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级药师基础知识点,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及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
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收缩;
②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
③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TXA2等收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是指血管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ADP及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及TXA2,促使血小板发生不可逆的聚集,黏着在已黏附固定于内皮下胶原上的血小板上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止血。
血管受损也会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