵强附会,机械类比之处。对儿童心理的认识也是肤浅的,粗糙的。
2、夸美纽斯认为,周全的教育必须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他指责当时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非常残酷,使学校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儿童才智的屠宰场;教学既费时间又耗精力,而且极不彻底,不仅教员感到烦忧,学生也觉得厌恶。夸美纽斯认为,应当追随自然规律,把教学提高到科学水平,他根据自然“秩序”,对新学校的教学提出五条原则,即延长生命的原则;精简科目,使知识能够更快地获得的原则;抓住机会,使知识准可以获得的原则;开发心智,使知识容易获得的原则;把判断力弄敏锐,使知识能够彻底地获得的原则。夸美纽斯对这些原则进行了详尽地论述,虽内容过于庞杂、烦琐,但确有大量的真知灼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规律。他的教学原则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1)直观性原则;(2)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3)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实际上是前人特别是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及他本人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因而为后人所接受,并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成为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
1、        英国的“公学”
2、“导生制”
3、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初等教育法》
1、公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法学校,但它是专为上层社会子弟,尤其是贵族后代服务,培养统治阶层的中坚人物的私立寄宿学校。最初是国王设立的,后来由私人或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并受到教会的支持,学校办学条件优越,但学费极为昂贵。公学也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教学中重视宗教课程和集体的宗教仪式活动。英国九所著名公学的名称及成立年份分别如下:文彻斯特公学、伊顿公学、圣保罗公学、希鲁斯堡公学、威士敏斯特公学、泰勒公学、拉格伯公学、赫洛公学和卡特浩斯公学等。
2、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度(Monitoial System),是由教 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或年龄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先让他们接受教学内[WT]容,再让他们转教其他学生的一种教学制度。1798年英国教师兰卡斯特(J.Lancaster)首先采用此法在伦敦附近办学。英国牧师贝尔(A.Bell)差不多与兰卡斯特同时也在英国宣传这种教学方法,故称兰卡斯特——贝尔制。它在英国盛行近三十年,对后来英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对欧、美其他国家也有影响。
3、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国家对教育的补助和监督,在各学区设立国民学校(小学),承认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之一种,但要求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分离。
1、        试述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2、        为什么说英国教育长期具有双轨的性质?
1、在英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教育乃是贵族、高级僧侣及其上层社会家庭的子弟的特权。16世纪宗教改革之前,穷苦儿童主要是在天主教堂附设的读经班或唱诗班里附带学到一些初步的阅读与唱歌的知识。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与新教各派为了争取群众,都对初等教育给予了较多的重视。宗教改革之后,新教成为英国国教,天主教的僧院学校均告停闭,由国教各教区负责的简陋的教区学校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学校接纳穷人子弟入学,教学多用英语,仍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是英国初等教育学校的最初形式。
   述及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时,应该提到英国国教成立于1700年前后的两个团体——“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和“国外福音宣传会”,它们基于宗教宣传的需要分别开办了许多招收贫儿的慈善性质的学校,此后各地的慈善家们纷纷仿效,办起了“乞儿学校”、“劳动学校”、“贫民日校”等许多慈善学校。 1781年,传教士R•雷克斯(Robert Raikes,1735—1811)首创一种让贫儿在星期日学习教义和简易读写知识的班级,到1795年全英已有1012所星期日学校。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私立初等学校是“普通私立学校”和一种由老年妇女在家中开办的“妇女学校”。所有这些由教会、民间慈善团体或私人开办的初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很差,贫苦儿童离校后大多不能进入中等学校继续学习。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慈善事业。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就是此时在英国出现的两种属于慈善事业的初等学校。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834年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其中要求凡在工厂劳动的童工每天应在工作时间内受三小时的教育,学习读、写、算和基督教原理。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国家对教育的补助和监督,在各学区设立国民学校(小学),承认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之一种,但要求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分离。1880年英国政府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到1891年,开始实现初等教育免费的规定。至此,英国初等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为国家所控制。一般初等教育为6年,也有8年和9年。6年的毕业可进高小;8年的毕业可进职业学校、师范学校,这是劳动人民子女受的那一轨教育。
   1870年“初等教育法”公布后,英国政府对它不断进行修正,使实施初等教育和强迫教育成为国家的专责,推动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除了允许私立初学校继续存在外,各地教育局开办了大量的“公立学校”。1918年,英国国会颁布了费舍法案(Fishen Act),免除小学学费,禁止12岁前的童工,为2~5岁的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从而使初等教育进一步普及。该法案还提倡在初等学校中贯彻“进步教育”的主张。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初等教育历来属于宗教、慈善事业。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政府才广设公立学校,逐渐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一般劳动者的子弟从中受到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作为另一轨道,中等教育为升大学作准备,它有自己的预备学校,是达官贵人和富裕家庭的子弟求学的轨道,以文法学校、公学和牛津、剑桥等古典大学为主体。19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然而,直至二十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子弟还是难以升学的,而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作准备。显然,英国教育长期存在着双轨学制。
1、        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纪大战前英国教育的特点。
1、1902年英国国会颁布巴尔福法案(Balfour Act)。根据这一法案,各郡、市设立地方教育局,并通过资助进一步控制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至此,英国形成了国会、教育委员会(Board of Education)和地方教育局这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管理系统(其中地方教育局是掌握实权的),“国家教育”基本形成,同时也确定了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这是英国教育行政制度的一个特征。直到1944年教育法案公布时,英国国家教育领导机构才又有新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争的消耗和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不断打击,英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续竞争,同时也是迫于人民群众争取教育权的斗争,就必须继续不断地提高本国教育水平。这段时间英国的教育发展总的说来是:教育进一步国家化,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大大扩展。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也有所前进,但是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大发展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不过,尽管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各级教育中的实科内容有所增加,双轨制与教育内容的宗教性,仍是英国教育的突出特点。另外,英国的考试制度也是很严格的。
(四)解释概念题
1、《基佐法案》
2、“帝国大学”
1、基佐法案(1833年颁布,历史学家基佐当时是教育部长,1840—1848年为七月王朝政府首相)是这一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这一时期的小学和师范学校数目大增,从1836年起还设立了女子小学。
2、拿破仑于1802年、1806年、1808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确立了国家教育体制,由帝国大学作为领导机关掌管全国教育行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在它的监督之下。帝国大学的各级长官和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法国沿用很久,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按照帝国大学的规定,法国是以大学区为单位设立大学的,全国分为27个大学区,基本上每个大学区有一所大学,国家任命的大学区总长同时就是该区大学的校长。
(五)简答题
1、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2、概述十九世纪末的法国教育。
1、法国大革命前,教育教育主要控制在教会手里。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竭力倡导教育世俗化,要求国家管理教育,使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雅各宾专政曾把反宗教政策推向极端,引起宗教冲突。为了解决各方面的矛盾,拿破仑执政后一方面物签订了政教协议,在教会服从政府的前提下恢复天主教,允许教会办教育;一方面于十九世纪初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确立了国家教育体制,由帝国大学作为领导机关掌管全国教育行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在它的监督之下。帝国大学的各级长官和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法国沿用很久,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按照帝国大学的规定,法国是以大学区为单位设立大学的,全国分为27个大学区,基本上每个大学区有一所大学,国家任命的大学区总长同时就是该区大学的校长。
   直至二十世纪,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仍然没有变化,全国各级各类公、私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在中央政府的教育部严密控制之下。
