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史知识点14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及原因
(1)六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蛮、俚等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3)五代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4)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3.几种赋税制度的比较
(1)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比较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的征收标准是以人丁为主,征收的赋税是以实物为主。两税法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虽然也以征收实物为主,但却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主要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征收,且征税时间也固定为两次。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征税标准的不同。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反映出封建国家对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编户制度和摊丁入亩比较
编户制度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府把农民编人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发徭役、兵役。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摊丁人亩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府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编户制度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税收征收的是实物。摊丁入亩实行后,不仅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而且税收也不再征收实物,而是征收银两。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