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制度改革

来源: 2017-08-28 16:19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

    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服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程口亏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的中央政府教育部和省级教育厅。随后,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并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和《大学区组织条例》。

    “大学区’制是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的组成部分,1922年他在《教育独立议》一文中即提出了教育行政独立的设想: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立大学一所,区内的高等专门教育,中、小学教育及社会教育和文化学术事宜均由该大学校组织办理。大学的事务,由大学教授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主持,校长由教育委员会选举产生。各大学区大学的校长组成高等教育会议,处理各大学区间的事务。教育部只负贵处理经高等教育会议议决而与中央政府发生关系的事务及教育统计报告等,不干涉各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须经高等教育会议认可。这一设想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的框架基础。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试行不到两年即宜布废除,原因是在中国学术风气未浓、官僚习气深重的情况下,“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未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反使教育学术官僚化。但不管怎么说,蔡元培在教育领城首倡行政、学术一体化,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理论水平,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它也代表了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2‘“戊辰学制”的颁行

    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这次会议以1蛇2年公布的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整理,提出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叔}r“戊辰学制”提出了对学制进行整理的七项原则:(I)根据本国实情。(2)适应民生需要(3)增高教育效率。(4)提高学科标准:(5)谋个性之发展;(6)使教育易于普及;(7)留地方伸缩之可能。

    “戊辰学制”对1922年“新学制”的中学部分有较大改动,不再将分科选科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其他方面与1922年学制大同小异,如各级学校的年限也没有改变。因此有些人不把它作为学制改革的一个阶段.但另一些人称它为“戊辰学制”(1928年阴历为戊辰年)。

(三)、学校教育发展

1、幼儿教育

在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在重视幼儿教育、推广幼儿教育研究实验的社会氛围中,走上了规范蓬勃发展的道路,创办了一大批幼稚园。但是此时的中国幼儿教育一会儿学日本,一会儿学美国,很少有符合本国国情的。

2、初等教育

    国民政府时期的初等教育与当时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一样,依时事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l)稳定发展时期(1927一1937)。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初等教育沿袭1922年新学制的规定,分为初小4年、高小2年两级。提出普及国民教育的主张,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控制,颁布(小学法》、《小学规程》和《小学课程标准》等,教育建设实行法制化,也给予教育发展以一定的保障,民国初等教育于此时基本定型。(2)抗且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提出“抗战建国’的口号,实施国民教育制度。初等教育在时局动荡中仍能维持一定的发展。(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教育复原荃础上,提出全面普及国民教育的方案。但由于国民党随即发动了全面内战,普及教育的实施受到极大的影响,初等教育同样也走向衰败。

    3、中等教育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等教育也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最初的十年。通过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的·颁布,如《中学法》、《中学规程}和夸中学课程标准》等,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而非数量的增加。《2)抗战时期。基于“抗战建国”方针,对中学教育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如:由于沦陷区学校师生流亡到大后方者日益增多,国民政府设立国立中学予以安置等,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3)抗战胜利后。战后教育部开展国立中学复原工作,分别将国立中学交由各省教育厅办理,学生资送回乡人学。为充实大后方各省中学力量,部分国立中学留给所在省教育厅办理。中学教育的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但因国民党统治者倒行逆施,国民政府的中学教育也像其他方面教育一样,难得安定的发展环境而逐渐败落。

    4.高等教育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高等教育也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l)高等教育前十年可以说是稳步发展,逐步定型。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等,对高等教育继续进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部署。1931年根据“大学教育以注重自然科学及实用科学为原则’的精神,高等教育的办学就此向注重实科的方向倾斜,对文法科进行严格审查,将节余的经费移作扩充或改设理、土、农、医等科之用,从而对大学文科的发展有所限制。这一部署使高等教育内部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加适应社会需要。(2)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期里,高等教育的发展受挫。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高等教育采取了应变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对商校的统一管理和规范调整,另一方面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沿海地区不少著名大学西迁。(3)抗战胜利后,高等教育也进行了复原工作。通过西迁大学回迁复原和改设、停办大学的恢复办学、内地在回迁大学遗址上重办新校、接收改造敌伪地区大学等方式,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发展较快。1947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曾达到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点。但因国民党挑起反共内战,专制统治尤其是对高校思想的控制和镇压、巨额的军费支出、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高等教育已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亦走到尽头。

    5、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将沿海地区不少著名大学西迁,高等教育的荃本力量不仅得以保存,还获得一定发炭。一些原有著名大学经过合并组合,使各自的优良传统和学科优势得以发扬和互补,形成新的特色,如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无论学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成绩斐然。此外,如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都成为享有盛名的大学.到1935年底,共有55所高等院校迁移和调整,为中国教育保存了一大批精英力量。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