2、共和党执政以后,根据法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着手改革教育。教育部长费里在1881—1882年先后颁布了几个教育方案,主要是对初等教育的改革作出安排。根据费里法案,初等教育应是世俗的(废除法卢法案中给予教会监督公立学校的权力和教士任教的特权,以“公民和道德”课取代宗教课,但法国教育的宗教性仍很强)、免费的(免除了公立母亲学校和小学的学费)、普及的(此时规定6~13岁的儿童都应入小学受七年的义务教育),因此公立小学发展很快。1886年以后又在初等学校之上设立三年制的高等小学,学生毕业后升入职业学校或师范学校,这一学校系统主要是供劳动人民子女就读的。至此,法国双轨的学校制度已见轮廓。
   另一学校轨道主要是供特权阶级子女就读的,他们一般先受家庭教育,然后进中学预备班,经过严格考试(这种考试是在小学就读的学生难以通过的,因为课程不一样)升入国立中学、市立中学或现代中学(原先那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于1891年改称现代中学,它取消了古代语而改为学习两种现代外语,这种学校当时的社会地位较低),中学毕业考试及格即获学士学位,可以升入大学。此时法国的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所改变和发展。巴黎师范学校在1845年改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又于这时改称巴黎男子高等师范学校,另于1881年创立巴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法国古老的大学逐渐朝着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需要的方向发展,巴黎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许多独立学院、具有近代大学规模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并且重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已是法国高等文化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中心。教育行政方面仍为拿破仑时代所确立的严密的中央集权制。
(六)论述题
1、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纪大战前法国教育的特点。
1、 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在20世纪仍然没有变化,全国各级各类公、私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在中央政府的教育部严密控制之下。
   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宗教思想和教会对教育的影响进一步有所削弱。1905年法国政府明确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同时废止“法卢法案”。
   法国的双轨学制在20世纪初继续存在。1925年以后,由于各方面进步社会力量坚持不懈的斗争,当局不得不作些改革,将初等教育改为统一学校,小学毕业经过严格考试可以升入中学。这时已经根据1902年法令建立了七年制中等学校。1933年又决定中学免费。但是,此时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弟由于家庭经济以及文化背景等原因,仍很难通过中学、大学受高深的教育,所以受教育机会实际上只有形式上的平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各级各类教育有了更快的发展,其中较突出的是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和教师职务继续受到重视,这也是法国教育的重要特点。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法国教育也形成了它的特点。在教育方面,它重视培养学生的礼仪。在教学方面,法国中小学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尤其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法国教育素有古典主义的传统,人文学科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是为培养政府文职官员服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现代自然科学科目在课程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严格的统一考试制度也是法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能取得相应的证书,从而升学或就业。
(四)解释概念题
1、“实科中学”
1、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它的学生才有权报考大学。
(五)简答题
1、德国的中等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哪几种主要的学校型类?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概述共和时期(1919-1934)的德国教育。
1、 德国中等教育的学校类型主要有文科中学、实科中学、文实中学、上层中学与德意志中学等。
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由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派教育家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办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古典色彩一直甚为浓厚,专门训练王公贵族的子弟。它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般的官吏,唯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大学。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生产方式的较量,但德国资产阶级在这时的力量是很弱小的,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
   十九世纪初的洪堡德改革曾经稍许改变文科中学的纯古典主义性质,但后来随着德国政治进一步走向反动,1856年以后文科中学的科学教育干脆被取消,而实科中学则加重神学和拉丁文的课程,从而产生了文实中学。文实中学的毕业生也只有到二十世纪初才得以升入大学。
   上层中学与德意志中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层中学主要是企图解决双轨学制带来的矛盾,为国民学校学生继续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德意志中学则随德国民族沙文主义的膨胀而产生和发展。
2、 在共和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依据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对教育进行改革。
   1920年颁布法令规定基础学校为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凡6~10岁的儿童不论出身贫富均须就学于此。基础学校毕业,经过考试成绩优异者升入中学,余者入高等国民学校,以完成义务教育。八年义务教育后,14~18岁还必须受职业教育。中间学校继续存在。
   除九年制的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继续存在外,增设了德意志中学与建立(上层)中学。建立中学招收读完高等国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学制6年,这种中学设在乡村小镇。德意志中学以德意志文化为主要教育教学内容,浸透着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精神,它与其他中学一样招收基础学校毕业生。此外,当时还有另外一些为转入中学作准备的中学和各类女子中学。
   师范教育在此时更加受到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小学教师改由大学的师范学院培养,通过严格考试选拔中学毕业生,学制4年,其中后2年为实习年。中学教师由大学直接培养,学制4年以上,毕业后试教两年,合格者为助理教员,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成为正式中学教员。教员都是官吏
   到共和时期,德国大学又逐渐恢复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的地位,并且实行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使德国的学术进步和文化提高较各国为快。
   总之,在共和时期,德国各级各类教育均有较快发展,泾渭分明的双轨学制也略有改变,但教育上始终贯穿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
(六)论述题
1、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运动述评。
2、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德改革述评。
1、 到18世纪末,德国各邦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有所发展,加之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也开始寻求表达国家统一和反对封建的要求的方式。这就是表现在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科学领域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
   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
   1774年,巴斯多在德梭(Dessou)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贯彻他的教育观点,得到康德的声援。泛爱主义教育家们还通过他们的著作广泛宣传泛爱主义,巴斯多所著《方法论》成为康德讲授教育学的课本。在他们的影响下,泛爱学校在当时的德国不断涌现,竟形成一种运动。
   泛爱主义的许多观点虽然并非巴斯多等人所首创,而且其中也有谬误,但是在当时的德国它起到了反对封建教育、传播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2、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鲁士、奥地利等邦正式成立教育部,教育管理开始走向世俗化,从由教会管辖逐步转归国家掌管。到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初等义务教育进一步实施,初等学校迅速增加,师范学校因此也大有发展,但此时的德国教育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宗教性仍很明显。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文科中学先前那种纯粹古典主义的性质略有改变,减少古典语文的课时,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1、“社区学院”
2、“文实学校”
1、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由地区、教会或私人设立的两年制初级学院,它最早出现于1902年。
2、在美国教育史上,富兰克林最早提出设立文实学校的建议,并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办了文实学校
(五)简答题
1、美国是怎样形成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
2、试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 美国独立前,各地移民自行设校管校,教育工作者深受宗教和不同国家文化教育的影响,各地情况不一。
   建国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英国是君主立宪制),以天赋民权、自由平等相标榜,《独立宣言》更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美国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富兰克林、华盛顿、杰佛逊等人也都极力宣传教育是立国的根基,要求政府承担管理教育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办学、慈善教育等传统受到冲击,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在提供地方办教育的物质条件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把办教育规定为州的职权,各州遂相继建立了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厅、局,正式实行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权制。
   为适应了各州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发展教育,美国在教育领导体制上仍然实行地方分权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和福利部”的联邦教育局的职责仅是进行教育研究,承担单独一州无力举办的教育事业和管理政府的教育拨款计划等等。州设教育委员会,州以下设学区。原来学区较少,进入20世纪以后,为了利于学区发展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并区形成运动。除了政府外,对美国教育发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各大财团的“基金会”和全国性的教育组织,如“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等等。
