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来源: 2017-09-15 15:09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2、包含模式     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     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 

3、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认为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统考)

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1)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布鲁纳

(2)       主要观点:     第一、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成为学科     第二、知识中心课程论的目的是使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学习各门学科知识

    第三、知识中心课程的编制者一般都是科学家或学科专家,他们关心的是社会需要,是学生需要接受什么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       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

(2)       主要观点:

  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主张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      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根据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来判断      第四、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第五、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1)       代表人物:杜威

(2)       主要观点:     第一,儿童与课程的关系,杜威建议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设计课程,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     第二、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第三、新的课程实施方式,教师不能强制儿童静坐听讲,闭门读书,而是要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第四、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