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湖南医疗卫生考试-预防学常见考点——土壤的污染、自净及污染物转归

来源: 2019-07-11 22:31

1.土壤污染(soilpollution)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1)基本特点:隐蔽性(健康危害以慢性、间接危害为主)、积累性、不可逆转性、长期性。

2)污染源:

①农业污染源:主要是指出于农业生产自身的需要而施入土壤的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农用化学品和残留于土壤中的农用地膜等。

②工业污染源:是指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是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③生活污染源:人粪尿及畜禽排泄物未经处理的肥源施于土壤,会引起土壤严重的生物污染。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置、电子垃圾污染。

④交通污染源:汽车尾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大气沉降造成对土壤的污染,以及事故排放所造成的污染。

⑤灾害污染源:某些自然灾害有时也会造成土壤污染。战争灾害可对战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土壤污染的方式:

①气型污染:由大气中污染物沉降至地面而污染土壤;

②水型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灌田而污染土壤;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农药和化肥等对土壤的污染。

2.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可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土壤自净。

包括:①物理净化作用:机械阻留、稀释、迁移。

②化学净化作用:凝聚与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③生物净化作用

1)病原体的死灭;

2)有机物的净化:包括有机物的无机化和有机物的腐殖化。

有机物的无机化:

含氮有机物: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含碳有机物:有氧情况下分解为CO2和水,无氧产生甲烷。

含硫或磷的有机物:有氧硫酸盐、磷酸盐,无氧产生硫醇、硫化氢等。

3.土壤污染物的转归

①迁移:由外力作用引起的转移,一般通过流动和扩散完成。

②转化和降解:化学物质通过物理、生物和化学作用而改变其化学结构及性质的过程叫做转化;由复杂化合物逐步转变为简单化合物的过程叫做降解。

③残留:重金属、农药可在土壤和作物中残留。含重金属农药半减期10~30年,有机氯2~4年,有机磷数周。

农药的转化和残留:

光化学降解:太阳辐射和紫外线能量引起农药分解;

化学降解:水解和氧化作用;

生物降解:土壤微生物作用。

重金属的残留:土壤中的重金属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迁移能力低,另外土壤中有机、无机组分吸附、鏊合限制重金属的移动能力,如不迁移出去,几乎可以长期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