2、 高等教育在殖民地时期受到较多的重视,在18世纪60年代,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160万,到1775年也只有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这些学院都是私立的,其中除费拉德尔菲亚学院(Philadelphia College)外,全由教会直接掌[WT]握,办学目的是培养传教士和官吏,以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修辞学为主要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的需要。当时这些学院的布局不甚合理,密集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学校规模小。
   独立后,南部的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于1785年创设州立大学(公立),西部的俄亥俄州和密执安州继之。由于国会鼓励设立州立大学,因而各州纷纷仿效。解决了大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但此时的美国,私立高等院校依然存在,各教派为发展其势力还争相设立新的高校。
   独立以后,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轻古典科目,重实用知识的趋势日益加强,到19世纪初,物理、天文、地质、地理、气象、化学、植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都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也逐渐进入大学课程或得到加强。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而且对学术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20世纪初,美国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从1902年起开始出现两年制的初级学院。这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由地区(州或州以下的市)或教会、私人设立的短期大学,也称社区学院,教学条件和水平较差。但由于学制短、专业性强而受到社会的欢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州立大学进一步壮大,私立大学更纷纷建立,高等教育继续发展,显示了大众化的强大趋势。1935年和1940年美国大学及其学生数分别为1600所,128万人和1800所,140万人。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大学生增加25倍,此时平均每5家人中就出一名大学生。大学和学院一般修业四年,与中小学互相衔接,形成六.三.三.四制或八四四制的学制系统,形式上是单轨的。美国学院分普通学院和专业学院,大学除本科外还有研究院,培养硕士和博士。美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这一时期其职业性更强了,不少高等学校大大增加职业性学科,州立大学更注意为本地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六)论述题
1、 试述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中等教育的结构和特点。
2、 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教育的特点。
1、由于美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机械化、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美国在初等教育普及的同时,开始向中等教育普及迈进,“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已成为当时的奋斗目标。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1900年美国公、私立中学共有7983所,学生50多万,到1918年则已发展到21 616所,学生160多万。重视职业教育也是这时美国教育的特点,中等教育的发展就包括了各类职业中学的大发展。此时美国中学的文理科中学、职业中学、多科中学等,前者为学生升学作准备,职业中学则培养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工人和职员,多科中学兼具二种中学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公立中学开始实行综合学校制,学生按地区不经考试入学。初中前两年全体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但经常实行“智力分组”,从初中三年级起,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商”和具体情况为他们分别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并对他们进行高中选科的指导。高中一般分大学预科、职业科和普通科。进普通科学习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们往往在义务教育期满后(即读完高中一年级)就离校就业。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越来越强调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因时、因地甚至因人而异地开设了许多选修科目,努力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课程也实在过于庞杂。
2、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教育的先进国家,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地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学制上是单轨制,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制比较灵活;学校的课程设置也灵活多样,密切配合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教学方法上传统派教育与现代派教育相互消长,而传统派教育终占上风。我们虽然肯定了美国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当时美国各阶层实际存在着的贫富悬殊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所谓机会均等的教育是未能真正实现的;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美国教育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宗教性,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问题。
(四)解释概念题
1、《学制令》
1、1871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确保了对全国的直接控制,接着成立了文部省作为负责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机关。1872—1873年文部省陆续颁布了共有213条的《学制令》,对各级学校教育和全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作了明确规定,坚决要求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学校向一切人开放,讲授以西方新知识为基础的实际学科。
(五)简答题
1、概述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师范教育。
1、1871年文部省成立不久就创办了东京师范学校,用了很大力量从美国请来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备,在当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1872年《学制令》把立即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至于女子师范学校,文部省设立的有一所,有些府县也设有自己的女子师范学校。那时的日本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宣传现代教育的样板学校,办得十分先进。东京师范学校的教育标准几乎与东京大学相等,各县的师范学校也被当作该地区的最高学府。尽管师范学校已有所发展,但合格教师仍供不应求,所以师范学校兼负在职教师训练之责。1875年官方制定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以后,各师范学校也成了负责授予教师证书的机构。1886年的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分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前者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培养中学和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在全日本推广军国主义教育,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实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三种品德。
(六)论述题
1、日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是怎样向外国学习的?
2、 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的特点。。
1、 日本社会尊重文化教育的传统是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以前,日本就通过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等方式积极向中国、朝鲜、印度等国家学习文化教育,在德川时期,后来又开始研究兰学(西学)。
   在德川时期,日本设有专门的幕府直辖学校研究和传授儒学、西学和西医,私立学园也有许多是研讨中国经书和西学的,藩学和民众教育所更以儒教为主要教育内容。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更积极向欧美学习文化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学制方面,先是效法美国、法国,而后又基于自己的国情而效法德国。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是照搬外国的教材。为了尽快实现教育教育现代化,日本开办了不少开设西方学科和学习外语的中学,创办现代大学,聘请外籍教师,并大批派遣留学生到先进国家学习,不遗余力地引进现代的科学知识和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大力宣传现代教育思想。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日本进一步整理消化从西方引进的教材,进一步吸取西方教育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以改革自己的教育。
2、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教育事业由于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倍受重视而大踏步前进。但是,在天皇制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下,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一开始就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同时儒家的思想教育和武士道精神的培植依然受到重视。明治政府取法法国、德国确定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文部省的统辖之下。
   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已经实施六年的普及义务教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确定了中学的标准,对中学实行整顿以提高质量,从十九世纪末起,日本出现了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并被承认为中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但在当时女子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很难进入大学,所以日本近代学制带有双轨的性质;高等教育在日本被当作实现现代化的首要重要条件之一加以发展,着重培养具有西方新知识的科技人员,由于注意调动地方政权和私人团体的办学积极性,日本大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初突飞猛进,并且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日本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师范教育在明治维新后后一直受到重视。日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吸取外国文化教育的新成就。应当指出,强调文凭学历也是日本教育的一个特点。
(四)解释概念题
1、“彼得堡师范学校”
1、1786年,附设在彼得堡中心国民学校内的彼得堡师范学校第一批学员毕业。它是俄国第一所专为初等教育培养师资的学校,为当时各中心国民学校高级班培养了各科教师数百名。
(五)简答题
1、十月革命前俄国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何?
