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荀况的教育思想
1.“六经”传人
荀况(约前313一前238),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长期居齐国,并且是撰下学宫一名威望卓著的学者。曾“三为祭酒”,讲学“最为老师”.是公认的最有德望的先生。今传《荀子》一书,基本为荀况本人所著。
祖下学宫是诸子百家云集的地方,这使荀子有机会吸收各家学派的思想,成为先秦各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他学说的墓本精神属于儒家。荀子虽没有成为孔子的嫡传,但在儒家经典的传授方面,荀子的作用胜过盂子,孔子整理的“六艺”后来多经荀子传授。这一切对儒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思想上,荀子标榜儒家‘礼治”,实际上“礼”、“法”井重,其学生韩非、李斯,后来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和秦代法治政治的实践者。
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与孟子相反,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他看来,人的自然本能和感知觉都引导人向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向发展,故人性是恶的。人类的“礼”、“义”行为是人为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故称之为“伪”。
“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又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性伪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
3.培养“大播”的教育目标
在一般意义上,荀子设定了教育目标的墓本层次和理想层次。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他们不仅要知礼守法,而且能推行礼、法,协助治理国家。理想层次是成为“圣人”,圣人不仅要有超凡的知性和德性,而且要
能实践。
从现实表现出发,荀子又将人才分成四等:俗人、俗儒、雅儒、大儒。俗人不足论;俗儒徒有儒者的外表而没有儒者之实,既无操守又无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显然不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雅儒能基本理解儒学的精
神,言行合乎法度,讲原则,虽不能知类通达,但决不自欺欺人;大濡知类通达,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是最理想的人才。在荀子看来,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4.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荀子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尤其是儒家经典的学习。他认为,俗学各经自有不同的教育作用,但是《礼》在诸经中处于最高地位,因此谈到学习科目的先后次序时,荀子将《礼》放在最后终结的位置。“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5.“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荀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其基本路线是:闻一见一知一行。这一学习过程是逐步升华、提高的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
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荀子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虚”:不以己接受的旧知识(旧观点)妨碍新知识(新观点)的学习。“壹”:当多个学习对象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专注于其中之一;当不同的观点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能够择善而从,或将他们统一起来。“静”:排除各种杂念和胡思乱想,使精神专注于学习对象。
6,论教师
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最强调尊师的。荀子尊师思想有两个含义。一是从强调教育的作用出发强调尊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践师而轻傅;戏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强调薄师。提出“师云亦云”,学生对老师的学术不应有丝毫违背。这虽然违背了学术民主和创造精神,但却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