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申论热点话题:抓好精神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 2018-07-14 15:45

   放眼全国,各级干部、群众都奋战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上,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是,脱贫攻坚战重物质轻精神的问题却日益突出,诸如致富发家后,大兴攀比、赌博之风;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大量庙宇、塑像重现村庄;金钱至上观念横行,拜金主义严重;文化活动匮乏,精神生活空虚;读书无用论盛行,教育逆向发展。如此种种,都反映出精神上的贫困,侵蚀着小康社会的家底。因此,脱贫攻坚,不应该仅限于物质脱贫,更应该注重精神脱贫。

 
  脱贫攻坚不仅要“扶贫”,更要“扶智”,在于“扶智”才能培育新型农民。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因此,脱贫攻坚应重在“扶智”,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民。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制约了农民的观念、思想发展,导致农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慢,难以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提高生产规模、质量,更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现代经营意识和理念,致使农业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民难以享受到现代发展的红利。所以,脱贫攻坚不应局限于给农民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应该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着力点,打好“智力”扶贫战,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打牢脱贫攻坚的底子。
 
  脱贫攻坚不仅要“扶贫”,更要“扶智”,在于“扶智”才能塑造文明乡村。脱贫攻坚是个系统工程,只论及物质脱贫是不完整的,更要“扶智”,才能为文明乡村的建成提供智力支持。假设偏重物质扶贫,忽视乃至无视精神扶贫,必然导致农村淳朴的乡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转化为骄奢淫逸欺,诗礼传家、耕读延绵转化为金钱至上、享乐成风。时下,君不见,农村暴发户横行、攀比之风益盛,物质稍显充盈,人就感觉飘飘然。这正是多年过分强调物质小康忽视精神小康的副作用。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注重“扶智”,为小康注入精神活力。
 
  脱贫攻坚不仅要“扶贫”,更要“扶智”,在于“扶智”才能创造公平正义。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不但在于物质上的差距,更在于“智力”上的巨大鸿沟,脱贫攻坚要弥补“智力”分化,才能做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马太福音》中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点出了马太效应。这正是我国城乡教育造成不均衡发展结果的写照。由于农村教学条件落后于乡村,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远远低于城市孩子,拉大了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现实差距,导致二元分化。由此可见,只要注重“扶智”,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倾斜,才能保证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机会,创造公平正义的环境,保障农村的未来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只有精神脱贫,才能培育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新型农民,才能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建成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籍此,才能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乡村振兴梦。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