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十六章 管理信息及管理信息系统

来源: 2017-06-01 21:21
 第十六章  管理信息及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
1.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熟悉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作用;
3.了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一节  信息和管理信息
一、信息
信息是一种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组织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美国著名学者维纳(Norbert Wiener)指出:“信息是人和外界作用过程中互相交换的内容和表述”。包括以下含义: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可通信的知识;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信息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价值,并使决策的不确定程度减少。信息有以下分类:
1.按类型分 信息可分为宇宙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等。
2.按载体的特征分 信息可分为语音、图像、文字、数字信息等。
3.按在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分 信息可分为政治、军事、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生活、体育等信息。
(二)信息的特征
信息反映了某一事物的现实状态或情况,它是伴随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而客观存在的。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信息,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事实性 事实性是信息的最基本特征。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反而价值为负值。
2.传输性 信息可通过人工或传播媒介进行传输。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可以传输文字、数字、图像、图形、声音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3.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与能量和物质不同,它可以为人们所共享和利用。
4.转换性 人们将信息、物质、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信息、物质和能源之间可相互转换,特别是信息可以转换为物质、能源和时间等。
二、管理信息
(一)管理与信息
现代管理核心是决策,决策的基础是信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与利用贯穿着决策各个阶段,决策形成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利用以及新的信息形成过程。管理职能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持。信息活动是管理活动的支柱,因此,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水平也就成为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二)管理信息的概念
管理信息,是指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所收集、处理、利用的各种有关信息的总称。换言之,管理信息是指那些对组织活动有影响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管理信息有利于系统目标的设立,是组织进行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能够对系统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它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有助于对组织资源作出合理安排。
管理信息的主要特点有:①原始数据来源范围广泛;②信息资源具有非消耗性;③信息处理方法多样;④信息量大;⑤信息的发生、加工和应用在时间、空间上不一致。
(三)管理信息的分类
管理信息有各种类型,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可将管理信息主要分成:
1.按加工程度来分 可分为原始信息、加工后的信息和高级信息。
2.按决策层次来分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3.按信息稳定性分 可以分为固定信息、相对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另外在组织中,管理信息还可按管理职能、管理级别、管理对象、信息用途、信息流向来分类。
第二节  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一、管理信息的来源
管理信息来源于组织的内部和外部,构成了组织的内部管理信息和组织的外部环境信息两大类。组织内管理信息反映了组织内部的运行状况,包括计划决策管理信息,综合控制管理信息(如组织管理信息、质量管理信息、经济管理信息等)、业务技术管理管理信息(如医院管理信息、药品管理信息、设备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等)等,它们构成了管理信息体系。对组织内部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可使管理人员掌握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做到“知己”。组织外部环境信息反映组织所面临的环境状况,它包括经济、政治、政策、文化等各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可使管理人员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制约条件,做到“知彼”。只有对组织内部的管理信息和组织外部的环境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处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在管理实践中“百战不殆”。
二、管理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收集就是按照管理者的需要和信息系统的要求收集的原始信息。这是信息处理工作的第一步。所收集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信息的质量。任何信息系统,如果无法收集到符合实际的信息,那么它理论上的功能再强,也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在信息收集中,不仅要及时准确,而且还要有针对性,即根据信息处理的目的和要求有选择地收集有关信息。
(一)管理信息收集的内容
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原始信息收集是指在信息或数据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或数据所描述的实体上,未经加工直接把信息或数据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在某种介质上记录下来。二次信息收集则是指收集已记录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的信息或数据。这两种收集在许多问题上是有原则区别的。
