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RNA干扰机制的步骤
A.dsRNA的形成
B.siRNA的形成
C.DNA逆转录为RNA
D.RNAi的形成
E.DNA的复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HDL-C血管保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A.抗氧化作用
B.抗炎作用
C.清除有害磷脂
D.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E.抗血栓和促纤溶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对未经治疗的患者,以下检查项目,哪几项结果正常时却不能排除心力衰竭
A.心电图
B.胸部X线检查
C.冠状动脉造影
D.血浆利钠肽水平
E.血浆肌钙蛋白水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患儿,男性,4岁。胸闷憋气,神疲乏力,时觉心前区疼痛,活动后诸症加重。2周前曾患流行性腮腺炎。查心电图: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为明确诊断,下列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病毒分离
D.血心肌酶
E.血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女性,60岁,1周前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心悸、气促。为确诊最有帮助的血清酶学检查是
A.CPK同工酶
B.GOT
C.CPK
D.LDH
E.肌钙蛋白T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案例:男性,5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急10余年入院。阵发性心房颤动史2年,Hoher监测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为三联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ST-T段变化;心电图,异常Q波、左心室肥厚、ST-T段变化。Doppler超声心动图示前室间隔增厚18mm,二尖瓣环钙化,升主动脉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家族有类似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
B.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C.长QT间期综合征
D.冠心病
E.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案例:男性,5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急10余年入院。阵发性心房颤动史2年,Hoher监测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部分成对为三联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ST-T段变化;心电图,异常Q波、左心室肥厚、ST-T段变化。Doppler超声心动图示前室间隔增厚18mm,二尖瓣环钙化,升主动脉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家族有类似病例。此病的主要致病基因是
A.β-MHC基因
B.KVLQT-1基因
C.SCN5A基因
D.ApoCⅡ基因
E.ApoE基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案例:女性,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小时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分钟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有家族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分,R:22次/分,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
A.血常规
B.血生化
C.心电图
D.颅脑CT
E.超声心动图
F.颈动脉彩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案例:女性,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小时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分钟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有家族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分,R:22次/分,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导致此病发生的基因是[提示:患者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长QT间期(0.48~0.64秒);③U波明显(V2~V6导联U波振幅达0.2~0.9mV)。心脏彩色超声+心功能、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均无特殊。诊断:长QT间期综合征]
A.ApoCⅡ基因
B.ApoE基因
C.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D.KVLQT-1基因
E.HERG基因
F.ACE基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案例:女性,50岁。因反复晕厥、抽搐入院。入院前20小时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晕厥,伴肢体抽搐,持续时间约10分钟自行缓解,清醒后感心悸、乏力。此后又发作1次,性质同前,发作间歇清醒,有家族史。入院查体:T:36.4℃,P:78次/分,R:22次/分,BP:130/90mmHg(1mmHg=0.133kPa)。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要实施基因治疗应具备的条件是(提示:对长QT间期综合征的基因治疗在探索阶段)
A.选择、分离出治疗疾病的特异性基因
B.选择、获得足够数量携带目的基因的载体和(或)细胞
C.通过有效的基因转移途径将目的基因高效转染靶细胞,导入患者个体中
D.目的基因在体内能产生足够量的产物,稳定表达,治疗疾病
E.安全、不产生不良反应
F.细胞易于从体内取出,在体外能够用常规细胞培养法大量增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