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课程评价

来源: 2017-09-15 15:58

一、     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一)   目标评价模式

1.代表人物:目标评价模式由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

2.观点: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在课程研究发展史上,泰勒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

3.评价:强调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解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从而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亦即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找出实际结果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更新课程目标的依据。这一模式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在课程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不足:只关注预期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

(二)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代表人物: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主要观点: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专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是以作为评价的准则。

3.评价:

好的方面:看到了评价不仅要关注预期的结果,还要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评价的指向不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是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不足之处:评价中,把目标搁在一边去寻找各种实际效果,结果可能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

(三)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CIPP 模式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等学者提出来的

CIPP 是背景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课堂练习 

    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被称为科学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奇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