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按信息系统要求,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记录下来,做到不漏、不错、不误时。因此,它要求时间性强、校验功能强。由于它要求信息系统与信息源直接联系,而信息又具有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属性,因此,在技术手段与实现机制上常常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二次信息收集则是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其实质是从别的信息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相关的实体信息,即通过信息的传递获得相关信息。它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有目的地选取所需的信息,并能通过本信息系统正确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由于这时所得的信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已经离开了所描述的实体,从严格意义上讲,一般不进行校验。所谓正确解释是指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在指标含义、统一口径等方面的统一认识,以防止误解。
在实际工作中,业务信息系统常常涉及原始信息收集,而其他几种信息系统主要涉及二次信息收集。当然,这两者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信息和各项指标是由各省市的数据加工而得到的,而这些省市将从地区收集来的信息视为原始收集。但是,省市送报的各种信息是依据其下属地区所提供的数据加工而得到的。因此,国家和省市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注意指标解释、口径统一等二次信息收集中所应考虑的问题。
(二)管理信息收集的方法
根据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方式的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人工信息收集和联机信息收集两种。信息收集可以是人工收集,也可以通过联机方式形成自动化信息收集系统。人工收集的信息,一般是经过一定的中间环节而获得的信息,如档案文件、票据、凭证等。采用人工采集时,要对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准确性充分了解,以保证所引用资料的可靠性。联机方式收集信息,主要是指将某种计算机装置、测试装置等直接与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相联接,利用电磁感应、光电感应、声电感应、电热感应及机械原理等,将所需要的有关数值或状态数据直接送入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不经过人工测量、记录、整理而由计算机直接处理。采用人工方式收集数据的及时性差,出错率高;采用自动化装置收集数据快速、准确,但投资较大,两者相比,联机方式应是信息收集的发展方向。
三、管理信息的处理
(一)管理信息的加工
一般来说,信息系统总需要对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某些处理,以便得到更加反映本质的信息,或者使信息符合用户的需要,这就是信息的加工。
信息加工的种类很多。从加工本身来看,可以分为数值运算和非数值运算处理两大类。数值运算方法很多,它包括数理统计中的各种统计计算及检验,运筹学中的各种最优化算法以及模拟预测方法等等。非数值数据处理包括排序、归并、分类以及平常归入字处理(word processing)的各项工作。
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首先要根据信息系统的要求作加工处理,它包括:数据转换、录入、排序、计算等。
(二)管理信息的存储
信息系统必须具有某种存储信息的功能,否则它就无法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挥提供信息、支持决策的作用。
信息的存储就是对原始待加工的数据及已加工的各种信息的储存。信息存储涉及物理存储和逻辑组织两个问题。物理存储是指将信息存储在适当的介质上(如磁盘、光盘、磁带等)。逻辑组织是指按数据逻辑内在联系和使用方式,把数据组成合理的结构(如数据库结构)。为此需要确定储存哪些信息、储存多长时间、以何种方式储存、采用何种数据结构,以符合处理速度快、占用存储器容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要求。
任何信息系统,在涉及信息的存储问题时,都要考虑存储量、信息格式、存储方式、使用方式、存储时间、使用权限、安全保密等问题。简单地说,信息系统的存储功能就是保证已得到的信息能够不丢失、不走样、不外泄,随时可用。
(三)管理信息的传输
当信息系统具有较大的规模,在地理上有一定分布的时候,信息的传递就成为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一项功能。
信息的传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例如,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共享各网点的信息资源;二是信息处理结果的输出,常以报告、文件、图表等屏显或打印等形式输出给各用户,并传送到相关部门。
在实际工作中,信息传递问题与信息的存储需要联系在一起考虑。当信息分散存储在若干地点时,信息的传送量可以减少,但由于分散存储带来的存储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如安全性、一致性等,就会变得难以解决。如果信息集中存储在同一个地点,存储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信息传递的负担将大大加重,信息处理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实际工作中,需根据信息处理的各种要求,对这二者作权衡后,进行合理选择。
(四)管理信息的反馈
信息反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反馈是一种控制的行为,任何有效的管理活动都需要有效的反馈机制,这种机制是否灵敏是管理信息系统有无生命力的重要表现。有些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没有集中综合的信息反馈功能,而处于分散收集的状态,从而形成了工作量大,可靠性低,反馈链长,传递缓慢,信息量小的状态。这样造成所建立的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
一、管理信息系统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若将一个以处理信息为使命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的话,那么应用于管理的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系统,通常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Gorden B.Davis)对管理信息系统作了如下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利用各类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的功能”。
目前一般学者的定义是: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这些设备和其它的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达到提高组织效益和效率为目的,从而支持组织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各部件的构成框架。从不同角度理解,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构,主要包括概念结构,功能结构和软硬件结构。
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可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等四大部分组成(图16-1)。
 
