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管理学基础考前练兵

来源: 2017-06-01 21:13
 管理学基础考前练兵
一.选择题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 )。
 A.决策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3.为了保证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 )。
 A.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弱
 B.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强
 C.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时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4.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 )职能。
 A.组织 B.协调 C.控制
5.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 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 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6.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7.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8.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9.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B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10.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11.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 A.科研部门 B.学校 C.军队
 12.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 )的核心。 A.经营管理 B.战略管理 C.企业战略
13.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14.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15.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 B.生产管理 C.作业管理
 16.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 ),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
 A.策略 B.政策 C.规则
 17.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
 A.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 B.政策和策略 C.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18.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1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 )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A.主要目标 B.并行目标 C.次要目标
 20.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关键性 B.权变性 C.现实性
 21.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22.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 )。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23.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24.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 ),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
 A A.参与制目标设定法 B.专家目标设定法 C.员工目标设定法 25.在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以内。
 A.4个 B.5个 C.6个
26.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27.(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28.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 )。 A.5% B.6% C.7%
 29.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 )做支持。
 A.数据资料 B.科学技术 C.信息
30.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 )。
 A.长期预测 B.中、短期预测 C.技术预测
 31.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 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32.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 。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33.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 )。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34.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 )。C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35.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且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概率已知,那么,这种决策属于( )决策。
A、风险型 B、不确定型 C、确定型
 36.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其中,( ),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
。 A、希望完成的目标 B、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 C、 不予重视的目标
 37.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 C、需要和可能
 38.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 )人为宜。 A、5~10 B、10~15 C、15~20
 39.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40.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 。韦伯主要依据( )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
 A、劳动分工 B、职权等级 C、权威关系
 41.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
A、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B、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C、企业目标
 42.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 )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43.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较为合适。
 A、4~8人 B、6~8人 C、8~10人
44.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 )原则。A A、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B、因人设职,视能授权 C、任人唯贤
45.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亦即授权的( )原则。 A、明确责任 B、目标明确 C、权责对等
46.为了充分运用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 )部门的方法。 A、按产品划分 B、 按职能划分 C、按专业划分
 47.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48.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49.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 )的培训方法。
 A、职务轮换 B、临时职务 C、岗位学习
 50.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
 A、管理方格理论 B、权变理论 C、管理系统理论
 51.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 )等因素。 A、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胆识
 C、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52.领导者只决定目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这种领导方式被称作“效果管理”。它属于( )领导。
 A、集权型 B、均权型 C、分权型
53.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领导。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均权型
 54.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
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55.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 ,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
 A、不为法 B、转移法 C、缓冲法
56.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
 A、60-70% B、70-80% C、80-90%
57.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 )。 A、双因素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58.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即时控制
 59.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60.老张到总公司开会,回来的路上丢失了部分文件,致使总公司的指令不能及时被传达。由此造成的信息沟通障碍源于( )。
A、沟通通道的选择 B、外部环境的干扰
C、信息接受者的态度、知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二.判断题
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
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4.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5.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6.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7.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8.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9.“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10.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11.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12.权变理论学派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在美国等地遭到排斥,毫无价值。
1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14.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15.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16.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17.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18.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19.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20.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21.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22.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23.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24.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期限要适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目标设置可以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目的完成期限相一致。
25.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26.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27.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28.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29.定量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中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如对未来几个月的销售量的预测等。
30.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31.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32.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33.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
34.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
35.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
36.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
37.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38.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
39.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40.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41.企业中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目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42.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自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
