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话题:如何才能创作出文艺精品?
材料一:
陈道明是演艺圈里"有名能待得住的"。有人不演戏、没工作会焦虑,"我可不会,因为生活不夸张,可以'寅吃卯粮'。"他说。
自从主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后,陈道明一待就是一年多,从未接戏。谈及原因,他解释说:"其实一年来看了二三十个剧本,太市场化、太票房化,没点儿生活气息,甚至不堪入目,所以干脆不接戏。"
回顾上世纪《冰山上的来客》《新儿女英雄传》等经典电影,奔放的情感力量、奇特的艺术效果、创作合理的剧本情节、精心考究的后期制作,让陈道明难以忘怀:"那时候拍一部电影是多么认真的一件事。"
反观现在,"有时代情怀、反映一代人记忆、符合'影视想象功能'的作品少了。"在陈道明眼中,没有所谓"文艺片"和"商业片"之分,"文艺片不一定就没市场。好片子就一个标准:文艺片像商业片一样好看,商业片像文艺片一样有情怀。没人看,是因为我们没拍好、是创作者无能。"
"中国电影发展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市场有了、规模上去了,可内容和质量亟待提高。"陈道明说,"死盯票房,影片势必缺乏文化基因、核心价值。电影人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烧快钱、不能唯票房。抽时间静下心好好想想,电影为何要拍、为谁而拍。"
材料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文化的商品特性被放大,文化教益的特性被淡化。一些作家和出版社将作品的印数和码洋视为唯一,以创作迅速兑换成经济收益为目的,不惜以低俗化的风格迎合一部分读者的趣味。正如有的作家所批评的那样,出版社把文学放到流水线上生产,等不及精雕细琢地打磨,用华丽的包装遮掩有待完善的内容,匆匆出炉。
在急功近利创作心态左右下,在娱乐至上的文化消费心理影响下,某部作品走红便引来了众人的跟风。姜戎的小说《狼图腾》畅销后,出现了《狼的目光》《狼的诱惑》《狼的故乡》等小说,"文坛处处是狼嚎";电视剧《金婚》走红后,出现《结婚十年》《新结婚时代》《我要结婚》等电视剧,"荧屏处处是结婚"。
如今,各地政府都很重视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这本是好事。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急功近利、应景式的命题创作,某些机构甚至不惜重金奖掖。在这一创作导向的刺激下,一些创作者进入了"主题先行,奉命创作"的行列,缺乏生活的积累,凭借虚幻的想象写出应景应时之作。
在如上这些创作倾向中,文学创作呈现出难以"十年磨一剑"的浮躁。快餐式作品、消遣式作品、粗糙的作品较多,耐读的作品、深刻的作品、精益求精的作品稀少。"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这些问题当引起我们深刻地思考。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谈到人民群众和文艺的关系时,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文艺创作浮躁呈现出来的倾向性以及如何才能创作出文艺精品?
【参考答案】
文艺创作的浮躁大致呈现出如下几种倾向:迎合市场的低俗创作;缺乏独特创意的跟风创作;主题先行的应景创作。
要创作出文艺精品,就要:1.注重文艺作品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并注重文艺作品的真实性和深刻性;2. 注重探索文艺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3. 注重传承中外优秀的文艺传统,文艺创作者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文艺创作的创新形式,摒弃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内容,请访问长理职培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交流群:734123876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