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
(一) 教育目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
(二) 易混淆的概念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联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表述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①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②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等。
区别: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终极价值的追求,具有较强的理想性。
教育方针是现实中教育工作开展的总方向,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不可回避性。
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区别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联系
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制定,不能脱离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和落实。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惟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三)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应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的分为四个层次:添加了课程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1、 教育目的的意义 目的为实践指明方向,使实践具有自觉性;实践将目的付诸实施,使目的具有客观现实性。目的与实践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具体的目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起点,并体现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
因此,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 教育目的的作用
(1) 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它不仅为受教育者规定了方向,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教育目的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2) 激励作用
目的是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客观反映,是不同的人一起共同活动基础。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力量。因此,目的一旦被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 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的标准和依据进行。
(五)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 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 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 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