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史知识点685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
【考点梳理】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特点
①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农民小生产相结合
②生产力:人力和畜力结合,铁器牛耕
③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
④经营方式:男耕女织
⑤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
2.传统社会中还长期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始终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
㈡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1.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经济特权
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危害:开埠通商、倾销商品、协定关税对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很不利。
2.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织”与“纺”分离:鸦片战争后,洋纱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
“织”与“耕”分离:洋布输入中国,取代土布。
3.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㈢自然经济的解体
1.鸦片战争后:
东南沿海地区相继开放,列强纷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洋货畅销,中国传统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外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产品,使中国农副产品的生产依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