 
 

图16-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这里,信息源是指对信息进行识别和收集后产生的信息,信息处理器担负保存、传输和加工的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而整个的信息处理活动由信息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控制。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从使用角度看,一般由各种功能组成。一个企业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由计划子系统、供应子系统、技术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这些功能模块通过信息的使用和产生形成联系,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功能之间的组成方式被称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所依托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其连接方式、系统内部运行的系统软件、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
(三)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层次
组织内部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基层、中层、和上层三个管理层次,各层因其所处地位不同、职能不同,所需信息也不尽相同。而管理信息系统对应这三个层次,也可分为操作控制层、管理控制层、战略规划层。操作控制层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控制层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而建立在管理控制层之上的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图16-2)。
 
 
 
 
 
图16-2  组织管理层次
(四)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组织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作用于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其作用也愈来愈重要,组织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由追求组织某个局部领域的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向追求组织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及增强组织竞争力转变。它在组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现代化的体现 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现代化的组织制度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
2.管理信息系统能为组织的决策提供服务 决策是通过对组织内部、外部的情况的充分把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决策依赖于信息,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3.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的依据 在管理控制中,信息可用来控制组织的整个生产过程、服务过程的运作,并且,信息的反馈不断用来调整已有的计划,是组织的各种运作过程达到最佳。
4.管理信息系统为组织内外联系提供保障 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组织和外界的联系都是通过信息互相沟通的,没有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内外的各种沟通和协同工作就难以做得很好。
5.管理信息系统能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效益 一个能够集中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管理信息系统,会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是组织活动过程中的人力、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组织的效益最大化。
二、医院信息系统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莫瑞·考仑(Morris.Collen)于1988年给了如下定义: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一般学者认为,医院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收集、存储、传递、分析处理包括临床和管理的所有信息。
(二)医院信息系统组成
作为一个医院信息系统,它一般由满足医院管理要求的管理信息子系统、满足医疗要求的临床医疗子系统(包括一些医院信息系统的高级应用)和提高办公效率的办公自动化子系统组成。医院管理信息子系统主要任务是:收集涉及医院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后(如经济活动信息、医疗仪器设备信息、药品药剂管理信息、门诊状况及住院状况信息、财务信息、人事管理信息、后勤管理信息等),进行存储,加工处理,输出结果,供医院管理决策层参考;临床医疗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医院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然后进行加工处理,其输出结果不仅对医学科学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医院管理系统提供相关的临床管理信息。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主要用来进行各种文档处理,日常办公事务的处理以及办公流程的管理等。
根据一般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属性和医院自身的特点及其需求,医院信息系统应具有收集并永久存贮医院所需全部数据的功能。由于医院信息尤其是病人信息具有动态数据结构和数据快速增加的特性,医院信息系统应具有大容量的存贮功能,能快速、准确地随时提供医院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支持医院运行中的各项基本活动;具有单项事务处理、综合事务处理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等。根据这些要求,大多数医院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基本功能模块:
1.管理信息子系统 一般包括门、急诊挂号功能模块,住院病人管理功能模块,药库、药房管理功能模块,病案管理功能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模块,财务管理功能模块,医院后勤物资供应功能模块,固定资产、医疗设备管理功能模块,院长信息管理功能模块,医疗保险功能模块和医疗统计子系统等。
2.临床医疗信息子系统 一般包括住院病人医嘱处理功能模块,护理信息功能模块,临床实验室检查报告功能模块,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处理功能模块,放射科信息管理功能模块,手术室管理功能模块,功能检查科室信息管理功能模块,病理卡片管理及病理科功能模块,血库管理功能模块,营养与膳食计划管理功能模块,临床用药咨询功能模块等。