1、 十月革命前,俄国教育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初具规模,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是以后苏联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
   然而,作为拥有一亿六千多万人口的大国,旧俄的教育规模又远不敷实际需要;而它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经济发展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得多,因而它的教育又不但发展缓慢,水平低下,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极为明显。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小学多数还是三年制,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达到20%,成人中文盲占70%以上;中等、高等教育不独基本为地主、资产阶级垄断,还为贵族子女设立专门的学校和学院;学校教学内容陈腐落后,教育教学方法机械繁琐,盛行强迫纪律和死记硬背;另外还存在着一批为教会直接控制的教会学校和神学院,而神学则是一般中小学的必须科目。
(六)论述题
1、试述俄国教育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
2、试述俄国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1、 统一于9世纪末的基辅罗斯是古代俄国的雏形,它的学校是在11世纪初以寺院为基础适应封建初期教俗统治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在13 ~17世纪遭受外族侵略和压迫的漫长岁月里,西部俄罗斯的办学活动直到十六七世纪才随着兄弟会的反抗斗争而活跃起来,并且产生了对俄国教育影响甚巨的基辅莫吉拉学院,这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受到西欧教育的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它的办学活动也是在十六七世纪随着俄罗斯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而活跃起来,并由于印刷书籍的出现而获得发展,这为18世纪以后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步打下了基础。
   从十八世纪起,俄国已经形成幅员辽阔的的帝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军备战,同时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本主义经济日渐发展的需要,沙皇专制政府才在国内外各种进步力量的敦促下陆续进行了几次教育改革,但每次改革之后不久又因为专制政府的进一步反动而出现了反复。俄国教育的发展走了曲折的道路,它的各级各类学校在 18世纪普遍出现,迟至19世纪末才初步形成现代教育的体系。
   至二十世纪初,俄国形成了以等级性十分明显的双轨制为特征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已初具规模,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相当落后。
2、 在俄国,中等专业教育较早受到重视,它不但为俄国各项事业的前进作出了贡献,而且为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17世纪末,俄国就有了军医学校和戏剧学校等专门学校。但俄国中等专业教育的真正产生和发展是在十八九世纪。
   1700年前后彼得一世开办了莫斯科数学和航海学校。为了培养军医,1707年在莫斯科以列佛尔托沃陆军医院为基地办起了五年制的外科学校。后来彼得一世又在彼得堡、莫斯科和乌拉尔省等地先后开办了炮兵学校、工程学校、外语学校、航海学校和几所矿业学校。
   18世纪下半叶,俄国又陆续出现一批中等专业性质的学校:戏剧学校、军医学校、商业学校、助产士学校等等。这一时期俄国的中等专业教育虽然发展缓慢,但在俄国教育的发展和吸收外国新技术方面却具有极大的意义。
   19世纪上半期,尽管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很缓慢,但是在西欧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社会上对于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新技术仍然有着迫切的需要。这样,1828年以后几个政治倾向上保守、反动的教育法令还是不得不准许县立学校加授技术、商业课程,并在一些县立中学开办技术商业班。与此同时,技术专科学校(1828年)、建筑工程专科学校(1832年)等先后设立,各省也相继兴建起中等农业、技术和商业学校。随着俄国工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中等专业学校的数目也逐渐增多。它们可以分为工业、农业、交通、建筑、商业、医学、音乐等各种类型。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的中等专业学校在1914——1915年增加到450所,学54,300人。由于学校规模太小,每年的毕业生不多,1914年它们的毕业生总共只有7,400人。这些学校也是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地区的城市里,许多民族地区根本没有中等专业学校。俄国的中等专业学校以商业学校居多,由于受过商业教育的专家能够帮助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利润,因而受到他们的支持。与此同时,在俄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却仅有17所,它们是靠农业建设和农业总局的微薄津贴而存在的。
(四)解释概念题
1、《教育漫话》
1、 《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1688年后,为了帮助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培养青年绅士,洛克把信札加以编辑,于1693年公开发表,成为一本教育专著。
(五)简答题
1、洛克的体育理论述评。
2、述评洛克设计的课程体系。
3、试述洛克提出的教学方法
1、 洛克十分重视体育,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满足个人幸福,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他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怎样才算“强健的身体”?洛克说:“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据此,他坚决反对上流社会对儿童的娇生惯养,主张自幼开始就锻炼身体。洛克指出,儿童的衣服宜宽大,以免束缚身体,影响发育。不论冬夏,衣着都不可过暖,使之习惯于气候的变化,经得起严寒酷暑的考验。常用冷水洗脚、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它可以使衰弱者恢复健康,健康人增加体质和适应能力。在饮食方面应粗食淡饮。洛克强调培养节制精神,他说:“这种节制的精神无论在健康方面,在事业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睡眠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应让儿童有充分的睡眠,并养成早睡早起,睡醒即起的良好习惯。儿童的卧床应是坚硬的,寝具应为棉絮,以锻炼其身体。洛克重视游泳及户外活动。此外,洛克还认为儿童稍大还要学习击剑、骑马,以锻炼身体;学习园艺、手工,以解除精神疲劳,增进身体健康。
   洛克关于体育的一系列论述,今天看来虽不无失当之处,但他的“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的论断,是唯物的、正确的。体育的锻炼主义也有可吸取的地方,具体的方法更有不少可资借鉴。
2、 在教学科目方面,他特别重视数学,认为凡是有时间有机会受教育的人,都应学习数学,洛克强调数学能培养人的准确的、精密的推理能力,在探究和推理中锻炼理解力,使人的思维愈益敏锐和灵活。
所学科目除应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者外,还应注重对培养绅士品格和日常生活有实际用处的知识。具体为:阅读、写字、绘画、语言、文法、本国语文、法文、拉丁文、算术、几何、地理、天文、自然哲学、伦理学、年代学、历史、法律、速记等等。此外,还要学习骑马、击剑、舞蹈等知识和技巧。
   洛克继夸美纽斯之后,精心设计了一个以实用科目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要求;同时,也可满足资产阶级事业家处理公私事务的实际需要。
   洛克还提出,作为一个绅士还应学习木工、农艺、园艺以及熏香、油饰、雕刻等等技艺。他认为学习这些劳动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获得劳动技能,而在于促进健康,得到消遣娱乐。同时,体力劳动也可以帮助青年绅士改正“偷懒”的错误。
3、 洛克提出了许多今天看来仍然颇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教学首先应启发儿童求学的欲望,激起读书的兴趣。教学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使读书变得饶有趣味,从而产生一种轻快感和愉快感,这样寓学习于兴趣之中,他们就会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自己去要求学习”。
   其次,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洛克认定如果儿童的好奇心不断得到鼓励与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得到发展,理智就会逐步完善。
   再次,要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洛克说,这是“教员的巨大技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师首先应尽量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当儿童真正了解到懂得这些知识能做更多事情,并能胜过不懂这些知识的人时,他就会集中注意去学习。其次,教师态度应该慈爱、温和。
   第四,洛克根据人的认识是从简到繁的特点,强调教学也应从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
洛克极为重视思想方法的训练,认为良好的方法可以清除前进道路中的障碍,有助于掌握知识,领会事理。方法有多种,但主要的有二,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从特殊到比较一般的方法。他强调应该使学生在这两种方法上都得到训练。
   洛克针对当时知识教育只重视强记硬背,忽视发展智力的严重弊端,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的心智能力较之获得具体知识更为重要,强调知识教育不是给予学生“种种知识与知识宝藏,而是种种思维与思维的自由,是增进心的活动与能力而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这一思想在当时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形式训练论的先河。
(六)论述题
1、谈谈洛克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及其意义。
2、洛克的道德教育思想述评。
3、洛克的智育目的论述评。
1、 洛克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把儿童天性喻为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可以任人随心所欲地涂写或塑造。在他看来,一个人所以成为这样或那样,决不是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他说:“凭着天赋的才力”和体质“做出伟大的事业”的人,或许会有,但为数极少。从现实生活看,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第4页)。因而,他要求英国的资产阶级必须使自己的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这不仅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幸福与繁荣。