43.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
44.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
4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46.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47.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来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
48.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之一。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
49.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50.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51.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52.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而成。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53.凡正面难以处理的问题,你不妨灵活适时地运用“逆向思维”来个“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亦即所谓的逆向思维法。 54.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要求分散,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55.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56.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57.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一般来说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
58.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 59.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60.在组织内部,如果有两个人为争夺同一个职位而相互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则这种冲突属于竞争。
三.名词解释
1、管理 2、行为科学 3、企业文化 4、战略管理 5、计划工作 6、企业目标 7、目标管理 8.决策 9、人员配备 10、企业组织结构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12、集权与分权 13、领导 14、领导班子 15、激励 16、控制 17、现场控制 18、前馈控制 19、集中控制 20、分层控制 21、分散控制 22、控制系统 23、全面质量管理 24.预算 25、成本控制 26、协调 27、冲突28、信息沟通 29、正式沟通 30、非正式沟通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2.计划工作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3.对目标管理该如何评价? 4.什么是决策?它具有哪些特征? 5.正确的决策应遵循哪些原则? 6.如何准确理解组织的含义? 7.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8.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 9.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10.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 11.简要说明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 12.领导者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13.管理系统理论是怎样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的? 14.领导者应具备哪些个人素质? 15.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16.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它们都是哪些需要? 18.激励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19.简述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0.对组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2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22.简要说明零基预算法的含义。 23.协调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4.组织冲突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25.什么是信息沟通?如何理解它? 26.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27.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 28.简述经验学派的主要特点。 29.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30.有效激励的方法有哪些? 五.计算题 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900元。试用盈亏平衡点法确定其产量。 2.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两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概率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0、2 0、3 0、5 甲方案 60 160 300 乙方案 0 180 360 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3.某企业计划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不同。有关资料如下: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方案 畅 销 一 般 滞 销 方案A 300 200 100 方案B 350 160 50 方案C 450 100 0 试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衷法分别选出最佳方案。(假设最大值系数为0、7) 4.某企业在下年度有A、B、C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市场状态 损益值 概 率方案 滞销 一般 畅销 0、2 0、3 0、5 A方案 60 160 300 B方案 80 120 320 C方案 0 180 360 用决策树法选择最佳方案。
 

管理学基础考前练兵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C;4.B;5.C;6.B;7.C;8.A;9.B;10.A;11.C;12.B;13.C;14.C;15.A;16.B;17.C;18.A;19.A;20.B;21.A;22.C;23.C;24.A;25.B;26.A;27.B;28.B;29.A;30.A;31.B;32.C;33.C;34.C;35.A;36.B;37.C;38.B;39.B;40.C;41.B;42.A;43.A;44.A;45.A;46.A;47.A;48.B;49.B;50.C;51.C;52.C;53.C;54.B;55.B;56.C;57.B;58.B;59.A;60.C。
二.判断题
 1.× 即目标、部门和关系 2.×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 而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4.× 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 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6.× 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 7.× 他就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8.× 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9.× “正式组织”中以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10.× 被称为案例教学 11.√ 12.× 在美国等地风行一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3.√ 1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15.× 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6.× 它就是预算 17.√ 18.× 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9.× 目标管理把以工作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 20.× 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 21.× 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自己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 22.×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 23.× 出版了《管理实践》 一书 24.√ 25.×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26.× 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 27.×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28.×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29.×定性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中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 30.×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31.×这就是决策的可行性特征 32.×它主要由企业中层领导制订 33.× 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反比例关系 34.× 就是程序化决策 35.× 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战略决策 36.×亦即产生了决策的满意原则 37.× 这就是决策的整体效用原则 38.×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 39.√ 40.×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41.× 在正式组织中,其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 42.× 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 43.× 提出了八条组织原则 44.× 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十五项基本原则 45.×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46.√ 47.×则集权程度较高 48.×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分权程度就应高些 49.√ 50.×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51.√ 52.×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53.× 亦即所谓的换位法 54.√ 55.×适于采用集权式组织形式 56.×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57.×一般来说适合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 58.×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 59.×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协调 60.×这种冲突属于战斗
三.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4.战略管理:就是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5.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6.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7.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8.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9.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10.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12.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13.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14.领导班子:在一个最高领导统帅下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层次的领导集体,即领导班子。 15.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16.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17.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18.预算: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预算多数是指财务预算,即用财务数字表明的组织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费用和总收入、净收益等。
19.集中控制:是指在组织中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20.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21.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在服从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
22.分散控制:是指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
23.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4.冲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在特定问题上目标不一致、或看法不相同或意见分歧而产生的相互矛盾、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
25.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26.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27.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8.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组织内的文件传达、定期召开的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汇报以及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等。
29.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30.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
2.什么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1)目的性。 (2)主导性。 (3)普遍性。 (4)效率性。 计划工作的作用:
3.对目标管理该如何评价?