3.可附加的医院信息系统的高级应用 医学图像实时传输与查询、归档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计算机化的病人病案系统,教学支持,Internet医学情报,远程诊断与教学功能模块系统等
4.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一般包括医院办公文档处理功能模块,日常办公事务功能模块,各种医院办公流程处理功能模块等。
(三)开发医院管理系统意义
医院信息系统是用计算机技术改造医院的传统管理方式,是医院从原始的经验型管理向现代的科学型管理的转化。医院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能够充分地节约医院日常工作中不必要的浪费和开支。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将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学科研、教学;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并改善经营管理,堵塞漏洞,保证病人和医院的经济利益;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医院信息系统还可以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和决策信息。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只有通过建立满足现代化管理需要的医院信息系统,才能不断提高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改进医院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逐渐在我国各级医院中逐步推广应用。经过数十年的探讨与运用,目前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正从部门级信息系统向集成的、完整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趋向范围更广的国际互联网扩展,从而与国际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接轨,新一代的医院信息系统不仅扩大了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和功能,而且开始从信息服务向智能服务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1.医院信息系统已嵌入各类医学专家系统、护理专家系统、辅助诊断系统、使医院信息系统能够直接为医疗服务。
2.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在管理系统上提供智能服务;并能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分析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
3.将医院信息系统通过网络或卫生与一些医学文献和情报检索系统联机,及时地提供最新的医学文献和情报。
4.交互式电视、数字图像压缩和高速电话线路等有关技术的飞速进步,为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发展和远程医疗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开发一个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必须采用科学的开发方法。迄今为止,有多种方法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但是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针对不同规模的系统,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常用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
1.生命周期方法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就是将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预先确定好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再按一定的策略和准则完成相应阶段的任务。每一个步骤都要遵循严格的程序,每一个阶段必须有完整的文档纪录。
生命周期方法的基本策略和准则有:预先明确用户对系统的需求;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规划整个系统的结构,并逐步设计系统的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明确分工,上一阶段的结果作为下一阶段开发的依据;强调文档的规范化和明确性,保证各个阶段的衔接;强调阶段结果的评审,以确定是否达到阶段目标,以减少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隐患。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就是强调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整体思路清晰,能够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其次是将系统开发分解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目标明确,任务相对独立,有利于专业人员分工协作,降低开发难度。再是每个阶段的要求明确,各种文档完整和规范,有利于把握系统的开发过程。
2.快速原型法 虽然生命周期方法较为完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用户介入系统的深度不够,系统的需求难以一下子完全准确确定,这样就难以确保系统真正符合用户的要求;另外生命周期方法开发周期长、各阶段文档资料太多,一般用户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文档。这些缺陷导致了快速原型法的产生。
快速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获得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高效的开发工具,尽快建立一个新系统的原始模型(称为“原型”),交付给用户使用,在这基础上听取用户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如此循环重复,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模型为止。
采用快速原型法的关键是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快速地建立原型。这种方法的基本策略和准则是不要求在系统开发之前就得到用户的所有需求;尽快向用户提供系统的原型;与用户直接交流,解决问题;修改和完善原型,最后实现系统的设计目标。
快速原型法虽然能够降低开发风险和开发成本,但这种方法也有较为明显的缺点,首先是对开发工具要求过高,否则工作量就会太大;其次,是对小系统和简单系统较为适用,但要解决复杂系统和大系统问题很困难。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按照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思想,国内一般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和维护等(图16-3)。
 
 
 
 
 
 
 
 
 
 
 
 
 
 
 
 
 