 洛克关于人之千差万别取决于教育的论断,显然过高估计了教育的作用,没有认识到遗传、教育、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是他反对天赋观念,强调人不是生来就有优劣之分,而是受教育后才有好坏之别,这一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贵族为维护等级差别而鼓吹的遗传决定论,为资产阶级要求政治平等、教育民主提供了理论根据。此外,它对18世纪的法国唯物思想家也发生了深刻影响,成为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的思想渊源。
2、在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因为,在他看来,德行是一个绅士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什么是德行?洛克站在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立场上,否定天赋道德原则,认为凡是给个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凡是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幸的行为就是恶。基于上述思想,洛克把服从理智的指导,克制欲望的能力作为道德的基础。,洛克要求及早培养服从理性,自我克制的能力。当儿童刚有知识,刚能懂事的时候就要着手把这关系到他未来快乐与幸福的“真正基础”,“打进他们的心里”。“一个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礼仪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不可缺少的品质。洛克强调,作为一个绅士,“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要优雅有礼”。洛克认为礼仪“具有效用”,它可以使一个绅士“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成功。洛克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所以也应自幼加以培养。
   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身体一样也需要锻炼,只有通过行为训练,人的精神才能保持正常, 如何训练?
在教育教育方面,洛克反对封建教育的严酷体罚,棍棒纪律,空洞说教,主张通过生活实践及早加以管教、锻炼,奖惩要得宜,说理要明晰易懂,更要用良好的榜样教育儿童,这些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洛克把信仰上帝列入道德教育内容,把诵读《圣经》、祈祷作为道德教育方法,表现了他思想中的妥协性。还应当指出的是,洛克所要培养的资产阶级事业家的精神面貌还带有浓厚的贵族气质。
3、洛克从培养资产阶级事业家的立场出发,认为学问固属必要,但与德行相比却居次要地位。他说:学问之所以必要,主要是因为它可以“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即有助于发展理性,增长才干,处理事务。
   基于上述思想,洛克认为知识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他强调指出,教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在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洛克认为,只要学生的智力发展了,他就可以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观察、探索、领会和掌握知识,使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得到发展。
(四)解释概念题
1、《爱弥儿》
1、 1762年,卢梭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地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
(五)简答题
1、卢梭的感官教育思想述评。
2、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述评。
1、卢梭极为重视感觉教育,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是理性发展的工具。要学习思考,必须首先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以便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卢梭反对儿童在12岁以前学习书本知识,强调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他说,对于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儿童在观察、接触周围事物的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知识。
   在如何发展感觉,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卢梭指出,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视觉与触觉相比,视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卢梭认为,我们用视觉测量高度、长度和距离,是可以把视觉训练得很准确的。视觉器官教育的方法较多,如各种活动游戏、写生画、制图等,都能发展视感觉。听觉官能的教育主要靠学说话、唱歌、听音乐来练习。嗅觉靠饮食来练习。至于味觉则不必特别注意发展。
   卢梭从反对封建文化出发,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他说:“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而你却单单要他们在读书中消磨他们的时间。爱弥儿长到12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他认为,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
   卢梭的感觉教育把2把感性与发展理性截然分开,反对反对儿童读书,不免失之片面。但他站在唯物主义感觉论的立场上,重视感觉教育,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详细地论述了外感官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法,不仅具有反对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而且有许多见解是合理的、有益的。
2、 卢梭为实现其教育目的,把劳动教育视为培养能够运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去从事劳动,营谋生活、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重要手段,因而十分重视劳动教育。
   卢梭所提倡的劳动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特别是后者他更为推崇,认为象细木工这样的个体手工劳动,既能使儿童获得自谋生计的劳动技能技巧,又可发展他们的头脑使之增加智慧。
卢梭还指出,劳动还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卢梭从反对当时不平等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封建教育出发,视劳动教育为培养新人不可缺乏的手段,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他要求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使儿童获得劳动知识技能,为参加实际生活作好准备;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思想至今看来仍是正确的。
(六)论述题
1、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述评。
2、 卢梭的教学思想述评。。
1、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处事干练,并能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他曾反复强调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
卢梭之所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他认为,作为人的教育三种来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和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必须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只有这样,儿童的开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人”。
自然教育还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卢梭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他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大大提高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残害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是完全对立的,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卢梭关于教育三个来源之间关系的论述,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但已初步认识到遗传、教育、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2、 卢梭认为,从12岁至15岁,应该学习知识。但对所学知识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关于选择的原则,卢梭提出:(1)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是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 (2)应是这个年龄时期的儿童能够理解的知识。他认为儿童呆读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实际上是对儿童精神的磨难。
   卢梭与夸美纽斯不同,不主张教给学生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更不主张用书本知识来束缚儿童的头脑。在他看来,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头脑;发展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学习的兴趣。卢梭说:“需要记着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又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卢梭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卢梭提出至今看来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方法。
   卢梭重视直观,把直观当作教学的基础。卢梭从感觉经验是理性发展的凭借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强调教学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他认为,直观性教学对于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具有重要意义。卢梭所说的直观主要是实物观察、实验和实践。
