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我国教育目的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我国“教育的目的”。
这是建国后对教育目的的第一次明确表述。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把这段话简化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当作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86 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 1993 年 2 月 13 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方针。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 年 6 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其要点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1)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容
1、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
因素的教育。
3、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5、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