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语文知识点1399
在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笔试内容中,文言文阅读往往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占有一定的比重,需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加以重视。
对解答文言文阅读题,许多考生会感到比较吃力。因为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文言文,且对于篇幅较长的课外阅读,考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作答的时候可能会凭自我感觉乱蒙一个选项。但并不是每一次乱蒙都能那么幸运,想要切实解决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把握文言文的考点,掌握技巧将其逐一击破。
笔者认为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点:第一,快速地整体把握文言文的主题,有利于对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概念和判断;第二,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归纳解题技巧。
一、如何快速把握文言文的主题
第一步,优先浏览标题、题干。先浏览标题,初步把握文章主旨。先浏览题干,有利于审清题意,弄清考点,带着问题回归原文找答案,以谋求更加高效的解题方法。另外,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能把握一定的文章主旨,尤其是内容理解题(主要指“选出下列哪一项对文章概括、理解不正确”)和开放性理解题题干。(例: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这篇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一个题干设置为“本文末段作者的学习经历引发了你哪些共鸣和思考?请作简要说明。”由此可推测出文章的主题离不开“学习”这一范畴。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考题的最后一问常设置为“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结合这段文字,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有什么优秀品质”,由此可推测出文章的主题莫过于赞扬两位将相的优秀品质。)
第二步,结合文章注释速读、通读全文,争取了解文章大意。(明确文章提及了什么人、什么事,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阐述了什么道理或者有什么样的意义。)另外,速读过程中要在相关考点处做标记,哪个人说了哪些话,做了哪些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第三步,针对题干回到原文对比作答。在把握文章大意和审清题意、弄清考点的基础上,分析判断文章细节,找出正确选项。
二、文言文阅读题中的高频考点
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的考题大致有以下几类:1.实词;2.虚词;3.断句;4.内容概括、理解;5.翻译;6.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实词的考查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几个方面。考纲中常见实词有120个,尽管考题为课外阅读,但实际上实词的考查往往属于“考题在外,答案在内”,所以实词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一些课内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文言虚词是文言阅读中的难点,虚词辨析为常见题型,如“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判断四组包含文言虚词的文言文中哪一组的意思和用法一致;此外,考生如果把文言虚词的基础打牢固,虚词还可运用在特殊句式的判断、断句和翻译等方面。例:“于”常作为介词,意为“在” “到”“从”。例句“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根据语境判断“于”作为介词,则该句句式为状语后置句,由此可判断该句的句读应为【乃/设九宾礼/于廷】,分析判断出该句的特殊句式和断句后,翻译就简单了许多,可译为:于是在正殿上用九宾礼接待了(蔺相如)。“于”表被动,意为“被”。例句“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由虚词“于”可判断该句为被动句式,可译为:所以在国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国外被张仪所欺骗。实际上文言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做辨别。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教材,在日常学习中时常参照例句分析虚词意义和用法或研读考题难句,将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记于心,以便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文言文断句也是常考题型,原文没有标点符号并用波浪线划出,要求考生对该句进行断句。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是否弄懂该句的大意,是否能根据句式、词性、语感将句子断开,考查的知识点多样,需要考生加以重视。
内容理解题考查的是考生的理解和总结概括的能力,考查的方向大多为文章主旨或具体事件、人物性格、开放性主观表达题。作答关于考查文章主旨、具体事件等题目时,需要以了解文章大意为前提,适度放慢作答速度,将选项逐一对比原文,找出错误项。(错误的常见形式有:无中生有、顺序错乱、混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等)。另外,传记类文言文中人物性格题常设置6组选项,要求选出主人公的一类性格特点,该类题型中往往设置了答非所问的选项,如要求找出表现廉政的原文,选项中却掺杂了交代人物或他人对其的评价等等干扰项,这些都需要我们留心判断。最后,开放性主观表达题需要我们先读懂文章,理清考题后结合自身或是现实社会,谈一谈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或收获(注意:启示和收获需要符合时代的主流思想,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翻译题主要采取直译的方式对句子进行翻译,另外要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现象,它们往往是翻译中的关键点。
古代文化常识题往往考查的是古代官职常识、皇帝称谓常识、科举常识、天文历法和古代地理,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进行识记。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快速、整体把握文言文主题及应对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些高频考点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