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1336
1、《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2、《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渐进原则。
3、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4、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5、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6、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7、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
8、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9、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1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1、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13、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14、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15、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16、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 9年以上。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1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19、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20、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21、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
2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23、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24、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25、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6、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