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世纪的法国教育
20世纪的法国教育
1.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
1919年,针对双轨制,法国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主张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相互衔接,高等教育面向一些中学毕业生开放。在统一学校运动的影响下,1925年法国初步实现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并于1933 年决定在中学设立统一入学考试制度,让学生入学机会的平等。1937年,教育部长让·泽提出在中学的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方案。其主要内容有:
(1) 把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衔接,实现初级中等教育的统一;
(2) 为通过考试、持有“初等教育证书”、升入中学第一阶段的学生设立方向指导班,以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3) 依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在第二年实行分流,分别进入古典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
统一学校运动有力的冲击了法国的双轨制教育,扩大了劳动人民子女接受中等教育的比例,极大的推动法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2.中学课程的改革强调古典学科与现代学科的价值和相互补充,确立了法国中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的模式。
3.《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
1919年,法国的《阿斯蒂埃法》通过,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1) 由国家代替个人来承担职业教育任务;
(2) 规定全国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负担一半;
(3) 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义务;4.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三部分:补充初等教育的普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的各门学科、获得劳动技能的劳动学习。
《阿斯蒂埃法》的颁布,使法国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的事业,在历史上有法国“技术教育宪章”之称。
4.《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47年,由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和心理学家瓦隆为主要领导的教育改革委员会向议会提出了教育改革报告,史称《郎之万一瓦隆方案》。
方案提出在法国实行 6-18 岁的免费义务教育制,并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六条原则:其一,社会公正;其二,承认社会上一切工作的价值平等;其三,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其四,在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其五,各级学校教育实行免费;其六,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地位。
这一改革方案在当时并未付诸实施,但它成为法国战后历次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
5.《教育改革法》
1959年,戴高乐政府颁布了《教育改革法》,其主要内容是:
(1) 实施10年义务教育(由原来的6至14岁延长到16岁);
(2) 规定中学一、二年级为观察期(11-13岁)。两年后进入中等教育第二阶段(13-16岁),分为四类:短期职业型、长期职业型、短期普通型和长期普通型,长期普通型是为大学做准备的教育。
1959年的改革表明,新政权既决心要使法国教育适应当代世界的需要,又想保持其珍视的强调智力的传统,因此改革是不彻底的,但实现统一初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6.《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
1968年法国议会颁布了《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这部法律的主要精神是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条办学原则。《富尔法》是戴高乐政府后期颁布的一部教育法,其理想是美好的,但在法国长期集权化管理教育的背景下实现是极端困难的。
7.《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
19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法》,其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但对普通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8.《课程宪章》
1992年,法国国家课程委员会公布了《课程宪章》这一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
(1) 法国今后仍坚持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大纲以《政府公报》的形式颁布,各地必须认真实施;
(2) 课程编制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全体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
(3) 对学科体系进行综合改革,既有从小学到高中课程融为一体的纵向综合改革,也有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横向改革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