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南医疗招聘-预防学备考考点分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考点总结(7)
(一)铅的毒作用机理
铅作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
1.对骨髓中幼稚红细胞较强毒性作用→点彩红细胞增加,红细胞成熟障碍;
2.与细胞内蛋白质巯基结合,干扰多种细胞酶类活性,如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下降,细胞膜脆性增加,溶血;
3.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紊乱,皮层-内脏调节障碍,末梢神经传导速度降低;
4.血管痉挛、肾脏受损;
5.至卟啉代谢紊乱、血红素合成障碍:铅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
(二)铅中毒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主要是经口摄入,工业生产中已罕见;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绞痛;中毒性脑病;
3.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乏力、关节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等;
(1)神经系统: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运动型、感觉型或混合型),中毒性脑病;
(2)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便秘,严重时腹绞痛(脐周,止痛药不易缓解,可持续数分钟以上,腹部检查常无阳性体征);
(3)血液及造血系统:轻度贫血(低色素正常细胞型),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
(4)其它:铅线,肾脏损害,月经失调、流产等。
(三)铅中毒处理原则
1.铅吸收: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
(1)轻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可恢复工作,一般不必调离铅作业。
(2)中度中毒:驱铅治疗后原则上应调离铅作业。
(3)重度中毒:调离,治疗和休息。
2.治疗方法包括:
(1)驱铅疗法:3-4日一疗程,间隔3-4日。首选:依地酸二钠钙。
(2)对症疗法:镇静剂,腹绞痛(葡萄糖酸钙或阿托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