   卢梭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他说,儿童时期有儿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图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他强调按儿童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卢梭还提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获取知识。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问。他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在反对封建传统教学的斗争中,提出与之完全对立的新教学论。他的教学理论中虽不免有片面、偏颇之处,但却蕴藏着不少真知灼见,可资借鉴。在教育发展史上 ,卢梭关于教学的理论有着巨大意义,他不仅想使教学冲破经院主义的桎梏,而且努力使它挣脱古典的绳索。他反对儿童学习五六种语言,他呼吁儿童不应为文字教育所毒害。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和兴趣,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地、自觉地掌握有用的知识。他提出必须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地学习。所有这些都表明卢梭反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性,并为现代教学法理论开辟了先河。
(四)解释概念题
1、《林哈德与葛笃德》
1、1781—1787年,裴斯塔洛齐发表了他的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1~4卷。这部书描写了贤惠的妇女葛笃德在“善良的”县长支持下依靠改良生产,改革教育,改造社会的故事。它反映了裴斯塔洛齐的社会政治理想。
(五)简答题
1、裴斯塔洛齐和谐发展思想述评。
2、概述裴斯塔洛齐对小学各科教学法的贡献。
1、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有道德、有智慧、身体强壮、能劳动并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完人。在《天鹅之歌》中,他写道:“依据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这里所说的“完全平衡”,就是指德、智、体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人,裴斯塔洛齐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及劳动教育几个方面的教育。体育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活动把潜藏于人身上各种渴求发展的生理能力和力量充分发展起来。裴斯塔洛齐极为注重道德教育,视之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裴斯塔洛齐反对口头的道德说教,强调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学生道德行为的练习起着巨大作用。裴斯塔洛齐把爱人类,进而爱上帝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把道德教育与宗教结合在一起,这是不对的。但他强调爱人,特别是强调爱劳动人民,这又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性质,有着进步意义。裴斯塔洛齐极为重视知识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和经验发展儿童比较、判断、思维能力,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思维统一起来,这一思想显然是正确的,对反对经院主义教育的死记硬背有着巨大意义。
   裴斯塔洛齐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人民获得幸福的根源,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劳动之间也缺乏内在的联。但必须指出,在西方近代教育发展史上,裴斯塔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工场与学校合一的教育家,这一思想符合时代的要求。也反映了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本身的进步。
2、 裴斯塔洛齐根据其智育要素理论,研究了小学算术、语文、几何、地理等科的教学方法,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取得巨大成绩。
   裴斯塔洛齐所创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是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注重直观,重视思维,要求循序渐进。它改变了一直盛行于当时小学中的单纯文字教学,是教学方法上的重大革新。不仅在理论上发展了夸美纽斯和卢梭的教学法思想,在实践上也推动了国民学校的教学改革。裴斯塔洛齐是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创始人。
(六)论述题
1、裴斯塔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述评。
2、裴斯塔洛齐要素教育论述评。
1、 在如何教育人的问题上,裴斯塔洛齐认为必须适应自然。教育适应自然是裴斯塔洛齐的基本思想。他所说的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指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赋能力和力量。在裴斯塔洛齐看来,所有的人生来就蕴藏着各种能力和力量:眼睛要看,耳朵要听,手要抓物,足要走路,心要信仰和热爱,智力要进行思维。这些以萌芽状态潜存于人类身体内部的各种能力,渴望得到发展,并具有发展的能动力量,只有教育才能使他们发展起来,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发展各种能力时,不可强制,重在引导:“要注意人的天性和人的天然能动性而投其所好,要以人的本能来引导他,使其不得不走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今天看来,裴斯塔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显然存在着缺点。他把自然理解为儿童生而俱有的生理、心理的各种能力,这无疑有唯心主义的因素。但他接受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其内在各种能力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实际上是对那种对儿童个性横加干涉和强力压制,甚至戕生禁欲的封建教育的反抗,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2、裴斯塔洛齐所说的要素教育,就是说初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由简及繁、由近到远,循序渐进,使教育、教学方法简单化、容易化。裴斯塔洛齐极为重视探索、研究简化教育教学方法,并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裴斯塔洛齐认为,简化方法有着极大意义。首先,简化了的方法,便利儿童的学习,从而使他们内在的各种才能和力量顺利地、完善地发展起来,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其次,运用这种被简化了的方法,既省时间,又省精力,从而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裴斯塔洛齐经过长期的实验和探讨,找出了各方面教育最基本的要素。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亲子间的情爱。儿童由爱父母而爱周围的人,进而爱人类、爱上帝。在智育要素问题上,裴斯塔洛齐强调直观是教学的基础,并确立它为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如何使感觉印象清楚起来呢?裴斯塔洛齐确信,使从感觉印象得来的一切知识清楚起来的手段来自数目、形状和语言。
裴斯塔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部符合科学。但他从改革脱离实际、呆读死记的旧教学的强烈愿望出发,在长期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教育教学新方法,对促进教育教学心理学化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解释概念题
1、“教学形式阶段”
2、“教育性教学”
3、“五道念”
1、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教育性教学”就是说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
3、“五道念”即赫尔巴特提出的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善意”的观念、“正义”的观念、“报尝”的观念。
(五)简答题
1、分析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2、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1、赫尔巴特依据其上述伦理学思想,论述了教育目的的问题。在他看来,教育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又称“可能的目的”,它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赫尔巴特认为,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能力和兴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如此,它与道德的目的也有密切联系,人的多方面兴趣和能力,可使人对道德行为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对道德判断更富于灵活性、更加准确和有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完善的道德品质。
赫尔巴特认为,选择的目的固属重要,但仅居次位,最重要的是道德的目的(又称必要的目的)。所谓道德的目的,就是培养五种道德观念,使之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在他看来,这个目的最为必要,因为无论你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干什么工作,都必须具有“明辨的识见以及与它一起的相应的意志力”,这样,才能够“把所有任意的冲动推回去”,维持现存的社会制度。所以,道德的目的是教育的最必要、最高的目的。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有着着重性:一方面,他适应德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分工的日细,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提出了选择的目的,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有进步意义。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又使他力求维护德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因而把培养五种道德观念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暴露了他思想中的保守性。
2、赫尔巴特认为,训练是培养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过程,依据赫尔巴特的看法,管理是造成学生遵守秩序的精神,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是通过提供观念塑造儿童的心灵,培养道德观念。而训练则直接在儿童情感上发生作用,使道德愿望变为行动,道德力量更加持久、顽强和坚定。实施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以及儿童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善良的感情和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训练的方法与儿童管理和教学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特点。具体有:
   (1)陶冶。所谓陶冶,即逐渐地对儿童的心灵和感情施加影响,而不是采取压制手段。 (2)赞许和谴责。当儿童遵守行为规则时,教育者给予他应得的赞许,使之产生快乐的情感。赫尔巴特认为,这是“训练的优美艺术”,应多加运用。相反,当儿童不听训话时,则要进行谴责。(3)良好的健康状况,能使训练产生充分的效果,而在“健康不良的情形下,就不能有什么训练”。此外,教师的人格对训练也具有重大意义。赫尔巴特要求教师在实施训练时,要态度冷静,谆谆善诱,气氛愉快,从而影响学生形成善良的性格。
(六)论述题
1、赫尔巴特的课程体系及其理论基础述评。
2、试论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
