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事业单位申论范文精选:两个“第一”引发的思考
两个“第一”引发的思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9月17日这一天,习近平主席发出两封贺信。分别是给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和在上海召开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习主席一天发两封贺信,并不多见。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封贺信、两场大会都与两个词有关:科技、创新。
这两个词的重要性,习主席用两个“第一”来概括:一个是“第一生产力”,一个是“第一动力”,足见它们的分量。
在给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贺信中,习主席提到一个背景: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两个“深刻”的判断,形象地表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已势不可挡。
这两个“第一”、两个“深刻”,引人深思。
首先,科技创新决胜未来。把目光拉远,我们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两个世界性的“革命”,恰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期。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现实差距的严峻挑战。回忆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其实,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现实和历史决定:“大块头”的中国要强盛、要复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基于以上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成果显而易见,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与此同时,中国极为清醒: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一些领域的差距并没有实质性缩小。
第二,关键核心技术关乎复兴。我们对此有着深刻的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直面新的“两弹一星”类课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兴”事件刺痛了中国人的神经,也给了我们在历史节点上保持清醒、痛定思痛的契机。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正如习主席所说,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是花钱买不来的。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需要继续发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矢志不渝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当前,我国科技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它们表现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
第三,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主席说,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建设科技强国,尤其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没有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国家全面聚集人才,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而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成为题中之义。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国家需要大力呵护勇于创新的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甘于坐冷板凳的人,尤其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
科技创新也是全民的事。做好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才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9月15日至21日,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各地广泛展开。在此期间,习主席的贺信,更是彰显了中国的情怀: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强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以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