图16-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的重点就是确定系统的目标、总体结构和各子系统,并制定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总体规划目标:基本了解用户的需求,并调查用户的内外环境、业务流程等,在这基础上,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制定出实用、先进的项目总体方案。
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初步综合业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组织概况,管理现状,外部环境,现有信息系统情况以及组织对信息系统的新需求。
(2)组织状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数据需求和管理功能需求等;分析现行管理体制的合理性和需要进行管理结构调整的方面,包括结构设置、职能划分、业务流程方面的调整;分析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内部资源所能投入的能力以及组织的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分析现行信息系统运行效果以及分析影响组织管理水平提高的薄弱环节。
(3)新系统规划:主要是明确建立新系统的目标,确定新系统的总体结构,确定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子系统,确定新系统的配置原则。
(4)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在项目目标确定后,并对系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人员必须对系统开发进行可行性研究。其任务就是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出发,分析组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及其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并初步拟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框架和技术线路。主要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论证其可行性。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逻辑设计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组织进行全面的详细调查,采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等工具描述组织的各种数据和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阶段所产生的各种系统分析文档,是以后各阶段开发和设计的主要基准和依据。系统分析的目标是:进一步调查现行系统的运行环境、业务流程和用户需求情况,基本确定新系统的功能结构、性能指标,在这基础上确定系统的逻辑模型。
主要内容包括:
(1)详细业务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和功能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业务的调查(包括: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流程、内容、方式等),组织的信息调查(包括:信息来源、编码、处理方式等)以及现有系统的调查。
(2)现行信息系统调查:包括系统目标分析,系统功能分析,组织内部关系分析,各种信息分析,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分析和需求分析。
(3)新系统逻辑模型确定: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新系统的目标、进行系统总体结构的描述,对各子系统功能描述,对各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系统数据的输入输出描述,确定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在这基础上,产生子系统模型的功能表,数据流程图,输入/处理/输出表,数据字典等系统分析文档。
(4)确定代码体系:包括组织的产品、原材料、人员、机构等。尽可能使用国际、国家的标准代码。
3.系统设计 又称物理设计。它要根据系统分析报告中的逻辑模型、功能要求等,提出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即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设计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系统逻辑功能的新系统实施方案,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施和程序编制做好准备。这阶段的工作要按以下四项原则进行:
(1)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包括三个反映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系统的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响应时间。
(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包括系统的检错、纠错、容错、排错能力及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
(3)良好的交互性与可操作性。
(4)有较好的可扩充性与可维护性:这样系统才能有较长的生命力以及系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代码设计:代码设计的作用是为实体或属性提供唯一而确定的标识,便于数据的存储与检索,并能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代码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参照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每一个代码对其所代表的数据项必须是唯一的;代码设计要等长;设计的代码在逻辑上要满足用户需求。
(2)子系统模块设计:子系统模块设计采用结构化方法,以系统的逻辑模型为基础,运用一套标准的工具,通过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将系统划分为功能明确,大小适当,并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且易于实现的模块,从而将复杂的系统化解为简单的模块进行设计,然后按这些模块关系组成结构化系统,即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3)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结构定义,数据表定义,存储设备和存储空间组织的确定,数据使用权限设置等内容。
(4)输入设计:输入设计的原则是提高输入效率和减少输入错误。它主要包括输入类型的设计,输入介质和设备,输入格式以及输入纠错等内容。
