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来源: 2017-09-15 14:57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考)

(一)教育学的萌芽

1、时间:17 世纪之前

2、代表作品:《论语》《大学》《学记》《师说》《理想国》《雄辩术原理》

3、《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全书仅 1229 个字,却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

4、萌芽时期教育学的特征

(1)       人们还没有将教育现象作为独立的现象来加以研究

(2)       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

(3)       还没有形成专门反映教育规律的教育概念体系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1、时间:17——19 世纪

2、代表作品: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洛克的《教育漫话》(1693)、卢梭的《爱弥儿》(1762)、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康德的《康德论教育》(1803)、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1826)、斯宾塞的《教育论》(1861)等

3、独立形态教育学特征

(1)       教育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领域

(2)       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规律的概念体系

(3)       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赫尔巴特在柯尼斯堡大学创建教育科学研究所)

(5)       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专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三)20 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1)       代表人物与作品: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

(2)       主要观点: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辩教育学体系       第二、提倡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       第三、指出教育实验不同于心理实验,是在学校教学环境中进行的       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等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方法的依据

2、文化教育学

(1)       代表人物与作品: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1888)、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1919)以及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1958

(2)       主要观点:       第一、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       第二、教育对象是人,因此教育过程是文化历史的过程       第三、教育过程是文化历史过程,因此应该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研究       第四、教育目的是将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转变为主观文化

3、实用主义教育学

(1)       代表人物与作品: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和《经验与教育》(1938)、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1918

(2)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经验不断的改造

      第三、学校即社会       第四、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第六、教学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       代表人物与作品: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1917),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1948),马卡连柯《教育诗》(1935),凯洛夫《教育学》(1939)、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1930)等。

(2)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第三、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       第五、在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方面,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5、批判教育学

1)代表人物与作品:鲍尔斯、金蒂斯合著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布迪厄的《再生产》

1979)、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1982)、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1989

2)主要观点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学校是维护社会不平等、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歧视与对立的根源

      第二、教育与社会是对应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制约教育目的,但人们已经对这种不公平麻木了

      第三、批判教育学就是要揭示教育背后的利益纷争,对人们进行启蒙       第四、批判教育学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人们对其从无意识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

6、制度教育学

(1)       代表人物与作品:瓦斯凯和乌里的《走向制度教育学》(1966)、《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1970)以及洛布罗的《制度教育学》(1966 

(2)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学研究应该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阐明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二、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彼此间的疏离主要是由于教育制度造成的        第三、教育目的是帮助完成社会变迁,因而必须进行制度分析

      第四、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性的制度,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

 

(四)20 世纪末以来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逐步形成了教育学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改革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