目标管理具有下列特点:(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目标管理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陷体现在以下方面:(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
4.什么是决策?它具有哪些特征? 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具有这样的特征:(1)超前性。(2)目标性。(3)选择性。(4)可行性。(5)过程性。(6)科学性。
5.正确的决策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满意原则。 (2)层级原则。 (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效用的原则。
6.如何准确理解组织的含义?对于组织,要从两个角度理解其含义。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在管理学中,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动态方面,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7.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目标任务原则。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 (4)管理幅度原则。 (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8.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9.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1)决策的数量。 (2)决策的范围。 (3)决策的重要性。 (4)决策的审核。
10.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 (2)任人唯贤原则。 (3)因事择人原则。 (4)量才使用原则。 (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11.简要说明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1)较高的政治素质(2)良好的道德品质。(3)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4)良好的决策能力。(5)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6)富于创新精神。 (7)健康的身体素质。
12.领导者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领导者的影响力表现在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们包括:决策权、 组织权 、指挥权 、人事权 、奖惩权。自身影响力就是领导者以自身的威信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自身影响力不具有法定性质,而是由领导者个人的品质、道德、学识、才能等方面的修养在被领导者心目中形成的形象与地位决定的。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包括下述几方面: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13.管理系统理论是怎样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的?(1)专权命令式。 (2)温和命令式。 (3) 协商式。 (4)参与式。
14.领导者应具备哪些个人素质?(1)政治素质。 (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
15.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如何用人、激励人和治理人的艺术方面。 (1)科学用人的艺术表现在:知人善用的艺术;量才适用的艺术;用人不疑的艺术。 (2)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激励理论是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行为科学家根据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激励艺术和方法,提出了许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理解和主张。 (3)适度治人的艺术 治人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当包括科学用人和有效激励人的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批评人、指责人,帮助人克服错误行为以及发动人的艺术。
16.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职工空间距离的远近。 (2)职工彼此交往的频率。 (3)职工观念态度的相似性。 (4)职工彼此需要的互补性。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它们都是哪些需要?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 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生理上的需要。 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 第三层次是友爱和归属的需要。 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 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18.激励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19.简述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 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2) 控制是及时改正缺点、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 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4) 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20.对组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原则:(1)目标明确原则;(2)重点原则;(3)及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1)控制工作要有全局观点;(2)控制工作应面向组织未来发展;(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2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2.简要说明零基预算法的含义。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是从零开始的,重新编制预算。预算人员以一切从头开始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各项活动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
23.协调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 (2)效率原则。 (3)责任明确原则。 (4)加强沟通原则。
24.组织冲突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1) 回避, 即让冲突双方暂时从冲突中退出或抑制冲突。 (2) 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 (3) 妥协, 要求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4) 树立更高目标。 (5) 合作,即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 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
25.什么是信息沟通?如何理解它?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要准确理解信息沟通的含义,需注意以下几点:(1)信息沟通首先是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递,信息沟通就没有发生。 (2)成功的信息沟通,不仅需要信息被传递,还要被理解。 (3)信息沟通的主体是人,即信息沟通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4)由于管理过程中各种信息沟通相互关联、交错,所以管理者把各种信息沟通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即管理信息系统。
26.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1)社会环境。(2)政治环境。(3)经济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教育环境。(6)自然地理环境。
27.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8.简述经验学派的主要特点。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使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29.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1) 现实性原则。(2) 关键性原则。 (3) 定量化原则。 (4) 协调性原则。 (5)权变原则。
30.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激励方法有哪些? (1)物质鼓励。(2)精神鼓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
五.计算题
 1.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 Q=1000000/(900-700)=5000(单位) 所以,该产品达到盈亏平衡时的产量是5000个单位。
2. 根据题意绘制决策树: 滞销0.2×60 一般0.3×160 甲 畅销0.5×300 滞销0.2×0 一般0.3×180 乙 畅销0.5×360 甲方案的期望值=0.2×60+0.3×160+0.5×300=210 乙方案的期望值=0.2×0+0.3×180+0.5×360=234 因为乙方案的期望值是234,大于甲方案,所以选择乙方案为最佳方案。
3.分别选出最佳方案。(假设最大值系数为0、7) 冒险法:max 300,350,450 =450,它所对应的方案C为最佳方案 保守法:max 100,50,0 = 100,它所对应的方案A为最佳方案 折衷法: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如下 A方案=300×0.7+100×0.3=240 B方案=350×0.7+50×0.3=260 C方案=450×0.7+0×0.3=315 max 240,260,315 =315,它所对应的方案C为最佳方案
4. 根据题意绘制决策树: 滞销60×0.2 A 一般160×0.3 畅销300×0.5 滞销80×0.2 B 一般120×0.3 畅销320×0.5 滞销0×0.2 C 一般180×0.3 畅销360×0.5 A方案的期望值=60×0.2+160×0.3+300×0.5=210 B方案的期望值=80×0.2+120×0.3+320×0.5=212 C方案的期望值=0×0.2+180×0.3+360×0.5=234 C方案的期望值234,为最大,所以选择C方案为最佳方案。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