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1.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2.学科知识水平
课程内容反映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需求,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考察。
4.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1、 代表人物:布鲁纳和施瓦布
2、 基本观点
(1)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 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评价:
学科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
不足之处在于重知识轻经验、重学科逻辑轻心理逻辑、重学术性轻实用性,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二)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也称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1、 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等;
2、 基本观点:
(1) 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学生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3) 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 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评价:
学生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不足之处在于重经验轻知识、重心理逻辑轻学科逻辑、重实用性轻学术性,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1、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Brameld,美国)、弗莱雷(P.Freire,巴西)等;
2、 基本观点
(1) 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
(2) 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
(3) 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4) 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5) 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3、 评价:
积极方面:树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念;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不足之处:取消了课程问题的独特性。
课堂练习
我国中小学设立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 )
A 课程制定者 B 课程任务
C 课程目标 D 课程内容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 )。
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B.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C.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
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____的雏形。(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影响课程变革的因素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学生的发展没有关系。( )(判断题)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