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主要教育著作有:《答顾东桥书》、《训蒙大惫示教读刘伯颂等》等。
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即将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是一切是非观念的根源,是天理,是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本深。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杨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王守仁将他的”致良知”学说用在道德教育上,认为只要一个人真正从良知出发来处理社会上的道德事件,他的行为总归是正确的。在他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
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王守仁认为对儿盆的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是在逐渐发展的,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不能过分超越,这就像给树苗浇水一样。“若些小萌芽,有一捅水在,尽妥领上,便浸坏他了”。
3‘论教学
王守仁在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
王守仁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学内容,如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在读经问题上,他认为,’‘六经皆史‘:“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史亦经汉易》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共事同,其道同。”以“六经皆史”来界定经的性质和经学教育的作用,目的在于使经学教育重新回到孔孟之道上来。发挥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效用。
王守仁还提出若干教学原则.主要有启发诱导、自得、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等。他主张教学必须注意启发诱导,潜移默化。他认为,教学只是导引学生“各得其心“,学习贵于自得。还多次提到为学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暇等,主张教学必须“从本原上渐渐盈科而进”。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明确提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4.论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思想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其儿童教育思想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
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压制了儿童的个性。在他看来,让儿童的个性长期受到压抑比不让儿童受教育还要恶劣。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校视儿童为囚犯,学校则成为儿童的监牢,而学生把老师看成敌人。这就造成了儿童的一种反抗心理,学校并没有培养学生养成善良的品质。可见,他对传统儿童教育的这种揭露是很深刻的。
(2)儿童教育须顺应儿盒年龄特征
王守仁主张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薄重儿童的兴趣。对待儿童应当像对待小树苗一样。对儿童的压抑好似严冬给予花草的打击一样,对儿童应该给予赛风时雨。这在当时是一种独到的见解。
(3)儿童教育内容—敬诗、习礼、读书
王守仁认为蒙学里应当设立三个基本学科,即歌诗、习礼、读书。唱歌和吟诗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可以消除儿童顽皮的习性,使性格外向的儿童有发泄精力的机会,性格内向的儿童也可纵解除心中的愁闷和烦恼。“习礼”不仅可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可以通过“拜起屈伸”、“动荡血脉”、“固束筋骨”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读书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存心宜志”,“致良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