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生物知识点267
提到生物这门课程,大多数老师就会摇头:“生物课难上!” 特别是近年高考制度改革,把生物列为非高考科目,生物课便似被打入了冷宫。老师不重视,学生更不把它放在眼里。
生物作为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高中九门会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它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认识自然,更启发学生该如何去改造自然,特别是在我们提倡 “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理应摆正生物的位置,平等地对待这门课程,但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多少年来我们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惯性还没有解除。
该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呢?要靠强力把学生硬拉到生物这边来是行不通的,我想关键还在于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生物上来。
第一,我们生活在环境中,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生物课的内容跟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一条途径。
例如在讲蛋白质代谢途径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件生活小事: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同学早上都喝牛奶,但多数都是空腹喝,光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对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到哪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蛋白质代谢的一条途径),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样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蛋白质代谢的另两条途径),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增长了生活常识,同时对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例如在讲细胞膜的结构时,把它比喻成一块双层的蛋糕上(磷脂双分子层)镶嵌着一些果仁(蛋白质分子)。再如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把它类比成人过河,若此人会水,他可以直接从上游漂流到下游(高浓度→低浓度)(自由扩散);若此人不会水,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当他从上游到下游时(高→低),不需花费力气(不要ATP)(协助扩散);当他从下游到上游时,需奋力划船(消耗ATP)(主动运输)。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且过耳不忘。
第三,利用挂图,生物书上插图比较多,其中大部分都有相应的挂图,生物老师应该把这些挂图充分利用起来。有些知识内容繁杂,不容易记忆,例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通过挂图,老师一边对照图讲解各部分结构,学生也就把这些结构和对应的图形牢记在脑中了。有些知识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往往不容易跟上老师讲解的思路,通过挂图,整个过程通过图形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线索。例如在讲细胞有丝分裂时,因为觉得挂图不够清晰而没有使用,叫同学一边对照书上的图一边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结果发现一堂课下来,有不少同学表现惘然,对上课讲的知识不能当堂领会,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干脆趴在桌上睡大觉。有了这次教训,后来在讲减数分裂时,用了挂图,马上学生一个个振作精神,看看挂图。有了挂图作为依托,学生听课就容易听懂,每一个图形弄清楚了,串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减数分裂虽是一个重点加难点的内容,但通过挂图教学,老师讲起来轻松,学生听起来也轻松,一个难点就轻而易举地被攻破了。
第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生物课往往容易走上“满堂灌”的老路。这样的课当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更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要改变这种状态,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讲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表达的机会。
我们在讲授一堂课的新课内容之前一般要复习前一堂课讲的内容,这就可以叫学生自己上来讲,上台讲的同学当然神经紧张兴奋,下面的同学的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起来,随着讲台上同学的讲述,一同四顾前一节课的内容,一旦有错,下面的同学马上会把它纠正过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复习的效果也好。
还有对于有些比较典型的,概念易混淆易错的题目,可以叫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各抒己见,摆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在共同的探讨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要在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也实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以上只是我在短短一个学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点肤浅的体会,但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身所处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快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步伐,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