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公民教育理论

来源: 2017-09-15 16:54

 公民教育理论

在《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1773)一文中,卢梭所提出了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国家公民的思想。认为教育要培养爱国者,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人一诞生就开始,主张国家管理学校教育,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等;

评价:卢梭批判封建教育的功绩是巨大的,他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历程,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他的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教育理论发展的一块新的里程碑。卢梭也由此被称作是教育上的哥白尼。但是也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人生活经验的价值;强调家庭教育,忽视学校教育;要求离群索居,脱离社会影响培养自然人,反映了反社会的一面。

 

五、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1746-1827)19世纪初瑞士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一) 教育实践活动

1.1767—1773年,裴斯泰洛齐投身于农村经济和教育改革,创办了名为新庄的模范农场,进行农业试验;

2.1774—1780年,裴斯泰洛齐在新庄创办了一所孤儿院,开始了首次教育实验。

3.1798年,裴斯泰洛齐创建斯坦兹孤儿院,组织儿童边劳动,边学习,同时积累了以母爱作为德育基础的新经验。

4.1799年,裴斯泰洛齐在瑞士的布格多夫市市立幼儿学校任教,从事初等教育的改革、探索。

5.1805年,裴斯泰洛齐把学校迁到伊弗东,建立伊弗东学校,设小学、中学和师范部,继续从事教育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由于办学成绩斐然,参观学习者蜂拥而至,一时成为欧洲圣地。

6.1825年,写成总结自己一生教育工作经验的最后一本著作《天鹅之歌》。

 

(二) 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即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和身体健康的人。

 

(三) 论教育心理学化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化,即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其基本含义是:

1.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理论的探索应尊重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应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按照要素教育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化。

3.以教学程序与学生认识过程的协调为基本要求,实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4.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调动儿童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 论要素教育

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其基本思想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要素教育体现在初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包括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

1.体育、劳动教育最简单的要素:各关节的运动能力

2.德育最简单的要素:儿童对母亲的爱,应该在家庭中奠定。

3.智育最简单的要素:数目、形状和语言。

裴斯泰洛齐从要素教育理论出发,大大改变了初等学校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

 

(五)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裴斯泰洛奇从要素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1.关于语言教学:发音教学——单字教学——语言教学

2.关于算术教学:从数字“1”开始,用个位数计算,然后十位数、百位数

3.关于测量教学:直线——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曲线——圆形、椭圆

 

(六)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裴斯泰洛齐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有重大意义,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但由于时代局限性,并未找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联系。

1.新庄贫儿之家时期的初步实验;2.斯坦兹孤儿院时期的实验

评价:裴斯泰洛齐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基础,由此赢得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的称号,他的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在 19 实际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六、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1776-1841)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一)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1.赫尔巴特将养成五种道德观念作为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

公平。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发展某种外表的行动模式,而是在儿童心中培养明辨是非的观念和意志力。他要培养的就是要以五种道德观念为基础,具有所谓完美意志、完善品格的人。

2.教育学的心理学基础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观念的聚集和分散的活动,儿童利用已有的观念吸收新的观念的过程称统觉,统觉过程就是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同化和吸收的过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