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述评。
1、 赫尔巴特重视多方面兴趣,视之为教学的“较近的目的”,是达到教学的最高目的的基础,是培养德行不可缺少的步骤。所谓多方面兴趣,就是观念的广泛的大规模的活动。在赫尔巴特看来,通过教学把学生意识中的观念广泛地激发起来,构成广阔的思想范围,可以影响情感和意志,形成完美的道德性格。他说:“多方面兴趣——道德性格的力量”。所以,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教师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多方面兴趣的形成,有赖于认识多方面的事物,掌握多方面知识。为此,赫尔巴特主张设置多种课程,通过各门学科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赫尔巴特与其提出的六种兴趣,即经验的兴趣,思辩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相适应,拟订了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它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门类多样,安排系统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虽仍保留神学,并注重古典学科,但在当时的德国来说是进步的,也为现代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
2、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过程。他把教师比作“建筑师”或“园艺师”,主张教师应通过一种“艺术”——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建造儿童的心灵。赫尔巴特一生以大部分精力探求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程序,他依据其假设的观念及统觉的心理学理论,研究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形成观念体系的具体进程和方法,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
   赫尔巴特的的形式阶段,即1、明了(清楚);联想(联合);系统;方法。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获得新观念开始,进而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观念联系起来,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定理、原则,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最后通过作业,练习运用到实际中去。赫尔巴特认为这是教学新教材,传授新知识应当遵循的心理顺序,不论教学的内容如何,不管学生年龄的大小和年级的高低,都必须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进行。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它过于机械,流于形式,理论基础也不是科学的。但它较为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不同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新知识的规律。
3、赫尔巴特根据其心理学理论,确认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他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就是说任何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育不能离开教学。赫尔巴特写道:“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又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相反,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之上,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此同时,又指出,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完善的品格,则是其最高目的。这样把教育与教学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表明赫尔巴特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这条规律已经有了认识,并且进行了明确的论述,在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性教学的基本思想,已为现代教育学所承认,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解释概念题
1、《教育论》
1、《教育论》是斯宾塞发表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著作。包括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智育、德育、体育四个部分。
(五)简答题
1、简述斯宾塞关于科学教育的思想。
1、 斯宾塞在近代教育家中,斯宾塞是以倡导科学教育而著称的,他为争取科学被承认为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努力斗争,力主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均须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协调。
斯宾塞认为,个人生活中有直接保全自己、间接保全自己、抚养子女、社会关系、闲暇娱乐等五个方面的活动;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教导人们怎样生活,只有教给科学知识,才能使人为圆满完成各种生活活动作准备。斯宾塞还从知识的比较价值、训练价值、教育价值等各方面论证了科学知识对训练智力的作用更大,更有教育作用,更有实用价值。因此,他认为科学在门类繁多的课程体系中应居中心地位,并将众多的科学课程分为五类,要求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和侧重。
   斯宾塞认为,科学教育在方法上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注意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上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等原则,鼓动儿童主动学习。
   斯宾塞虽然是从资产阶级社会学和资产阶级自然教育论的角度来论述科学教育的,并且还受到孔德的一定影响,但他的科学思想仍有许多合理因素,应予批判吸收
(六)论述题
1、评述斯宾塞关于智育、德育、体育方法的论述。
2、论述斯宾塞在教育发展史中的主要贡献。
1、 在斯宾塞关于智育、德育、体育方法的论述中贯穿着自然教育的原则。
   在教学方法方面,斯宾塞的中心思想是强烈反对旧式教学中那种机械背诵、压制儿童心智发展的做法。赞同并宣传了裴斯塔洛齐要求教学应顺乎自然地发展儿童心智的基本主张,提出了“自然教学”的问题。斯宾塞认为,在教学中要找出儿童能力自然发展的次序,据以供给所需的知识,同时注意给儿童提供练习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各种教学的实践在学习一定的知识、技巧的基础上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依据上述的基本见解,斯宾塞主张:教学应该从具体到抽象,从正确引导儿童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入手,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的知识,然后再进入推理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学要考虑儿童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兴奋中接受知识,因为儿童的自发活动都是在追求乐趣中进行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讲,多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使教学过程尽量成为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推理的过程,成为鼓励儿童个人发展的过程。可以认为,斯宾塞是近代“发现法教学”的提倡者之一。
   在德育方法方面,斯宾塞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惩罚”论,认为只有用儿童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必然反映和后果教育儿童,才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才能取得最有益的效果,这样做可以使儿童自然地掌握正确的因果概念,取得对行为正确与否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儿童的自然成长,同时由于“自然后果”的惩罚较之人为的惩罚具有公正的性质,因而不会影响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这种自然后果教育的原则下斯宾塞要求家长和教师对儿童要少命令、少管束,耐心对待儿童经常表现的缺点,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逐步受到教育,使他们从预见的结果中学会自治。斯宾塞告诫教育者说,正确地进行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教育者必须努力了解儿童,要能忍耐、自制,具有教育机智,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改进教育方法。应该承认,这些论述都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当然,斯宾塞的德育方法论渗透着英国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主义,同时把自然后果的运用夸大为德育的中心原则也是不科学的。
   斯宾塞认为,在整个儿童期和青年期中,生长也是其他一切必须服从的最高要求”,根据生长的自然法则,斯宾塞要求注意正常的饮食规律,不让儿童吃得过多过少,儿童食品要讲求质量和多样化;儿童的衣料要好,但不宜穿得太多,应以御寒为度;儿童应多运动、多游戏,游戏作为儿童自发的、自然的运动较之体操有着本质上的优越性;儿童不宜过多地学习,以免用脑过度,尤其是女孩子,过度学习会造成形体不美等等。可见,斯宾塞的体育理论直接述及人体的养护与锻炼,他从对人体的实际观察得出不少有意义的结论,加之当时生理学、医学的发展,使他的理论中包含着许多符合人体自然发展规律的见解,这些都是有益的。
   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斯宾塞上述的方法难免还有不足和谬误,但是毫无疑义,斯宾塞吸取了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历代教育名家的自然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并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影响。
2、 斯宾塞所生活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阶段,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都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得到反映,但由于吸取了历代教育名家的自然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并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所以也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特别是他在倡导与推动科学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几百年时间里,特别是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进步,但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这种不协调的情况在英国最为严重,古典主义的传统教育将科学拒于门外,这种状况与英国当时的现实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斯宾塞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论证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竭力要求让科学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当时争取实施科学教育的运动中,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抨击最激烈的,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回答得最明确的,对三个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者的合理思想表达得最清楚的,乃是斯宾塞。他作为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是有一定历史贡献的。
