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湖南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练习题:肝胆生化

来源: 2019-01-23 15:48

   一、A1

  1、以下哪项属于体内生物转化的非营养物质中外源性物质
  A、毒物
  B、药物
  C、食品添加剂
  D、环境化学污染物
  E、以上都包括
  2、肝生物转化作用过程不包括
  A、极性增强
  B、进行代谢转变
  C、水溶性提高
  D、易于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E、对人体有一定潜在毒性作用
  3、有关肝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体内最大的腺体
  B、约占与体重的2.5%
  C、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D、不具有生物化学功能
  E、具有分泌和排泄的生理功能
  4、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
  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
  B、使药物失效
  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D、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毒性增加
  E、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强,利于排泄
  5、在生物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结合物是
  A、乙酰基
  B、甲基
  C、谷胱甘肽
  D、葡萄糖醛酸
  E、硫酸
  6、根据黄疸发生的原因分为
  A、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B、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C、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D、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E、隐性黄疸、显性黄疸
  7、下列有关高胆红素血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
  B、血浆胆红素含量增多
  C、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下降
  D、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下降
  E、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能力增强
  8、正常人每日随尿排出尿胆素原为
  A、0.4~3.5mg
  B、0.5~4.0mg
  C、0.6~5.5mg
  D、0.7~5.5mg
  E、0.8~5.5mg
  9、胆道完全梗阻时,粪便呈
  A、黄色
  B、黑色
  C、血便
  D、黄褐色
  E、白陶土色
  10、正常人每日胆素排出总量为
  A、20~200mg
  B、30~250mg
  C、40~280mg
  D、50~300mg
  E、50~320mg
  11、胆红素的组成由
  A、3个次甲基桥连接的3个亚氨基
  B、3个次甲基桥连接的3个亚氨基
  C、3个次甲基桥连接的4个吡咯环
  D、4个次甲基桥连接的3个亚氨基
  E、4个次甲基桥连接的3个吡咯环
  12、正常人每天可生成胆红素
  A、100~200mg
  B、150~250mg
  C、200~300mg
  D、250~350mg
  E、300~400mg
  13、胆色素不包括
  A、胆素
  B、胆素原
  C、胆绿素
  D、胆红素
  E、胆黄素
  14、胆汁酸使脂类在水中乳化成的细小微团为
  A、1~3μm
  B、3~10μm
  C、10~13μm
  D、13~15μm
  E、15~20μm
  15、胆汁酸按其来源亦可分为
  A、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
  B、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
  C、初级胆汁酸和终级胆汁酸
  D、亲水胆汁酸和疏水胆汁酸
  E、分散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
  16、游离胆汁酸包括
  A、胆酸
  B、石胆酸
  C、脱氧胆酸
  D、鹅脱氧胆酸
  E、以上说法均正确
  17、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
  A、甘氨石胆酸
  B、甘氨胆酸
  C、牛磺脱氧胆酸
  D、牛磺石胆酸
  E、甘氨脱氧胆酸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非营养物质按其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内源性物质包括体内物质代谢的产物或代谢中间物,如胺类、胆红素等以及发挥生理作用后有待灭活的激素、神经递质等一些对机体具有强烈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外源性物质如药物、毒物、环境化学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和从肠道吸收来的腐败产物等。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体内存在许多非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生物学效应或潜在的毒性作用。机体在排出这些非营养物质之前,需对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腺体,成人肝组织约重1500g,约占体重的2.5%。其独特的形态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特点,赋予肝复杂多样的生物化学功能。肝不仅在机体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质代谢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且肝还具有生物转化、分泌和排泄等方面的生理功能。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人体内存在许多非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生物学效应或潜在的毒性作用。机体在排出这些非营养物质之前,需对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葡萄糖醛酸结合是最重要、最普遍的结合反应。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黄疸发生的原因可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各种黄疸均有其独特的血、尿、粪胆色素实验室检查改变。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能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血浆胆红素含量增多,称为高胆红素血症。过量的胆红素可扩散进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肠道中生成的胆素原有10%~20%可被肠黏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次随胆汁排入肠腔,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只有小部分胆素原进入体循环并入肾随尿排出,称为尿胆素原。正常人每日随尿排出尿胆素原0.5~4.0mg。尿胆素原被空气氧化后生成尿胆素,成为尿的主要色素。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胆道完全梗阻时,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形成胆素原和进而形成胆素,因此粪便呈现灰白色或白陶土色。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每日胆素排出总量为40~280mg。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胆红素是由3个次甲基桥连接的4个吡咯环组成,分子量585。虽然胆红素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或酮基、4个亚氨基和2个丙酸基等亲水基团,但由于这些基团形成6个分子内氢键,使胆红素分子具有亲脂疏水的性质,易自由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常人每天可生成250~350mg胆红素,其中约80%以上来自衰老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的分解。血红蛋白随后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珠蛋白可降解为氨基酸供体内再利用。血红素则由单核吞噬系统细胞降解生成胆红素。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类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胆红素的生成、运输、转化及排泄异常关联临床诸多病理生理过程。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胆汁酸的立体构型具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这种结构特点赋予胆汁酸很强的界面活性,成为较强的乳化剂,使脂类在水中乳化成3~10μm的细小微团,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类的消化产物又与胆汁酸盐结合,并汇入磷脂等形成直径只有20μm的混合微团,利于通过小肠黏膜的表面水层,促进脂类物质的吸收。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胆汁酸按其来源亦可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两类。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常人胆汁中的胆汁酸按其结构可分为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两大类。游离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和少量石胆酸4种。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胆汁酸按其来源亦可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两类。在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称为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