(5)输出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需要的信息,其内容主要包括输出类型设计、输出格式和内容、输出方式和介质及输出对象等。
(6)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包括网络系统及布线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等)等内容,它主要考虑系统的处理能力、系统的信息量,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如何保护现有计算机的资源等因素。
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是将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的阶段。阶段目标:建成符合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要求的新系统,并通过鉴定、验收、交付使用、同时转入运行和维护阶段。
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系统配置方案,购置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及网络设备,进行机房施工或改造,机房设备安装,计算机设备安装调试,设备和系统软件验收等;进行程序设计准备,然后编程(包括程序设计,程序运行,程序调试);采用进行功能模块测试和组装测试;进行数据采集;进入系统的试运行和转换;编写使用说明书等文档。
系统实施的方法:为了降低系统实施的风险,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首先是强调领导的亲自参与,其次是做好人员的培训,第三是抓好各种设备的选购以及做好数据的规范工作及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5.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在新系统试运行成功以后,新系统在输入组织的实际的数据后,新系统投入正常运行。
阶段目标:保证新系统正常、可靠、安全地运行,并不断完善。
系统运行:为保证系统的日常运行正常,首先是建立好各种管理和操作制度(如:机房管理制度、安全保密制度,软件管理制度,备份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其次是做好基础数据整理和录入工作,保证数据的一致准确和完整。
系统的维护:系统的维护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及程序的维护,机房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和代码的维护等,并保管好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文档、全部源程序清单、系统技术说明书、系统的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手册等
6.系统的评价
系统评价的目的:在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需对系统的技术性能及系统的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价,同时,还要指出系统的还需完善的地方,并写出评价报告,为以后系统的改进或扩张提供依据。
评价的内容:首先是系统的技术评价,它包括系统的总体技术水平,系统的功能覆盖范围,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深度,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系统文档的完备性等;其次是系统效益评价,它包括直接效益评价和间接效益评价。
7.项目的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资源和时间、资金、人力、设备、材料等约束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目标(质量、投资、速度)的项目要求的任务进行计划与控制的过程。
项目管理的必要性:通过项目的管理,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全局而又切合实际的安排,可为估计人力的需求提供依据,并能通过计划安排来进行项目的控制。
项目开发人员的组织:首先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管理,协调各部门关系,调配信息系统建设所需资源;然后建立项目设计组,其成员必须包括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以及管理模型设计人员,组织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等;最后是组成项目编程小组,主要根据详细设计要求,完成模块的编程设计,并将它们分调完毕。
本章提要
1.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信息是人和外界作用过程中互相交换的内容和表述。”信息具有事实性、传输性、共享性和转换性等特征。
2.管理信息是指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所收集、处理、利用的各种有关信息的总称。从不同的角度可将信息和管理信息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这些设备和其它的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达到提高企业或组织效益和效率为目的,从而支持企业或组织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4.医院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收集、存储、传递、分析处理包括临床和管理的所有信息。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方法和快速原型法。国内一般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和维护等。
专业术语
1.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2.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3.医学图像实时传输与查询、归档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
本章深入阅读的书籍
[1]吴琮璠,谢清佳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朴顺玉,陈禹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案例分析
千瑞医院HIS系统
一、背景
千瑞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设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8个。核定床位900张,全院职工2500,其中医师550名,年住院病人近3万人次,日均门诊量为约为5000人次,最高8000多人次。
二、建立HIS的动因
1.医院各窗口排队长,患者等候时间长。
2.医院内部管理效率低,各部门信息共享困难。
