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
1、《每周评论》:一战后,中国民众日益关注国内外时事,迫切要求报刊加强时事的报道和评论。1918年,《每周评论》在北京创刊,陈、李等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的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与《新青年》相互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青年》作为思想理论刊物,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加强时事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
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倾向社会主义。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中,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1919年8月,被北洋军阀查禁,共出37期。
2、《每周评论》的报道、评论特色。后期的变化及对五四运动的作用。
1)《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与《新青年》相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报道评论特色
“重在批评事实”,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它在加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将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其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
A、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先后发表了《新纪元》、《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进步文章。
B、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发表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和封建军阀的懦弱。
C、支持《新青年》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对《新青年》倡导的文学革命运动,《每周评论》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它重点报道了五四运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后期变化
《每周评论》前期是反帝反封、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从26期起,因陈独秀被捕,李大钊出走,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改变了它的革命政治方向,挑起“问题与主人”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
4)对五四运动的贡献
A、重点报道五四运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五四运动暴发后,全国新闻界大力报道评论,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政府上空前一致,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每周评论》也不例外。
B、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 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对运动作了连续系统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
C、与其它民主报刊结成地形的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针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报刊攻击五国运动的谬论进行了反击。 针对《顺天时报》、《公言报》对五四运动的攻击,《每周评论》针锋相对的进行反击,这种反击,团结了进步舆论,孤立了反动舆论,给五四运动以有力的支持。
D、进行了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为了充分报道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对进一步言论的摧残,《每周评论》进行了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
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拒绝了中国收回山东的要求,答应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这种屈辱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于是爆发了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报界出现团结一致的局面,积极报道和支持这个爱国运动。
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五四运动前后,适应群众政治斗争蓬勃开展的需要,进步学生报刊迅速增多,1919年一年之内就达40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1、《湘江评论》:1919年在长沙创刊,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4张4开的小型周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发表内容为新闻、政论、述论。新闻、评论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毛泽东执笔的《创刊宣言》是一篇气势磅礴、豪情洋溢的文章。李大钊评价此报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内容有:(一)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及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二)进行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宣传;(三)阐述了“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思想。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向旧世界宣战的号角。
2、《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以评论为重点,以“革新、革心”为该报的宣传宗旨。该报大量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读者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冠”。
四、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一声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重要人物有林纾、辜鸿铭、刘师培等,其代表报刊有《国故》月刊《新申报》《东方杂志》《公言报》等。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