(四)解释概念题
1、蒙台梭利的“初级教学法”
1、 蒙台梭利的初级初级法包括筋肉练习、感官教育、知识教育、实际生活练习四个方面。
(五)简答题
1、试述蒙台梭利关于教师作用的主要观点。
1、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主要教育方式,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去观察、研究“自然的儿童”,真正了解儿童的本来面目,从而揭开生命发展的“秘密面纱”,探讨生命的“深刻真理”。其次,在真正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前提下,教师应成为儿童自我发展的“援助者”、优异环境的“创造者”。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除了消极的观察,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儿童,但这种引导并不是那种直接教给儿童方法和观念的传统做法,而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使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同时,教师应该阻止儿童的不良行为,免得危及儿童本人和其他儿童的发展。再次,教师应无限热爱儿童,献身教育事业,不断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完美形象作为儿童自我教育的榜样。
   我们认为,蒙台梭利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研究儿童、引导儿童,这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也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天性理想化,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而也就夸大了儿童自我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这就决定了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被动、消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说理方面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
(六)论述题
1、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述评。
2、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训练)述评
1、纵观蒙台梭利的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具体地说,蒙台梭利首先强调的是人和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此她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对旧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予以猛烈抨击。蒙台梭利否定奖励、惩罚等强化的作用,强调儿童的内在力量、主观能动性;要求环境(刺激)要适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趣,认为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变化和发展。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台梭利强调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应该如何看待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我们认为,蒙台梭利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未能正确阐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她的全部学说的基点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自发冲动,把教育看作仅仅是儿童潜能(本能)的展现,虽然她也注意到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总的说来只把它们放在从属于遗传的地位,因而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蒙台梭利多少看到了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证明了教育可以纠正智力落后,更能使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提倡早期教育,这比当时那种认为“智力固定不变”,否认儿童早期认识发展必要性的流行看法要接近真理。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外。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蒙台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
2、感官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还有,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儿童在感觉机能的某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以便及时治疗和纠正。
   关于感官教育的实施
   首先,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存在不同敏感期的原理,将感官训练细分为触觉、视觉、听觉等的训练,每种训练单独进行,并创制了一套教具,共26种,供除嗅觉外的感官练习之用。
其次,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要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成人尽量不予干涉,让儿童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进度选择(按等级顺序排列的)教材、教具,并自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同时使教具与儿童的敏感期相配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再次,根据生命力活动服从一定节律的原理设计的整套感官训练教具,试图按儿童的水平和兴趣,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提供有等级的顺序的系统刺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以引起儿童的自由反应和自导学习。
   关于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评价
   近年来有不少实验证明认识能力的培养应从感觉训练开始,感觉发展得越好,带来的外界信息越多,认知能力就越能得到发展,因此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蒙台梭利强调儿童的感觉训练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有些实验研究还证明蒙台梭利学校的儿童经过“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智力一般有所提高,在知觉方面尤佳。从教育史角度讲,蒙台梭利方法确有创见。例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自然后果作为道德自我教育的方法,蒙台梭利将其从德育扩大到智育,主张让儿童在自我操作和摸索中,通过“教具的控制错误”,达到智慧的自我教育,这对以后的个体化教学是一个启发。又如文字书写的学习,裴斯塔洛齐主张通过绘画对形的掌握过渡到文字的书写,蒙台梭利则让幼儿从进入“儿童之家”的第一天起,就通过有计划的感官训练,在不知不觉之中“爆发式”地学会书写,效果比常规的要好得多。
   当然,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感官的单独刺激,对特定材料的有关刺激果然敏锐了。但由于强调单一的器官的孤立训练,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影响儿童全面地认识世界,从而也就影响儿童的认识发展,因为知觉的整体并不是色、形、声等感觉的简单总合。其次,蒙台梭利进行感觉训练所用的教材、教具过于死板划一,都是按严格的分类、等级的排列、固定的方法进行的,每种教具只有一个目的,不能变化,不能用来做游戏、发展语言或进行其他创造性的独立活动,这必然不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和语言等。此外,单纯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以及大小、长短高低等的顺序,并不一定能促进概念的形成,因而未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思维。
(四)解释概念题
1、“杜威学校”
1、杜威从事教育活动和著作,主要是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以后开始的。1896年,他创设了芝加哥实验学校(通常称“杜威学校”),作为他的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实验室”。该校只存在8年。芝加哥实验学校的经验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五)简答题
1、概述杜威教育理论的两个主要方面
2、杜威的教育思想有何影响?
1、 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儿童是杜威教育理论中两个主要方面或两个基本问题。
   杜威认为,个人、团体、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民主主义社会最需要教育,要求教育使人获得有效地参与共同生活的经验,要求学校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阶级关系起着调节作用。这种思想成为杜威教育理论中的“社会方面”。显然,其中包含着改良主义的思想成份。
   杜威从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出发,强调一切学习来自经验,突出经验的行动性,要求让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去获取知识;杜威依据机能主义心理学,把儿童看作是和他们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积极而能动的机体,认为儿童学会适应环境并与社会成功合作的基本途径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杜威还从本能论出发,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为儿童本能的生长和儿童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总之,杜威从他的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突出了儿童及其活动在教育中
阅读全文(3)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 编辑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