3.医护人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
4.各种检查、检验数据和影像及病人档案管理困难。
5.医院竞争的需要。
三、HIS开发
首先成立以院长为首、科室主任参加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采用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成立分管院长领导下的信息中心;选择了较有实力的专业医院IT开发商。经过近几年的投入,千瑞医院已经在大型企业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相关开发工具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急诊,住院,医技(包括和PACS),办公自动化子系统等应用系统,使医院信息化建设出规模。
四、千瑞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与结构
(一)软硬件平台
主机:HP LH6000 4CPU, MEM 2G ,2台
操作系统:WIN2000ADV
网络主干:ATM
(二)开发平台和工具
数据库:SYBASE ASE11.9.2
备份服务器:SYBASE REP SERVER
体系结构:联机事务处理:二层C/S结构
分析设计: PowerDesigner 6.1.5
应用开发: PowerBuilder 7.0
(三)主要子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门、急诊挂号子系统,门、急诊病人管理及计价收费子系统,医疗保险子系统,住院病人管理子系统,药库、药房管理子系统,病案管理子系统,医疗统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与医院经济核算子系统,医疗设备管理子系统,院长办公综合查询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临床实验室检查报告子系统,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处理系统,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手术室管理子系统,病理卡片管理及病理科信息系统,血库管理子系统等。
医院信息系统的高级应用:医学图像实时传输与查询、归档系统,病人床边信息系统,计算机化的病人病案系统。
(四)主要功能说明
1.人事管理子系统 建立全医院人事信息档案库。档案库内除了包括医院中各类人员的基本自然情况、技术等方面信息,结合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有目的地存储相关数据。该系统能完成一般医院的人事管理的主要业务工作,还应强化查询统计功能,以便能更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开发人才,预测医院对各类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2.财务管理与医院经济核算子系统 对医院发生的各种财务费用进行统一管理,正确及时地反映医院财务收支状况。财务管理子系统是HIS中的关键子系统。
3.门、急诊挂号子系统和门、急诊病人管理及计价收费子系统 能完成现金交付、自费支付、支票支付、退款等各种收费退费操作;能进行本窗口的当日核算汇总。系统应能将本窗口的收费数据实时传送到汇总机中。支持医院各门诊收费窗口的汇总操作。
4.住院管理子系统 对住院处的全面业务实施管理。本系统能完成住院病人的登记,押金处理,住院费用动态管理及最后结算;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医院在院病人的实际费用,并进行押金超限报警;能进行住院费用欠款管理;能及时反映出病房床位的使用状况,对病房床位的未来使用状况进行预测。
5.药品管理子系统 包括门诊药房管理,病房药房管理,药品管理账务处理等。
6.院长办公综合查询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能从医院各子系统收集有关院长感兴趣的信息,院长可随时查询检索。
7.病案管理子系统 以输入、存贮、充分利用宝贵的病案资源为目的的医院HIS的重要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建立病案库,并应有强大的查询检索功能。在病案管理子系统中,还包括病案质量评估模块。
8.临床实验室检查报告子系统 在系统中建立检验项目标准库、检验项目收费标准库、检验结果库。
9.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放射科所涉及的各种检查和放射治疗的预约库,对检查、诊断和治疗的预约进行管理。建立各种检查费用标准库对各种检查进行划价。
10.建立X光照片的数据库 对各种X光片进行登记、归档、存储、检索、统计。
11.医学图像实时传输与查询、归档系统 PACS系统是数字化医院的一个重要体现,千瑞医院的整个PACS系统符合国际数字医学影像及通讯标准DICOM3.0,全院范围内实现无胶片,并与医院HIS、RIS系统的整合。
(五)结果
随着HIS逐步完善和投入运行,近年来,该院门诊量年增10%,住院人数增5%,平均住院天数从9.9下降到8.8天,床位使用率升至99.9%,年收入增加11.9%。另外该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病人排队时间减少了,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由于药品实行量化管理,使药品消耗更透明;医生的工作强度降低,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病人治疗方案的研究。特别是最近推出的PACS系统,进一步推动了其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进程,PACS系统投入运行后,仅胶片用量就减少70%。经核算,仅此一项节省的胶片费用(包括冲洗设备、消耗材料、相关人员的工资、利息等)就达70万元。另外,医院在PACS运行后,病人流通量增加,住院检查时间从平均9天减少为6.9天。如果按目前床位数900张左右计算,平均住院日能减少2天/人,则相当于增加200张床位,以每张床位每天收入100元(含成本)计算,每年可增加收入700万元左右。在PACS与HIS系统整合以后,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按照传统拍片流程,一个门诊病人从拍片到取片,约需2小时。而现在只需约半个小时就可调阅病人的影像。总而言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整个医院医疗工作的流程大大改善,医院的运作效率大幅提高,运营成本降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案例思考题:
开发千瑞医院HIS,需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与思考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2.信息处理有哪些内容,数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医院信息系统?
4.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是什么?
5.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徐金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